<h3> </h3><h3>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一一尼采</h3><h3> </h3><h3> 我们这一代人,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那是一个全民规范化的时代:着装统一--不爱红装爱武装;思想觉悟高-男女老少随时随地都能背诵语录;行动统一--一起吃饭,一起劳动⋯⋯而我们牵着大人的衣袖,懵懂地憧憬着未来。</h3><h3> </h3><h3> 火炉一一温暖了儿时的记忆</h3><h3> 1978年,我上小学了。然而我是从"野战军"直接混入"正规军"的,因为我没上过幼儿园。当那些像蝌蚪一样的拼音字母,在我眼前晃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塑化掉了。无奈的我在磨得边角全无的石板上,一遍遍地练习,a的小尾巴呀,不是翘得太高,就是落得太低。石板一次次被我捂热又凉了,反复多次后,以我处女座的眼光,算是勉强通过了自我检视。</h3><h3> 那个年代的农村,冬天冷得出奇。我们的教室,窗户上糊着麻纸,麻纸上斑驳的图案,成了我们课余发挥想象力的自由天地。可是麻纸厚薄不均,薄处常常被西北风撕开口子,于是东南西北风就趁机闯进我们的教室,在我们的脖子里地肆意地捉迷藏。讲台边上有一台铸铁火炉,课间休息时间,同学们就一窝蜂地涌过去,抢占有利地形去取暖。低年级的时候都是老师在照看火炉,我们只管取暖就行,稍大一些,就由各班值日生轮流看管,这下倒霉的日子就来了,经常由于管理不善,炉火灭了,牺牲在寒冷的早晨里。课间操的时候,值日生开始劈柴生火,那滚滚的浓烟瞬间就占领了整间教室,于是我们流着泪、捂着口鼻、大声咳嗽着、开心地跑出了教室,课也上不成了,我们却在寒风中窃喜,一种"阴谋"得逞后的快乐弥漫在心头。手脚冻疮,多年反复,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我们依然天天傻乐。而今天,当我坐在温暖如春的冬日的家中,忽然念起那间早已拆除的教室,那个老爱冒烟的火炉和那些冻得红紫的面庞,我竟潸然泪下。</h3> <h3> 补丁一一那道时代的"风景"</h3><h3> 补丁,是那个时代的标配,上至国家主席,下至黎民百姓,年龄跨度也很大,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补丁随处可见。一条裤子从老大到老小,通常要经历好几手。补补丁也是颇具艺术气息,很有层次感的。刚刚有破损迹象时,在里边衬一层布,然后在外头轧一圈线的,隐蔽性比较强,称为暗补丁,属于补丁中的低层;为了结实,有时也轧很多同心圆,像极了树木锯开后看到的年轮,不同的是两个屁股蛋,各是各的"年轮";第二层次的补丁是明补丁,补在外面,大大方方、明明白白地缝在那里,手艺好的,针脚细密,均匀,补丁与针线颜色也接近,虽不能融为一体,至少不会感觉太突兀。可是,也有针脚粗犷的,黑补丁白线,不均匀的大针脚,就像身体残疾了的蜈蚣趴着,让人有些毛骨悚然,这大多是孩子们的"杰作";补丁的最高阶段是补丁摞补丁,各种颜色、各种形状,大小不一、星罗棋布,颇有"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韵味,最后,几乎看不见了底色,这时候,你可以尽情发挥想象,是丐帮帮服?还是某省的地形图?说不定还是别有风味的"<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山河社稷袄,乾坤地理裙"呢!不过</span>,也别高兴得太早,一不小心被板凳上的钉子"盯"上,哧拉一声,补丁便揭竿而起,随风飘摇,好在我们的钝感力很强,走点微光,也不算什么,哈哈哈</h3> <p> 劳动一一沉淀在人性中的美</p><p> 七、八十年代,在农村上学的孩子,可以享有一年四个假期,是不是有点羡慕嫉妒恨?除寒暑假外,外加麦假和秋假。麦假用来收割麦子,秋假自是用来秋收。虽然不过各有10多天,但意义远不止于此。</p><p> 作为小孩子,麦假期间,我们的任务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拾麦穗。当我们顶着朝阳,来到田间地头的时候,老师一声令下,我们就像欢快的小鸟冲出牢笼,叽叽喳喳地冲向麦田。拾麦穗也是有技巧的,比如常见姿势有弯腰低头型,其优点是行进速度快,缺点是屁股蹶得老高,底盘不稳定,一推就倒(常见于恶作剧)。咦?这个动作好像在哪儿见过吧?对,是模仿猴子的。另一种姿势是蹲坐低头型,其优点是重心稳,缺点是蹲久了腿脚酸麻,且行进起来速度慢。拾麦穗时速度快是很占优势的,抢先冲在前头的,可以率先获得割麦人遗留或掉落的大把麦杆(带麦穗),而我这种"死脑筋"的则只会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后来,那些冲在前头抢占先机的同学下海经商了,虽经历商海浮沉,但终归赚得钵满盆溢,而我则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做了一名算不上多优秀的中学老师,这是后话,暂且不提。到最后收工时,每人会将自己的"战利品"捆成一捆过秤,生产队会派人记下每人拾到的重量,开学后会发些学习用品,那种开心快乐,可以持续一个学期。</p><p> 除了拾麦穗,我们掰过玉米棒子,捡过残留红薯,拾过牛马粪(你见过那种场景吗?盯着人家牛马拉得粪,生怕被别人抢走,哈哈)为完成党交给的"除四害"的任务,甚至挖过毛蛆,上交过老鼠尾巴⋯⋯为防您感到不适,此处略去50个字,哈哈。</p><p> 所有劳动的日子都是快乐的!所有劳动的过程都是快乐的!因为每个人都怀揣着希望和梦想。劳动可以治愈一切愁情烦绪,特别是挥汗如雨的体力劳动。现代人在脱离体力劳动后,滋生出许多"富贵病",也少了那些原始的、单纯的、发自心底的快乐。</p><p><br></p> <h3> 童年一一永远的流金岁月<br></h3><h3> 那个时代的农村的孩子,最具探索和冒险精神。就从吃的方面来说,遍地都可以自主开发,吃了植物吃动物:地上有刚刚灌浆的麦子、玉米棒,微微转红的枣子、西红柿,地下有红薯、各种萝卜、芋头、甘草等,这算上等的,或生吃,或烧烤,别有一番滋味。中等的主要是野菜类,每个小孩子早早地便从父母那里口耳相传,明白了什么野菜可以人吃,什么只适合喂猪羊。稍差一等是啃高粱发育不好"胎死腹中"的"黑霉",还有玉米杆。你能想象吗?一群小孩子围在一起,每个人吭哧吭哧地啃着玉米杆,吸溜吸溜地吮着满嘴的汁液,全然不顾被划破的嘴角还在淌血。万一手划破了怎么办?迅速抓一把黄土掩上,过一小会儿血就止住了。(学了化学才知道,这属于胶体的聚沉,是有科学道理的)吃完植物该吃动物了,这个领域基本是男孩子的天下,串烧蚂蚱、红烧田鸡(青蛙,不是蟾蜍哦)生吃鸟蛋,活吞泥鳅⋯⋯场面多少有些血腥,田野里总是充满无限的乐趣,直到天黑我们才聆听肚子的旨意想到回家。</h3><h3> 老师布置的作业从来不多,早早写完后,我们每个人正儿八经的家庭作业就开始了:挑菜割草喂猪羊,外加带弟妹。我家曾养过兔子,割草的任务是承包给大哥和二哥的。养兔子最大的好处是安静,每只兔子都像优雅的待字闺中的公主,但也有不安分的,天天琢磨着打洞,真是秉性难改。等到我上学后,我家养了一群鸡,三十多只,品种叫288,大白羽毛,大红鸡冠,蛋也下得大,应该属于"洋鸡"。我最受不了的是,它们的"不眠不休"的"鸡惊圪炸"(土话):一只猫路过鸡舍,它们就炸毛般"警告";下个蛋吧,扯着嗓子"邀功",唯恐别人不知道;更可怕的是它们对食物的热情完全超乎我的想象,当我全副武装地进去喂它们,它们会迅速将我包围,胆大包天地扑向我,踩踏我,丝毫不懂优雅,让我狼狈不堪,更可气的是那几只公鸡,竟用爪子抓我,跳起来啄我,可恨!这些不下蛋、精力旺盛的雄性生物!哈哈</h3><h3><br></h3> <h3> 如今,我们这一代人也已奔五。与同龄的伙伴们聊起小时候,每个人都难掩激动之情,仿佛一切就在昨天,纵是隔山隔水,对前尘往事却有一样的深情。我忽然明白:苦难从不曾带走我们的美好回忆!用尼采的话说:<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span></h3><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在陪读的日子里,我深深地感到:现在的孩子们,锦衣玉食,却在牢笼里失去了栉风沐雨的挑战和返朴归真的快乐!</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绝粮于陈蔡",依然自得其乐,原来幸福和快乐要向内驰求!现代人正迷失于纷繁芜杂的物质世界,而失去了爱的能力、幸福的能力。当抑郁症和焦虑症来势汹汹,我们必须找出生命的意义,选择积极主动的生活方式,创建乐观向上的人生信念。</span></h3><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我们这一代人,注定是奔跑的一代,因为我们知道: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让我们读书、工作、健身⋯⋯让人工智能、大数据来的更猛烈些吧!</span></h3><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与"狼"共舞,尽显英雄本色!</span></h3><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span></h3><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昨天是感恩节,瑾以此文献给我们这一代人,献给那段无忧无虑、幸福满满的岁月!</span></h3><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span></h3><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2019、11、29 </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