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师工程】2019年丘红慧工作室成员观摩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课堂研讨会暨国际儿童阅读高峰论坛学习日志(之三)

广宁县教师发展中心

<h3> 【图文】张海伟</h3><h3> 【审核】丘红慧</h3> <h3>  沐浴着南国的冬日暖阳,广东省丘红慧名教师工作室成员继续在珠海的学习之旅。11月29日,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暨国际儿童阅读高峰论坛进入第二天的议程。</h3><h3> </h3> <h3>  今天是幸福而惊喜的一天,因为我们迎来了全国小语“三剑客”中的两位——王崧舟老师和赵志祥老师。</h3><h3> 王崧舟老师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十大育人先锋、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小学语文教学分会副理事长、杭州师范大学教授。</h3> <h3>  王老师今天给我们带的课例是《墨梅》,他独特的文本解读,巧妙的教学设计,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充分体现了“诗意语文”这一教学特色。整节课学生以读感悟,反反复夏地读,在诗句文字中寻找诗意。王老师引导学生发现诗中隐藏的家中梅、画中梅、心中梅,通过品诗、品梅、品人,让学生看到了一个铁骨铮铮、满身正气的王冕。</h3> <h3>  王老师不但关注课堂知识的落实,还关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孩子,请你大大方方地走过去,恭恭敬敬地双手把话筒递给同学。”“你要向谁讨教呢?”王老师言传身教,让学生在潜移墨化中学会做人。</h3> <h3>  赵志祥老师是著名教育家于永正的大弟子,深圳市小学语文教研员,他为我们执教的是古诗《望庐山瀑布》。他驾驭课堂机智幽默,师生互动灵活多彩,独特的腔调把孩子与老师们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h3> <h3>  课堂上,赵老师不像五十多岁的人,活脱脱就是一顽童,是学生的大龄玩伴。赵老师的课是有温度的,他一举一动皆有韵味,一言一语皆有深意,让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了古诗常识,领略到了诗的味道。</h3> <h3>  欧国明、陈春蕾、张祖庆三位名师也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课例展示。他们深厚的文学底蕴,灵活的教材处理,高超的课堂驾驭技巧,令人叹服。特级教师梁雪菊对课例作了点评,她认为授课老师能基于儿童的学习立场,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关注孩子的表达、思考,引导学生内化内容,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效。</h3> <h3>  在文学大家高峰论坛中,当代著名作家麦家作了题为《语文是炉边夜话》的演讲。他讲述了三个与语文有关的小故事:一位善良的小学语文教师,她的同情与关爱,像一束光,照亮了孩子黑暗的童年,甚至照亮了他的一生;第一本课外书《林海雪原》,打开了他想象的空间,激起了他的梦想;作为一个平凡的父,他用陪伴与阅读,为叛逆的孩子,找到回头的路。</h3> <h3>  主持人鱼利明老师评价麦家老师是“记住一个人,难忘一本书,成就一个人。”中山大学中文系谢有顺教授认为,能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影响到学生阅读的小学语文教师责任重大。</h3> <h3>  一天的活动内容安排得满满当当,广东省丘红慧名教师工作室的成员像海绵一样孜孜不倦地吸收着养分。他们用每一点一滴的收获,来夯实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以期在教育事业这一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h3> <h3>【植忠伟11月29日研修心得】</h3><h3> 今天听了赵志祥老师执教的《望庐山瀑布》,大师的课给我印象最深之处就是大:高大,大气、大手笔、大容量。从课堂上对每一位学生真切的激励语言,就像一个个竖起的大拇指,一个大拇指握着一个大拇指,孩子们就是踏着这样的阶梯,一步一步向前的。除了课堂用语,赵老师在教学模式和技巧运用上都表现出了他知识的厚度和广度,用“博古通今”亦不为过。</h3><h3> 都说教无定法,但是“无定法”是有要求的,这需要要教师有足够的底气。大师的课学不来,却可以给我们启示,给我们思考。赵老师的课,他通过他自己诠释了如何用心去感受语文的美好,孩子们焉能不爱熏陶?不受感染?</h3> <h3>【杨素环11月29日研修心得】喜欢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在意境中去感受语文之美;喜欢王崧舟老师的不疾不徐,在他的举手投足中渐入到文字之美;喜欢王崧舟老师在课堂让孩子读自己的书,谈自己的体会……请允许我用最虔诚的方式仰望名师,用最谦卑的态度学习名师,一步一个脚印,不惊扰地爱他们,不张扬地爱自己的事业!</h3> <h3>【容达高 11月29日教研心得】今天继续精彩纷呈,有王崧舟、赵志祥、张祖庆等名师优课,更有名作家麦家创作心得。</h3><h3> 印象深刻的是名师赵志祥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平易近人的亲和力,对孩子赋予赞美的心。在他今天任教的《望庐山瀑布》一课中,赵老师走不寻常的教学内容,一改以往说和理解诗意的教学模式,课堂以“吟诵与意象”为重点,让我们眼前一亮,为我们展示了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我们受益匪浅。</h3><h3> 此外,名作家麦家结合自己人生的三个故事谈到:一是回忆人生,二是感谢语文发挥作用,特别谈到“语文的力量”包括老师的阅读,职业感受,关注孩子和自己内心感受。这为我们以后的语文教学指明了一个方向。</h3> <h3>【李彩华11月29日学习心得】</h3><h3>今日聆听了王崧舟、赵志祥、欧国明等名师的课。感触深刻的还是赵老师的课,古诗文的吟诵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古诗的记忆,从而使学生理解古诗,背古诗更能轻而易举。我会把本次学习到的教学精华渗透到今后的教学中,聚焦学生能力的培养,构建新型的教学关系。</h3> <h3>〔阮雪娇11月29日研修心得] </h3><h3> 教育既是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今天这一点在赵老师的课堂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以一颗赞赏学生的心,与学生为友,以丰富的激励语言,不停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完全沉浸在诗歌的韵味之中。中国有句古话:“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虽然有点夸张,但充分表现了表扬的魅力所在。课堂哪里有进步,哪里就有表扬;哪里有表扬,哪里就有进步。既然激励对孩子的成长如此重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运用恰当的激励方式,赏识每一个孩子,让每一朵花都开在灿烂的阳光下。</h3> <h3>陈兰文 11月29研修心得:</h3><h3> 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就是成功的课,今天的学习,让我真真切切的见证了名师的课堂,确实不一般,犹同看一场精彩的电影,印象最深的是张祖之老师的《神奇的探险》的写作课,张老师利用探险之旅带领学生入情入景,那扮演的动作、语言、配音真有种踏上探险之旅的感觉,给了学生联想的翅膀,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能力。今后我会在教学路上扮演好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角色,努力演好每一节课。</h3> <h3>陈琼妮11.29学习感想:</h3><h3>今日有幸听了王崧舟、赵志祥、欧国明等老师的课。感触颇深,原来古诗文的吟诵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古诗的记忆,从而使学生理解古诗,背古诗更能轻而易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要尝试用这样的方法教学生学习古诗。正如赵老师说:让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教孩子们学习古诗,一年后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h3> <h3>梁梅芳11.29研修心得:</h3><h3> 今天 听了王崧舟、赵志祥等几位老师的课,让我重新认识了教师充分激发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扮演好合作者,指导者,与促进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在探究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培养科学的观点,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性。</h3><h3> 正如赵老师所能提出来的那样,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精心设计地设计教学环节,还要预设学生的接受能力;更要突出交流、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过程,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开拓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h3> <h3>郭梅珍11月29日研修心得:今天听了几位老师的课堂,在赵志祥、王菘舟和陈春蕾三位老师的古诗词教学课堂中让我感受到了古诗词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运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丰富的想象描绘意境,通过吟诵、让学生更好的感悟古诗文内容和意境,加深体会诗的含义与感情。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重视朗读和背诵积累,厚积而薄发!而在张祖庆的习作教学中让我体会到了做为一个老师备课时必须具备“脑中有书”,“心中有学生”,“手中有法”的条件,才能上一节好课。这也是我以后在教学道路上需要努力的方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