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i> </i></h1><h3><i> </i></h3><h3> 虽然“沁州黄”早已成为历代贡品,驰名中外,可是由于年代久远,檀山老百姓年复一年地播种自选自种的老种子,致使“沁州黄”谷子发生了严重的混杂退化现象,产量变低,米质下降。每到秋天,当人们登上檀山,望着那十几亩山地上长出的“沁州黄”,心里一片凄然:谷杆高低参差不齐,谷穗粗细长短不一。碾出的米粒也是大的大,小的小,极不均匀,就连米色也深浅不一,成了品质低劣的“杂谷米”,亩产也仅停留在几十、上百斤左右,年总产量不足万斤。七十年代末的一个秋天,一位“山西日报”记者到檀山进行实地采访,看到眼前的“沁州黄”谷子,听到人们的叹息声,感到“沁州黄”已经面临着绝种的危机,返回省城后,他立即在“山西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拯救沁州黄”的报道。1979年由山西省科委主任高鸿基首倡,第一次提出了“开发沁州黄”的口号,于1980年给晋东南地区科委下达了“开发沁州黄”的课题,责成沁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承办,当时推广站站长秦廷彦(就是我父亲)十分重视,专门组织了“沁州黄”研究小组,成员包括王进先、赵爱莲、李春堂等人,并于当年开始住在檀山进行试验,搞了不同谷子品种对比、不同肥料种类试验。1981年又继续搞了同样的试验,到了1982年这些研究小组的人们认为“沁州黄”也不过就是一种小米,再加上经费不足等困难,他们不想再搞下去了。当时在沁县科委负责内务和财务的母亲认为“沁州黄”不是一般的小米,对它的开发研究意义重大,对于缺乏煤炭、金属等自然资源的沁县来说是一件大事,没有完成这项任务就对不起沁县人民,也无法向上级领导交代,于是她主动请缨,承担起研究开发“沁州黄”的重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