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h3><h3> </h3><h3>今年仲夏的一天上午,桐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召集全县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接受省市专家的考评。我与分水镇的代表为邻,当我知道他的作品是《范蠡隐居分水》时,我好奇地问:“你可认识何铁牛与范伟平?”他朝我看看,指着眼前的文稿说:“这就出自范老师的手,他忙就让我来了。”他盯着我问:“你认识他们?”</h3><h3> </h3><h3>一、春 风</h3><h3> </h3><h3>我眼前先后涌现出他们的音容笑貌。三十年前,刚高中毕业的范伟平听说邻村百岁坊有个叫何铁牛的汉子,多年来一直沿着范蠡与西施在吴、越、楚等地的足迹奔波,搜集史料的事。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范伟平从小就听大人说,范蠡是范氏的先祖,他出身贫寒,但志存高远,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实业家。他博学多才,曾协助越王勾践灭吴,功成之后,又激流勇退,隐姓埋名,四处漂泊。几次经商成巨富,又是历史上的“商祖”。</h3><h3>“何铁牛的初心是什么?勇气从哪里来,是如何面对困难的?”这些问题时时纠缠着他。一次刚从大学放假回家,得知何铁牛在隔壁访友的消息时,便热情地邀请他来家做客。面对两鬓斑白又少言寡语的陌生人,范伟平更加好奇:他与范蠡西施扯不到一块儿啊。可是在招待客人时,他真诚地处处行晚辈之礼,给对方留下了好印象。此后,一来二去,他就慢慢地进了对方的心坎。</h3><h3>原来何铁牛从小读过很多古书,家长还告诉他范蠡西施曾在分水定居过,如今的某些种植技术还是范蠡当时传授的呢。范蠡西施忠贞美丽的爱情故事更感动了他。长大以后,他查阅了光绪《分水县志》,看到“县西十里蠡湖村,相传昔为大湖,广可十顷,范蠡西施曾隐于此,遂名蠡湖。外有田四千余亩,乃范蠡率人所垦,今范畈也”的记载成了何铁牛书写范蠡故事的种子。改革开放以后,他边打工边寻访吴越大地,记下范蠡与西施传说的点点滴滴,翻阅当地史料,拜访当地有关人士,写下数十万字的笔记。</h3><h3>范伟平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离家不远的中学任教,何铁牛就经常去学校找他,让他看文稿,渴望他帮忙打印。那时电脑是稀罕物,为了帮助何铁牛,他就业余学习打字技术。不久何铁牛进了敬老院,范伟平也被调到离家更远的学校。每当对方来找他,他都热情接待,并赠送往返车费。</h3><h3>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范蠡的故事,范伟平把文稿发到《桐庐论坛》、《杭州网论坛》等论坛,其中发往香港凤凰网上的《范里博客》文稿点击率竟达到三十几万的阅读量。</h3><h3>为了满足何铁牛出文集的愿望,范伟平除了自掏腰包外,还为他募捐。百岁坊村的陆智源先生就慷慨出资一千五百元,还有江徽、施红等同学在范伟平的呼吁下也捐助过。</h3><h3>去年是何铁牛八十大寿,范伟平出资操办寿宴,还赠送了二百元一只的大蛋糕。不久何铁牛病了,范伟平见他病情日益加重,特地为他拍了很多视频,留下何铁牛的人生轨迹。</h3><h3>2018年5月6日,何铁牛去世,范伟平遵照遗嘱,把他写的《中华古史》论文及《吴越楚中风云人物》书稿几十万字交由分水镇人民政府文化馆保存。</h3><h3>何铁牛留下的文稿的价值从香港凤凰网三十几万的点击率就可知一二,尤其是他初心永记的文化自信精神与毅力更是可贵,这些如缕缕春风早已吹进范伟平的心田。但他的行动常被人误解,认为他多管闲事。</h3><h3>世上有干事的,也有说话的。范伟平无疑是属于干事的,他的远见卓识还体现在他对待孤寡老人虞祖耕身上。他曾是民国时期当地乡长的儿子,可他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加入中国远征军援助盟军在缅甸松山与日寇浴血奋战,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运输通道,加速日本法西斯的崩溃,大涨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与自豪感。范伟平认为这些历史该宣传,他几次请县有关部门派人采写。2004年5月2日,经过采访,在当年的《富春文苑》上刊载了介绍虞祖耕的特写。</h3><h3>不久老人双目失明,在敬老院相关人员的热心照料下,仍活过八十岁。2008年虞老先生去世时,范伟平还在博客上发表了纪念文章。象这样的“闲事”范伟平管了不少:县城里几位教师屋顶漏水,他请当地师傅去理漏;村上有人蜂蜜丰收,他去联系买主;附近有位郎中生活困难,他去过问,帮助解决吃饭问题;有人寻访某种治病特效单方,他无保留提供……</h3><h3> </h3><h3>二、春 雨</h3><h3> </h3><h3>范伟平每次回老家,见到满山遍野翠绿森森的竹子,就会想起“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感叹。他常深深地呼吸周围清香扑鼻的空气,他会想起幼年时每当春雨过后,同母亲一道上山拔笋的趣事:在竹丛中发现破土而出的笋芽,听到自己拔笋的声音,闻着那沁人心脾的清香,看到小篮子里快速增加的收获,他会忘记大人的叮嘱,一个劲儿地往竹林深处钻……</h3><h3>青笋竹高不过丈,生长在山坡上,常年接受天地精气的滋润,在阳光雨露下成长。千家万户就用它的嫩笋烘制成干,烹调过后柔嫩清香鲜美可口,享誉为“蔬中第一品”,曾经名扬上海蔬菜市场。谁知多年前一位乡亲却伤心的告诉他,怡合青笋干没市场了,村里人说的最多的是青笋干难卖话题。原来有人唯利是图,大量收购外地的笋干,以次充好,毁了怡合青笋干的美好声誉。</h3><h3>从2009年起,范伟平为家乡怡合青笋干卖难问题出谋划策。他联系当地的企业举办“怡合青笋宴”活动,邀请远近的新闻、文艺界朋友赴宴。菜肴是“青笋鸭煲”、“青笋鸡煲”、“青笋腊肉煲”“青笋干炒香干肉丝”、“青笋干炒马兰头”、“青笋炒小鱼干”、“青笋干肉丝蛋花汤”等等,全是当地土货。饭前或饭后还举行拔笋活动,结束时,还赠送笋干。</h3><h3>第二届与第三届“怡合青笋宴”活动,范伟平还邀请了杭州网论坛名人黄炳元先生和杭州市市长联络员屠渭泉老师出席活动。就这样他连办了六届,当地的新闻界每次都刊载反映活动现场的照片、文章,社会反响强烈。到第七届“怡合青笋宴”活动时,由分水镇人民政府接管举办。随着县政府出台“一乡一业”的扶持政策,县里对怡合青笋干产销更为重视,如今光外范村就有青笋竹林六千余亩,并申报了“分水粮言”的统一品牌。现在村民只要拔下鲜笋,农业开发公司就收购加工。多年的“怡合青笋宴”活动象春天的细雨,滋润了客人的心田。“滴水虽微,渐盈大器;滴水虽微,见微知著。”今年怡合青笋干供不应求,约二十三万市斤产品受到杭州、上海、北京客户的欢迎,为当地村民增收690余万元。自从政府接管“怡合青笋宴”活动以后,范伟平减轻了肩上的压力,他便又从2016年开始,领着村里的年轻人举办除夕“敬老宴”,每年十几桌,餐后还给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发红包,从此,吹起山村温暖的敬老之风,到今年已经举办了四届。</h3><h3> </h3><h3>三、春 苗</h3><h3> </h3><h3>范伟平是学数学的,他告诉我,现在已经执教中草药知识了。原来十几年前他曾患过带状疱疹,忍痛治了一个月仍不见好,一位土郎中用草药三天就痊愈了。此后,他对中草药的神奇功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也因带状疱疹而结交全国各地的朋友。业余时,他收集学习中草药知识资料,休息天跟挖草药的师傅去山上认草药。去年,学校决定中草药知识进课堂,他就改了行。</h3><h3>他编的《桐君中草药科普》教学目的:让学生知道当地中草药的形状、用途,初步了解中草药的价值及其发展方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基本的保健知识。教学内容有:《中药鼻祖桐君的采药传说》;《屠呦呦的故事》;《三世名医吴嘉言》;《方氏再春丸被发现》;《一位民间中医的呐喊》;《带状疱疹特效草药在桐庐流传》等等。教材送到县教育局,不但受好评,还得了奖。</h3><h3>范伟平还在校园内自己投资了一万余元,创建了桐君中草药科普基地,五百余盆数百余种的中草药每当春季降临,枝叶中都爆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花芽,似乎在悄悄地发问:各位可听到桐君老人的脚步声?</h3><h3> </h3><h3>四、春 潮</h3><h3> </h3><h3>今年9月10日夜,范伟平毫无睡意,这天的经历总浮现在眼前:上午北京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范仲淹研究会会长范国强教授专程来分水看望他,向他介绍范蠡西施在分水避难的时间、来去的路线等宝贵资料,并赠送他《范国强品<岳阳楼记>》《范文正公全集》以及原《人民日报》总编范敬宜的书法长卷——《岳阳楼记》等珍贵礼品。下午,又参观了蠡湖村,看望了居住在外范村的范仲淹后裔。</h3><h3>分别时,范教授握着他的手交代说:《分阳范氏家谱》已在美国找到,希望你11月去江苏出席范仲淹学术研究会后,把新版的《范氏家乘》带回来。</h3><h3>想着想着,范伟平心中春潮在涌动,浑身是劲。他想自己是个幸福的人,忙碌是种幸福,它让我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种幸福,它使我真实地认识生活;疲惫是种幸福,它让我无暇空虚。善良,真诚的帮助别人,是范伟平最大的幸福和快乐!</h3><h3> </h3><h3> </h3><h3> </h3><h3>作者:张能竟 (杭州市作协会员、中学退休教师)</h3><h3>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