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山钨矿浮江工人村之棚户区

狮子狗

<h3>  西华山钨矿浮江工人村位于大余县浮江乡车里村。1956年6月,苏联有色金属工业部镍设计院为西华山钨矿提出的改、扩建技术设计书中就考虑了工人村的规划建设,1957年浮江工人村竣工并交付使用。从1970年起,西华山钨矿对工人村的住宅进行了改造,改小间为大间,改集体厨房为单门独灶;上世纪八十年代又陆续建了几栋砖混结构的三层楼房。</h3><h3> </h3> <p class="ql-block">  按原先设计考虑,西华山山上不住工人,矿工及其家属安排住在浮江工人村。工人上山上班是从215主平窿乘电机车(小电车)进去,然后再乘罐笼(电梯)上去的。</p><p class="ql-block"> 浮江工人村原先有农场(后撤销)和学校两单位,八十年代中期,劳动服务公司也搬到了这里,后来有色南昌公司技校也从于都铁山垅钨矿搬来了。2002年西华山钨矿政策性关闭破产后,原学校分别租给了大余职业高中和大余教师进修学校,现是租给通达驾校和县第三医院。</p><p class="ql-block"> 我曾经在浮江工人村的职工子弟学校工作过,1997年底也是在这里办理退休手续的(1998年7月离岗)。退休后,我曾在进修学校代课,该校搬到浮江工人村时我也随之到“老根据地”上课直到2004年。以后,我除了有时会到浮江工人村旁边的何屋拜访老同事何英华老师外,基本上没去过工人村住宅区了。</p><p class="ql-block"> 随着五里山工人村棚户区和坝上工人村棚户区的拆迁改造,也许以后浮江工人村棚户区会不复存在。可能是有怀旧之情吧,趁现在还骑得动单车的时候,再去浮江工人村走走看看。</p> <h3>  去浮江工人村,首先要经过这座横跨章江河的钢筋水泥桥。这桥是西华山钨矿在1985年7月——1986年3月改建的,可承受5吨车辆通行。</h3><h3> 之前,这里也有桥。早在1951年就修膳了浮江木质结构便桥。后在1965年11月由矿半工半读职工学校张承贻(上海同济大学毕业)设计,张风志组织领导施工,改建成能承受2吨以下车辆通行的钢索吊桥。</h3><h3> </h3> <h3>  这是吊桥竣工时张风志与张承贻的合影。(张治华提供)</h3> <h3>  吊桥建成后,这里成为大余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许多年轻人喜欢以吊桥为背景拍照留影,上面这张照片就是我于1968年在这里的留影。</h3> <h3>  过了浮江桥约二三百米,在路的左边就可看见这铁栅栏门。</h3> <h3>  这里曾是矿农场、职工培训基地,也做过钨业公司技校采矿专业的教室。上世纪八十年代中,矿劳动服务公司从总窿口搬到此处。</h3> <h3>  看到这种衰败的景色,心里酸酸的。尽管这么多年过去了,宣传栏上“促进矿长方针目标胜利实现”的通栏标题却还保留着。</h3> <h3>  这是原先的商店,后来为浮江工人村退休职工的活动场所,现在已成为危房,墙上写有大大的“拆”字。</h3> <h3>  再往前就是浮江工人村的保健站。</h3> <h3>  在这里,可以看普通一般的伤风感冒之类的小毛病。记得有次咳嗽吃了几种药都不见效,后来医生开了“牡荆油胶丸”才治好。这里以前有位从外地调来的许医生,是矿中胡老师的丈夫,后来他俩一起调到赣州精选厂去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这里有姓扶姓赖的两位女医生,对人挺和气,服务态度都很好。尽管仅是个保健站,但方便了这里的职工家属和学生看病,很受大家的欢迎。</h3> <h3>  远远的就可看到这大门。</h3> <h3>  这里原是浮江工人村的一区(浮江工人村划分为五个区),1966年拆了一区建了座学校——西华山钨矿、荡坪钨矿、漂塘钨矿和下垅钨矿四矿联合办的矿区中学。1968年底撤消了矿区中学后,西华山钨矿在这里成立了子弟学校。</h3> <h3>  从入大门,迎面看到的是“通达驾校欢迎你”,原来现在这里是座驾校。</h3> <h3>  旧地重游,一路看去。</h3> <h3>  首先是这座教学楼。这栋500余平方米的教学大楼1978年开工兴建,到1979年2月就竣工交付使用。我对这座教学楼特别有感情,不仅是因为我在这里上过课,更重要的是我还是这座教学楼建设的一份子。我调学校之前是在矿修建队上班,在邹万有这个班组,这座教学楼就是邹万有这个班施工的。给大楼放线时,邹班长要我也参加。当时我仅带了皮尺和线(老师傅们都是带一把用木板条钉的大三角尺放线),利用几何学里“勾三股四弦五”的原理,很快就把基础线放好(用石灰)。后来,在施工的过程中,我和连师傅一人带两个普工负责扎脚手架。只是不等工程完工,在1978年9月1日,我就调到矿中任教了。</h3> <h3>  1994年7月,中国华兴钨业公司技工学校从铁山垅钨矿搬迁到西华山钨矿浮江工人村继续办学,归西华山钨矿直管,同时更名为中国有色南昌公司技工学校,这座教学楼便给技校使用。后来因学生毕业后不包分配,生员锐减,经费入不敷出,到2000年技校便停办了。</h3><h3> 2002年西华山钨矿政策性关闭破产后,大余县职业高中曾在这里办过几年学,空荡的教室里,黑板上还可看见当时留下的板书。</h3> <h3>  这里原先是食堂,老师学生都在这里用膳。</h3> <h3>  这栋红砖房则是礼堂,学校开大会和文艺汇演都在这里进行。</h3> <h3>  这是浴室的残存部分,原先什么样?</h3> <h3>  这张老照片就是原先的浴室,现在大部分都拆除了。</h3> <h3>  原先我们矿中老师的宿舍早已不复存在,现在这里是一片树丛。</h3> <h3>  原先的老师宿舍也只能从老照片上看看了。</h3> <h3>  想当年这里住着二十多位中学老师,现在已各自东西,难得相见,只有学生聚会时邀请老师参加时才能见上一面。</h3> <h3>  现在这里还保留着几栋学生宿舍。</h3> <h3>  下面的这几张照片是八十年代后期拆了平房建的综合楼。</h3> <h3>  综合楼除了老师的办公室外,还有理化实验室、图书馆。二楼的老师宿舍则是从后面上楼的。</h3> <h3>  从楼上可看见的这些平房是子弟学校最后的校舍,其余的都归技校了。</h3> <h3>  现在这里是第三医院的康复科,其大门则是大余进修学校在这里办学时改到现在这个位置的。</h3> <h3>  本想再去看看浮江子弟小校旧址,那里后来给了技校办实习工厂。但有个什么食品厂在那里,铁门紧锁,刚走前,两条恶犬就狂吠不已,吓得我不敢再走前,只好离开。</h3> <h3>  从原子弟学校(一区)出来后又到其他几个区转了转。</h3> <h3>  首先到了三区。</h3> <h3>  在三区见到一位李阿姨。</h3> <h3>  她告诉我,她1959年就住在这里,整整六十年了,现在和一个三十多岁吃低保的小儿子住在这里。她自己是家属,现在每月有一千多元的抚恤金。</h3> <h3>  再去了二区。</h3> <h3>  先是见到这位八十多岁的温阿姨坐在这里,她不与子女一块住,而是一个人住在这里,她说习惯了不愿离开这里。</h3> <h3>  温阿姨告诉我,现在这里很多房屋都是空置着,只有少数老人和小孩住在这里,另外还有些外地打工者租住在这里。</h3> <h3>与温阿姨聊天时,又来了一位阿姨。</h3> <h3>  她居然能不假思索的叫得出我的名字,令我惊讶不已,原来她是学校一位老师的遗孀。其丈夫姓王,原先但任过浮江子弟小学的校长,后来因身体原因调矿中管理图书。王老师已于2002年去世,现在这位杨阿姨也是一个人住在这里,她说小孩在县城要她去住,她住不惯,还是这里好。她现在每月有一千六七的退休金(小集体),自己又会种菜砍柴,每月还有积蓄。她邀请我进屋去看看。</h3> <h3>  临别时又执意要摘点自己种的菜给我。</h3> <h3>  从二区出来又转到四区。</h3> <h3>  在四区遇到一位从广东回来的钟师傅。</h3> <h3>  与他聊天得知他原先是机电车间的电工,今年58岁,从父辈开始几十年来都住在这里,下岗后去了广东打工。目前广东很多企业在裁员,像他这种年纪的人不好找工作因此回来了,打算就在大余打两年工,等待退休。</h3> <h3>  虽然时间不早,还得骑单车赶回家,我还是去了趟五区。</h3> <h3>  在五区看见有户人家晒了些腊货。</h3> <h3>  原先我以为晒的是香肠,心想:今年“二师兄”价格高的离奇,这家还晒了这么多香肠,真是大款。走前才看清晒的不是香肠,而是鸭腿。</h3> <h3>  </h3> <h3>  先前我还去拜访过老同事何英华老师,他是我的学长(何老师是大余中学高中第八届,俗称高八班,是解放后大余第一届高中毕业生;而我是第十三届,俗称高十三班),是子弟学校的元老,家里住在浮江工人村旁边的何屋。</h3><h3><br></h3><h3> </h3> <h3>  何老师他也是有“恋旧”情结,不愿跟孩子住在县城,老俩口还是喜欢住在这里。虽然他在这里的住房已重新建过,但他家的老宅不仅还保留着,还重新盖了瓦。</h3> <h3>  从浮江工人村回来时,经过车里村,路边村民的“小康楼”与工人村的棚户区对比下,真让人感慨万分。</h3> <h3><br></h3><h3> 施千里 2019.11.29 于坝上工人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