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记莱山区小学数学示范基地申报校集体备课展示活动

黄秉政

<h3>  集体备课可以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集体备课的价值取向,也是集体备课的目的所在。 2019年11月27日上午在莱山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了莱山区小学数学示范基地申报校集体备课展示活动。共有十所学校进行了集体备课展示。出席本次活动评委有教研室数学教研员孙永艳老师,教研组长三十里堡小学王芳老师,冶头小学张健老师,前七夼小学房春玲老师,石明小学董艳老师,第二实验小学梁艳红主任和陈家小学初卫霞校长。此次活动是教师们学习中成长的一场盛宴。<br></h3> <h3>  首先上台展示的是莱山区第七小学三年级数学组的成员,他们今天集体备课的题目是《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他们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及教具准备和教学过程几方面来进行展示的。</h3><h3> 认识数学必须在学生已有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进行,老师们从分可乐、苹果,逐渐过渡到分一个月饼应该怎样分,从而引出本课的学习。接着引出对二分之一的学习,让学生真正明白分数的意义,并且介绍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以及读写法,接下来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通过对不同的图形进行折叠,自己找出图形的二分之一是哪一部分,然后利用类比迁移的方法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自己创造分数,再进行交流。之后是分层巩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最后,进行课堂小结延伸铺垫。</h3><h3> 他们的团队虽然都是年轻人,但是他们也群策群力,发挥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让本次课打磨的非常成功。</h3> <h3>  接着上台展示的是实验小学五年级级部的所有成员,他们的展示的题目是《比的意义》。</h3><h3> 老师们主要从以下四步介绍:(1)大背景——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教学模式;(2)个人初备——初步分析后的教学设计思路;(3)集体教研——集思广益,深度教研;(4)结合学案,阐明我们的特色。</h3><h3> 实验小学的老师们强调团队的力量,认为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探究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体现集体智慧。他们在进行集体备课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分工。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要想打造一节好的课,需要团队的合作,为他们这样强大的团队点赞。</h3><h3> </h3> <h3> 院格庄初级中学数学教研团队为我们呈现的是《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一课的集体备课。代表们发言精彩有内涵,特别是刘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叙述,吸引着每位听众,他们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巩固练习等环节进行了集体备课阐述。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他们预设通过问题循序渐进的递进每个知识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他们创设了以下几个重点问题:“怎么才能确定敌军阵地的位置呢?”、“确定了西北方向就能快速准确地找到敌军阵地吗?”、“得到了敌军所在地准确方向,现在可以快速地找到敌军阵地了吗?”“知道方向和距离,就能确定物体的方向了吗?”。最后点出“用联系的眼光看数学、学数学”,将本节课的地位做了详尽解说,前面所学知识都是为了后期更复杂更深地知识服务地,学好《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一课,是后期学习数对、经纬度、平面直角坐标系、空间坐标系等知识点有力支撑。</h3> <h3>  莱山区第五小学代表队由两位年轻老师组成,耿老师和岳老师,选取了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位置》这一节课为大家做了集体备课阐述。备教材、备学生是设计教学过程前的必备内容,备教材中除了要准确找出教学的三维目标外,代表队还将本节课发展孩子们的哪方面的素养进行了阐述,重点解说了“直观素养”。根据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代表队设计本节课时,预设以“游戏”为主线,在游戏中玩中学习数学知识,他们还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联系生活,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来,最后欣赏了活泼的课堂实录,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h3> <h3> 东风岭小学研讨的课题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首先进行了一至五年级有关图形面积的知识梳理,本节课是在四年级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 信息窗一,其主要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 教研组把教学目标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正确计算相应的图形面积。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推理能力,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用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德育目标:学会与他人合作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接着指出了本节课的重点为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难点和关键在于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推理能力,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在课程展示之后,两位老师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经过三次磨课,最后本节课由创设情境导入到猜想验证到归纳总结再到拓展应用,培养观察,比较,推理能力,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br></h3> <h3>  教与学最好的状态是老师在教学中成长,学生在学习中成长。作为老师我们始终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减少孩子的数学焦虑,才能让学生好学、乐学。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好比高山与流水,方可弹奏最美的乐曲。</h3><h3> 烟台大学附属小学研究的课题是《分数的初步认识》。首先进行了教材分析,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分数,意义以及读写法都与整数有着很大差异。所以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1.认知目标: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具体分数所表达的意义,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能力目标:操作,观察,比较,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情感目标:在认识分数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br></h3><h3> 教研组确立了教学重点为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教学难点为理解分数的含义。本节课由学生感兴趣的熊出没动画为导入,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展示了三次备课的教案以及课堂实践观察量表。在本节课的课堂总结中,采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将本节课的重难点与图形结合,刺激学生记忆。</h3> <h3>  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通过这次备课,莱山区第九小学的老师们明确了《认识周长》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及教学措施,利用集体备课展开讨论,明确教学思路客观的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掌握知识。集体备课,大家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利己利人。</h3><h3> 从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了解教学关键,教法学法(本节教法、学生教法)教具准备五方面入手来备课。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出具体图形的周长。2.会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各种图形的长短,培养学生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 理解周长的意义、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难点 理解周长的意义。教法学法:包括本节教法和学生学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纸、细绳。<br> 此次演讲从个人研究、集体讨论、形成通案、个性化修改、教学反思五方面展开论述。总结出一节课需要有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合作探究、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几大方面。</h3> <h3>  解甲庄中学的老师们集体备课展示的是《有余数的除法》,本着五大原则:合作性、互补性、经常性、实效性、研讨性。总结出集体备课基本流程:1、教研组制定计划,分配任务,确定主备人。2、主备人先钻研教材,个人一次评课。3、主备人说课,小组评课。4、结合班情学情,个人二次备课。5、集体评课,形成三次备课。形成了“1231”的模式:1次说课,2次评课,3次备课,1次心得。组内说课时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几方面展开。分别介绍了主备人和参备人的工作。最后总结出集体备课的注意问题:杜绝拿来主义;处理好主备人和参备人的关系;处理好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的关系;注重总结和反思。</h3> <h3>  官庄小学为我们展示的是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单元备课,三位老师先分析了教材,确立了单元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并对教与学提出了建议。接着进行了学情分析,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喜欢新知识,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农村学生居多,语言表达较差,缺乏自信。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制定了“复习回顾--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巩固新知--课堂总结--课后作业”的教学思路。两位老师对每个窗的内容详细阐述了集体备课的成果,真正做到了“让学习真正发生”。</h3><h3><br></h3> <h3>  第四实验小学多年来一直贯彻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教研制度,并制定了完善的“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性反思、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形成了“集体钻研教材一教师独立备课--集体研讨交流一形成个性教路一撰写教后反思”的五步集体备课模式,构造了“一人在说课,小组来研究,大家出智慧,整体促提高”的氛围,达到教案共定、课件共用、资源共享、知识互新、思想互融的目标,注重实效。</h3><h3> 本次教研活动展示的是集体备课中的第三个环节集体研讨交流,由张楠老师主备的《平均数》。在整个教研活动中,每位老师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依靠大家的智慧、集体的力量,把对教材的处理,目标的制定,教法的选用,学法的指导等调整到最佳程度,形成了一个优化共案。</h3> <h3>  学习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让我们实现提升、收获成长。本次教研活动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促进我们共同学习进步。学习是快乐的,快乐的时间也是短暂的。这次教与学成长的盛宴给所有老师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和启迪,带来了成长和收获。<br></h3>

备课

教学

集体

老师

学生

小学

数学

分数

教材

本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