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偏见”说再见——《行知八点半》第五季第29期,总第110期

行知八点半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nbsp;本期分享人</span><br></h3></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南京市晓庄小学 李桐</h3><h3><br></h3> <h3>  1927年,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脱去长衫,来到晓庄,亲手创办晓庄师范。从此“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的理论便在晓庄生根发芽,影响全国。乃至今日,先生的思想仍如火炬,亮泽华夏。作为陶行知亲手创办的小学,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以其93年的生命光华,一直高举先生“生活教育”理念的火把,一直践行着,一直思考着。</h3><h3>  《行知八点半》作为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青年教师团队“行知读书沙龙”创办的一档“学陶•师陶•行陶”的阅读分享平台,将于每周一至周五晚8:30准时发布,我们将用文字记录一起走过的教育生活,与您共勉。</h3><h3> 本季我们将分享“我与陶娃共成长”的那些故事。</h3> <h3>  初次接手一个新班级时,一节课就能让你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那些乖巧懂事的孩子,我想,还有那些让你气到跳脚的“毛头小子”,就比如我们班的小L同学。我现在去翻看刚开学时的日记,还能看见我清晰的记录着“经常调皮,上课没有规矩,要对他严加管教”。从那时候起我对这个孩子就多了一份“警惕心”,一份“偏心”,我偏执的认为只有拿出自己的气场和威慑力,想要这个孩子能够有所收敛。</h3> <h3>  后来的一次事件搞得我更加害怕——刚开学没多久他就把一个孩子推倒,导致那个孩子受伤,这就更加炸加深了我对他的坏印象。</h3> <h3>  但是他非常诚恳真挚的跟我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向那个孩子道歉,我就觉得这件事情可能是因为我对他的“偏心”误会了他,是不是我被表象迷惑了双眼?于是我开始观察他,关注他,想要多了解一些。</h3> <h3>  正好有一次作为带班班主任的我带着全班同学去报告厅参加活动。机缘巧合下,这孩子正在正坐在我的身边,于是我们便开始了以下的对话。“李老师,你好香啊!”他凑近我。我一开始很困惑,为什么我对他这么凶,他对我却没有畏惧之心呢?我诧异的同时,又尝试跟他对话。“我对你这么凶,你不害怕我吗?”“你有时候是挺凶的,但是我很喜欢你”。看着他扬起的笑脸,我陷入了沉思。孩子的世界好简单啊,教师一个灿烂的微笑,一句温暖的话语,一次不经意间的表扬却对他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只要是能得到老师的表扬,简直是最值得骄傲的事情。紧接着,孩子又找我聊起天来,“老师我这周末要去海边玩,我给你带个贝壳好不好啊”。我再一次惊讶,他竟会主动给我带礼物。我慢慢被孩子稚嫩纯真的心灵打动。然后我们又不间断的聊起天来。在聊天的过程我发现,之前是我的思想太狭隘了,没有在了解孩子之后就妄下定论。我深刻的反省自己,对待孩子千万不能有偏见,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乖巧懂事的,但他们一定都是天真善良的。</h3><h3><br></h3><h3></h3> <h3>  渐渐的,我对他放下了不该有的警惕和“偏心”,有什么事他也会经常找我说话,我慢慢的发现了他身上的闪光点,我在朋友圈也经常分享关于这个孩子的暖心或搞笑的小故事。</h3><h3> 当老师的这三个月以来,我发觉,这不仅是学生的成长过程,也是我的成长过程,我变得开始喜欢去研究学生的内心世界,喜欢去帮助学生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喜欢去发掘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教育是一个漫长的期待过程,它需要我们老师有细心,耐心,爱心和恒心,我期待着孩子们一天天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也相信在老师们的细心呵护。他们会成长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