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西递古村镇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南部,距黄山37公里。因地处古徽州府之西,清道光年间曾设驿站“铺递所”而得名。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h3> <h3> 西递村口迎面矗立的是胡文光刺史牌坊。胡文光为明朝嘉靖举人,历任山东胶州刺史,湖北荆州王府长史,官居四品,被誉为“荆藩首相”。为表彰胡文光为官三十二年卓著政绩,明朝万历六年,明神宗恩准其在家乡竖立了这座牌坊,以示光宗耀祖。</h3> <h3>牌坊为三间四柱五楼的仿木式单体结构,高12.3米,宽9.95米,用西递附近的“黟县青”大理石砌成,雕琢精绝,巍峨高耸,为我国石筑单体牌坊中的瑰宝。</h3> <h3>西递是以胡姓宗族为主的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至今仍然保留着明清古民居300余幢,其中124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村中随处可见徽派建筑的粉墙黛瓦,镶嵌漏窗,镂空门罩以及那层层叠叠的飞檐翘角,突兀多资的马头墙。</h3> <h3><br></h3> <h3><br></h3> <h3>整个西递村古建筑密集,99条高墙深巷使游客如置身迷宫。这里素有中国古代和现代历史的衔接点、明清古民居博物馆、桃花源里人家等美誉。</h3> <h3>西递古镇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br></h3> <h3>仅有一米宽的狭窄小巷。</h3> <h3>拐角处的房屋退后一步而建,门楣上方的匾刻着“作退一步想”,反映了古人的为人之道。</h3> <h3>西递古宅多以胡姓官员为告老还乡所建,墙上镂空的叶形漏窗寓意着叶落归根。</h3> <h3>古宅厅堂雕梁画栋,拦板斗拱,窗扇、菱花门全是精美细做的木雕佳品。</h3> <h3>西递村目前开放的古祠堂有两座。</h3> <h3>敬爱堂位于村子的正中部位,是西递胡姓村民的宗族祠堂。它是一座跨度达到30米,建筑面积约为180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建筑。<br></h3> <h3>祠堂后厅还悬有一个硕大的“孝”字,它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所书。这个“孝”字的右上部像个双膝跪地、仰面作揖、恭迎长辈的俊俏后生,而它的后脑勺却是一个尖嘴猴头。寓意非常深刻,即“百善孝为先,反之枉为人”。</h3> <h3>另一个胡姓家族祠堂追慕堂。</h3> <h3>古戏台。</h3> <h3>西递村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h3> <h3>西递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名人众多。明清两代该村通过科举考试走入仕途的人多达115人,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历史文化名村。</h3> <h3>宏村位于黟县城西北角,距西递10公里。该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村内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从村外自然环境到村内的水系、街道、建筑,甚至室内布置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状态,没有丝毫现代文明的迹象。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h3> <h3>清晨的宏村南湖,笼罩在薄曦中,仿佛一幅幅水墨丹青画。</h3> <h3>宏村的美景吸引了众多的摄影爱好者。<br></h3> <h3>南湖位于宏村南端,建于明朝,开阔的水面呈弓形。</h3> <h3>整个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远峰近宅,跌落湖中,加之树荫水深和日光的相互作用,明暗协调,动静相宜,显得幽深、雅静、清新、明丽。<br></h3> <h3>穿湖而过的画桥是电影《卧虎藏龙》李慕白牵马走过的地方。</h3> <h3>宏村村中数百幢古民居鳞次栉比,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h3> <h3>村内青石板铺路。</h3> <h3>每条街巷都建有良好的人工水系。宏村水系是依牛的形象设计,引清泉为“牛肠”,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使得村民家家门巷有清渠。</h3> <h3>不少民居已改作了商业用途。</h3> <h3>宏村古民居宅主以商贾为多,能一掷千金,建造的房屋比西递民宅更精致气派。</h3> <h3>民间故宫"承志堂"富丽堂皇,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它是清代大盐商汪定贵的故居,始建于清朝咸丰5年,有一百多年历史。占地二千多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楼房。此房气势恢宏,工艺精湛,其正厅横梁、斗拱、花门、窗棂上的木刻,层次繁复、人物众多,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堪称徽派“三雕”艺术中的木雕精品。据说修建这座宅第时共花去白银60万两。</h3> <h3>整个建筑的木雕工程是由20位木雕师傅花了4年的时间才完成,可见当时工期之长。</h3> <h3>宏村的私塾文昌阁。</h3> <h3>村中心的“月沼”,老百姓称月塘,这是所谓的“牛胃”。半月形池塘建于明永乐年间,沼水常年碧绿,塘面水平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整齐有序分列四旁。</h3> <h3>从空中俯瞰的月沼。</h3> <h3>蓝天白云跌落水中。</h3> <h3>月沼也是摄影爱好者喜爱的地方。</h3> <h3>月沼北畔正中“乐叙堂”祠堂,为汪氏总祠,也是15世纪初明永乐年间所建。 前进门楼基本保持原貌,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雕刻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h3> <h3>天渐暗。</h3> <h3>夜幕下的宏村。</h3> <h3>村头两棵大树是宏村的牛角。</h3> <h3>村外盛开的野菊花也为宏村增添了一抹色彩。</h3> <h3>2000年的11月30日,宏村和西递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h3> <h3>塔川村又名塔上,隶属于宏村镇,距离宏村仅2公里。清晨的塔川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妖娆。</h3> <h3>塔川与四川九寨沟、新疆喀那斯和北京香山并列为中国最美的四大秋色之一。村口及周围地带多植乌桕树,且古树参天,每到秋季,满山树叶色彩斑斓,粉墙黛瓦掩映其中,美不胜收。</h3> <h3>塔川村依山而建,飞檐翘角的古民居,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远远望去,就好像一座宝塔矗立在山谷之中。此为“塔”之来历。</h3> <h3><br></h3> <h3>阳光下炊烟袅袅仿佛是人间仙境。</h3> <h3>塔川是一个只有几十户居民的小村,绚丽的秋色引来了众多游人和摄影爱好者。</h3> <h3>塔川的红叶主要是乌桕树,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乌桕树叶会由绿变黄再变红最后落叶。每年11月中旬是塔川秋色最美的时光,最佳观赏期仅一周左右的时间。</h3> <h3>塔川村鸟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