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耿家有女赛儿郎</h3> <h1><i> </i></h1> <h3><br></h3><h3><i><br></i></h3><h3><i> </i></h3><h3><i> </i></h3><h3> 外祖父家祖籍河南,在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年代,外祖父挑着一副担子,带着外祖母颠沛流离来到山西,最后在陵川县礼义乡沙河村落脚。外祖父凭着自己的聪明和勤劳逐步地置办了家业,在村里开了一个小百货店,成为当时村子里少有的大户人家之一。外祖父和外祖母总共养育了八个子女,其中三个儿子,五个女儿,母亲是最小的女儿,因此外祖父给她取名叫“聚平”。外祖父家教甚严,要求家里的男丁每天外出劳作,女眷们则在家里纺花织布,母亲也不例外,每天必须纺完二两棉花才可以出去玩耍,于是她每天早早地就完成了外祖父规定的任务,然后她便来到村子里的学堂,趴在窗户上听老师讲课,时间长了老师就熟悉了她并为她的好学精神所感动,于是就让她和学生们一起参加了考试,结果母亲以第一名的成绩位居榜首,这件事情传到了外祖父的耳中,他于是改变了原来女孩子不必读书的思想,开始允许家里的女孩子们去上学堂。从此母亲便如鱼得水,一门心思地读书,到了上中学的时候,家里离学校非常远,每次步行到学校后脚上都会起泡,连男同学都叫苦连连,可是母亲从不喊苦,读书对她来说是最大的乐趣,这时候与母亲一起上学的女孩子基本上都辍学嫁人,母亲则一路读到了长治农校,后来由于成绩优秀又考入山西农学院,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h3> <h3>青年时代的母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