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 以往去云南,都是公出,时间有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偶尔逛一逛,也仅限于昆明周边地区,每次都有意犹未尽之感。毕竟,云南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好不容易等到年休,说什么也要体验一回说走就走的感觉。</p> <p> 第一天 石林</p><p><br></p><p> 跟团游第一站:石林</p><p> 从昆明乘旅游大巴到石林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虽已进入冬季,石林游人依然如织,男女老少,摩肩接踵,排队照相。石林是大约两亿七千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海底的石灰岩隆起,经过长期的风化而成。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石林也就是“远看大石头,近看石头大”而已。石林之所以名声在外,除了文人墨客题字留言,大肆宣扬以外,与五六十年代我国拍摄的两部影片亦有很大关系:一部叫《五朵金花》,一部叫《阿诗玛》。当地人习惯叫女孩子为阿诗玛,叫男孩子为阿黑哥。云南是烟草生产大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石林牌香烟和阿诗玛牌香烟曾经风靡一时。</p> <p> 第二天 丽江</p><p> 丽江地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区域,地形地貌复杂、民族多、历史久、旅游资源丰富。全市共有旅游风景点104处,具代表性的有: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p><p> 我们这次游览的风景可以概括为:一山、一城、一谷、一情。</p><p> 一山,指的是玉龙雪山。玉龙雪山在当地是一座圣山,山顶积雪常年不化,这在北纬27°的亚热带地区实属罕见,令地理学家们感叹不已,至今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攀登雪山有三条索道,天气好的话,十分钟可以到达海拔4506米处。由于海拔高,容易缺氧,我们上去之前,导游说的很玄乎,每人准备了三桶氧气,每桶60元,结果只用了一桶。玉龙雪山脚下有一条河,叫“白水河”,河水流过的山谷,有一段景色秀丽,河水清澈见底,泛着蓝光,名曰“蓝月谷”。山光水色,连成一片,可与九寨沟媲美。</p><p> 一城,指的是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基本保留了历史原貌,青石板路泛着亮光,路边多是商铺,卖旅游纪念品的居多,酒吧也不少,靡靡之音与古城底蕴巧妙融合。古城岔路很多,第一次去古城的人,往往会找不到回家的路。导游告诉我们一个小窍门:一直沿着河走,去的时候,顺流而下,回的时候,逆流而上。</p><p> 一情,则是指“丽江千古情”演出,刚开始门票卖280元一张,去的人不是很多,后来干脆不售门票,但凡攀登玉龙雪山的游客,都可以免费观看。“丽江千古情”据说是张艺谋导演的,一个小时的表演,并未看出有什么特别之处,与观众的情绪相比,头顶的骄阳似乎表现的更为热情。</p> <p> 第三天 大理洱海</p><p> 时间关系,大理我们只是走马观花而已。可以用两个成语来概括:风花雪月,水性杨花。</p><p> 风花雪月指的是大理的四个景: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苍山没有去,洱海是白天去的,坐了一个小时的游船,没有感受到什么与众不同,比太原的晋阳湖大一些而已。</p><p> 水性杨花: 一种有药用价值的海菜,不光是泸沽湖里有,洱海里也有。</p><p> 离开洱海,干完饭,长途跋涉,返回昆明。</p> <h3> </h3> <p> 第四天 昆明</p><p> 上午乘车赴滇池,游览高原明珠【滇池海埂大坝】。这里水面开阔,微波荡漾,朝阳的光晖静静地洒在水面上,金光闪闪。每年冬季,都会有来自西伯利亚的红嘴鸥来此过冬,也只有这个季节,我们才有机会跟这些小精灵们欢乐互动,放飞心情。大约一个小时后,乘车赴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大观楼】游玩,大观园内荷塘交织,柳堤环绕,临池亭廊,景色幽深,乾隆年间的孙髯翁为其撰写的一百八十字长联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园内鲜花盛开,处处绿树成荫,一花一世界,一步一美景,随手一拍,如梦如画。晚餐后,入住酒店,次日凌晨乘机飞版纳。</p><p><br></p> <p> 第五天 西双版纳</p><p>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处热带,现在正是旅游旺季,气温在十五六度到二十七八度之间。早餐后,顾不得旅途疲劳,立即乘车前往【野象谷】。在中国要看亚洲野象,必须到西双版纳,到西双版纳看野象,又必须到野象谷。但现在的季节很难看到野象,不免有些遗憾。后又游览了“观象架走廊”、“树上旅馆”、“高空索道”、“步行游道”等设施以及人工【蝴蝶养殖园】等,快中午的时候,我们有幸观看了妙趣横生的【大象表演】节目,这些训练有素的看起来笨拙的庞然大物,能过独木桥、会向游客鞠躬表示欢迎,会作头顶地、脚朝天的倒立,会用象鼻作"踢"球表演,会合着音乐的旋律跳舞。游客可骑在象背上或坐在象鼻上,与大象合影,甚至可躺在地上,让大象用脚给你按摩,它们的灵性乖巧,令你不得不拍案叫绝。晚上安排的傣族风情表演和孔雀宴,因为太累了(凌晨三点多起床赶飞机✈),没有参加。</p> <p> 第六天 傣族民族村</p><p> 酒店享用早餐后,乘车前往【傣族村寨】。傣家村实行的还是集体经济,大家人尽其能,物尽其用。村里实行按劳分配,贫富差距很小。村里建有寺庙,男孩子一生至少要出家三年,接受佛教文化的洗礼。女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多,高中毕业的很少。傣家村寨只有两个姓氏,男的姓岩(ai),女的姓玉。当地实行女婚男嫁。成年男人要先在女方家里做三年工,女方家人满意以后,才能带着猪牛等嫁妆到女方家里来住,成为女方家里的正式一员。由此可见,女人的地位较高。傣家吊脚楼,结构别致。一般分为上下两层,上面住人,下面放杂物。傣家村寨房前屋后,马路边到处都是果树和花草,花花草草又大多是中草药。村民有个头疼感冒的,以中药为主,一般不吃西药。傣家人对银饰情有独钟,这一点从穿戴上就可以一目了然,女孩子从头到脚几乎全是银饰,生活器具也有很多是银子做的。所有银品做工精细,品质优良,凡是从当地购买的银品都可以现场过火检验(掺杂其它成分的假货,经过火烧以后会变色),假一赔十。</p><p><br></p> <p> 后记</p><p> 云南是个多民族的省分,本地独有的少数民族就有二十多个,几乎各地风情均有所不同,每个少数民族都独具特色。比如在称呼方面,石林彝族自治州叫女孩子为阿诗玛,叫男孩子为阿黑哥;大理白族自治州则叫女孩子为胖金妹,叫男孩子为胖金哥;而在傣族村寨,女孩子叫做少多丽,男孩子叫做毛多哩。吃饭,在大理叫做“干饭”;在西双版纳则叫做“撒比”,咋一听倒像是在骂人,十分搞笑。</p><p> “云南十八怪”中体会最深的一怪是“四季衣裳全穿戴”。云南温差比较大,早晚冷,中午热,所以街上穿什么的都有,有穿短裤背心的,有穿风衣、卫衣的,也有穿棉衣、羽绒服的,五花八门,不一而足。</p><p> 感受较深的另外一怪,就是“出省不如出国快”。云南地处西南边境,与多国接壤,高铁、飞机,四通八达。去泰国的机票只有区区八十八元,出国不仅方便,而且非常便宜。做为亚洲第三长河,澜沧江也为云南的水上交通提供了很大便利。澜沧江流出西双版纳后,改称湄公河,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在越南南部胡志明市南面流入我国的南海。随着《湄公河行动》的播出,湄公河的大名更加家喻户晓。这次能够一睹湄公河的风采,深感荣幸。游船上红艺人(人妖)的精彩表演在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又禁不住让人为她们的悲惨人生而感叹不已(人妖需要终身服用激素,平均寿命只有常人的一半)。为了生计,为了家人,有多少人在从事着根本谈不上喜欢的职业?又有多少人为了金钱,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身体、甚至宝贵的生命!</p><p> 云南游历时六天,观美景,品美食,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增长了见识,放松了心情,收获颇多!一句话: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