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乡忆》: 坦头老街集市牲畜买卖习俗漫谈

北雁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坦头老街集市牲畜买卖习俗漫谈</b></p><p class="ql-block"> 天台是浙东丘陵山区农业县,民间牲畜及家禽的买卖交易历史悠久且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牛、猪、羊、兔、鸡等。对于农民而言,耕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不仅是农田劳作的重要助手,更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得力伙伴。其次是猪,其经济价值较高,且猪肉是农村常见的食品之一。而羊、兔、鸡等家禽则因其不同的特性,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千百年来,老百姓通过饲养牲畜、家禽,不仅解决了日常的生产和生活问题,还将其作为重要的经济来源。猪、牛、羊的粪便更是农村不可或缺的有机肥料,对于土地的肥沃和农作物的生长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农民们深知牲畜饲养和买卖的重要性,这也使得牲畜买卖交易成为农村地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紧密的牲畜饲养和买卖关系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交易习俗。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农民们的智慧和勤劳,更成为了连接他们生产、生活的纽带。</p> <p class="ql-block">  坦头街作为天台东乡的核心集镇,不仅是周边乡村民众经济活动的集结点,更是商品与农副产品流通的枢纽。在繁荣的集市贸易中,牲畜的买卖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牛是农耕时代农民的得力助手,也是农村生产耕作的重要力量。即使到了人民公社化时期,耕牛依然是农村不可或缺的生产力资源。整个社会从上至下,对耕牛都极为重视。在旧时,浙东地区老百姓的奋斗目标依次是买田置地、建房造宅、买牛养牛。天台人有句俚语叫做“仓谷头牛”,意即家中有粮有耕牛,那就算得上是小康人家了。乡村农户养牛主要为解决农耕役力,繁殖的小牛养大后,既可使役,也可出卖换钱。</p><p class="ql-block"> 农民在三种情况下会卖牛:一是母牛繁殖了小牛,农民会卖掉老牛或小牛;二是家庭需要筹集资金应对大事或天灾人祸;三是农民对所养的牛不满意,会卖掉更换一头。在乡村,牛的买卖虽然不像买卖田地、房屋那样需要签订买卖契约,但在老百姓心目中仍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头好牛的价格甚至可以超过几间矮房的造价。几户人家合伙共养、共有共用一头牛的现象屡见不鲜。耕牛以其身价的贵重和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奠定了它在民间买卖习俗中的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 同时,在农耕时代,人们对牲畜有着深厚的情感和尊重,因为它们不仅是劳动的工具,也是家庭的一份子。人们会在购买或出售牲畜时格外谨慎,以避免对其生活和福利造成负面影响。这种情感和尊重也反映在乡村社会的牲畜交易习俗中。</p> <p class="ql-block">  从古到今,直至改革开放前,乡村中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养猪。生猪养殖与买卖,既是老百姓积聚财富的渠道之一,也是农家传统习俗。每户人家养一头或几头不等,也有专养母猪繁殖仔猪出卖。平时喂的是采集的青草、自家种植的蔬菜、番薯藤和糠、麦麸、食品加工下脚料等农副产品,或者剩饭剩菜 “洗锅碗水” 等。农户养猪一般自养自卖,或者自养自食。养猪的主要目的是出卖肉猪换钱,或供自家办婚庆喜事或过年时食用,也有自家腌制咸肉存储,供日常生活之用。如出卖肉猪,大多则由卖猪肉的屠户收购。解放后也曾一度实行生猪统销制度,规定农户养的猪先要卖给国家,再由当地的食品站宰杀销售。公社化时,有些村也办起过集体养猪场。</p><p class="ql-block"> 在天台东乡,牲畜买、卖双方一般不直接进行交易,而须通过经纪人(俗称行主人)喝价成交。牲畜成交的方式大致有两种。</p><p class="ql-block"> 一种是每逢集市日,到集市专门进行耕牛、生猪交易的场所——俗称牛行、猪行里进行交易。清代时期,坦头街的猪行、牛行开始设立在米行庵西侧附近,后来又迁至村北面的后门坦;民国及至新中国成立后,牲畜市场改设在坦头下街樟树坟的荒土坦上。每逢集市日,除了商店之外,牛行、猪行是坦头街集市中场面最热闹、生意最火爆的地方,也是唯一全天候交易、交易额最大的市场。</p><p class="ql-block"> 在旧时民间,牲畜的买卖交易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买主通过牲畜交易经纪人(行主人),直接找到牛、猪出卖户家中,进行一对一的牲畜买卖。在牛行、猪行里买,与在农户家买牛、猪,是有些区别的。一般来说,买主对后者比较放心,特别是那些牛、猪行贩商。因为自产自销式的农家卖主很实在,一般不会弄虚骗人,即使有什么差池也不要紧,因为“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买家可直接到卖主家里去讨个说法。因此,大部分牛、猪贩商及部分零散买主愿意直接到卖主家里去买猪、牛。但这些人却又苦于不知道谁家有卖,谁家没有。而猪、牛的卖主,亦希望有买主能够直接上门。特别是养猪的,养大了不能不卖,加上仔猪难挑,大猪难赶,买主上门除了不费力不误工之外,还可以避免“货到地头死”的担忧。一旦进了猪、牛行,若是碰不到好行情,卖不出好价钱,很多人会因不愿走回头路而违心地将猪、牛贱卖掉。</p><p class="ql-block"> 因此,乡村间的猪、牛买卖经纪人(俗称行主人)就是在这种买卖双方左右为难的情形下应运而生。猪、牛买卖经纪人平时常在乡村间中走动,与养殖户沟通互动比较频繁密切,了解并掌握着所管区域内农户牲畜养殖的基本信息;而且,这些经纪人平时大多也是猪行、牛行的经纪人(行主人),既熟悉牲畜市场的行情、行规,又有着深厚的社会人脉与较高的威信。民国时期,坦头乡间猪、牛买卖经纪人(行主人)有坦头的裴德纯、裴先楼等人。</p> <p class="ql-block">  牛、猪交易的价格,无论在市场或是在家,一般都由经纪人(行主人)根据市场行情与牲畜牙口老嫩、长相优劣及膘情等,先喝出一个中间价,在此基础上,买卖双方还可以再进行讨价还价,最后由经纪人(行主人)拍板成交。旧时,在耕牛买卖交易过程中,牛“行主人”与牛贩子之间的谈价,还常用行话及手谈(手语)进行交流,外行人一般看不懂也听不明白。若是仔猪或肉猪买卖,在经纪人(行主人)喝价、买卖双方论价定价后,还要由经纪人(行主人)把秤称重,然后结算成交,交付款项。凡牲畜买卖交易完成,经纪人(行主人)会根据交易额及行规收取佣金(主人钿),佣金(主人钿)多由卖方支付。</p> <p class="ql-block">  天台老百姓家中繁殖、饲养的仔猪,除了在本地销售外,也有部分由猪贩及饲养户运到三门、宁海、象山等邻县出卖,成交价格相对比本地高出许多。</p><p class="ql-block"> 耕牛、肉猪、壳猪(中猪)买卖,除行贩商外,一些讲究的地户卖主还有一条旧习俗,那就是卖牛、卖猪不卖牵牛、捆猪的绳子。“卖牛(猪)不卖绳”的习俗,是将养牛、养猪须“留根”这一观念在绳子上“物化”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建立以后,地方政府非常重视牲畜市场的管理,除了加强牲畜买卖管理外,还增加了牲畜防疫工作,安排了相对固定的市场管理和防疫人员。坦头牲畜市场主要管理员有陈建永、裴德川、裴金豪、陈兆水等。</p><p class="ql-block"> 随着农耕时代的渐行渐远,曾经扮演重要角色的耕牛,以及农村养猪、牛、羊的传统养殖方式,都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这一转变不仅导致牲畜买卖市场这一社会经济现象逐渐式微,也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然而,尽管时光荏苒,那段历史天空中的农村牲畜买卖图景,依然保持着它独特的韵味和魅力。那画面中的清淳厚远、涉笔成趣,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一个纯朴的农耕时代。即便时代变迁,我们的根基与情怀并未随之改变。那些曾经的记忆,如同珍珠般镶嵌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时常怀念那个简单而纯粹的年代。在这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依然感念那些陪伴我们度过农耕岁月的牲畜们。它们不仅仅是农作的重要工具,更是我们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支柱。它们给予平民百姓的温暖和力量,是那样的弥足珍贵。因此,我们应该珍视这些历史的痕迹与记忆,传承和发扬那些美好的民俗文化。让它们在新的时代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与支撑。这样,我们不仅能够铭记过去,更能面向未来,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记述人:裴 斐,祖籍天台坦头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