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欲学苏子,<br></h3><h3> 天不赐子由。</h3><h3> 徒留诗酒意,</h3><h3> 明月照离愁。</h3><h3><br></h3><h3>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任何光鲜、洒脱、成功的背后都有别人殚精竭虑、细致入微地付出……</h3> <h3> 子由(苏辙)不像哥哥苏轼那么潇洒、放旷,估计也没有哥哥长得帅。他更内敛、顾家。父亲是他伺候的晚年,还要经常照顾哥哥的家眷,安排他的行程。尽管受元祐党争的影响,他也被一贬再贬。</h3><h3> 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子由的文采肯定不差,只是始终被哥哥的光芒掩盖。</h3><h3> 苏轼的官职最高做到翰林学士知制诰(正三品),苏辙则做到门下侍郎(从二品,可以被称为副相),还曾代表大宋出使契丹。这些都不重要,能有这么一个老成持重、细致顾家的弟弟该有多幸福啊!难怪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开头写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h3><h3> 我们都可以用明月寄托离愁,可不是人人都有子由这样的弟弟(朋友)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