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b></h3><h3>----一堂语文公开课的思考</h3> <h3> 冬日艳阳,斜照校园,天空高远,大地萧瑟;教学研讨,取长补短,教法探讨,永在路上;听课就评,提高自我,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挂一漏万,还望海涵;以此共享,以飨读者。</h3><h3> 高考必考试题诗歌,学生很是头疼,其实并不惊讶,诗歌“空泛连接着确切”,一般都是“言尽”而“意无穷”,离我们又那么远,平时也不怎么用,所以难解是很正常的,如何突破这一必考试题,那就看老师的诊断、把脉、开出药方;引导、传授与点拨了。石艳红老师的一节高三的诗歌复习课,对我颇有启发,我从几个方面思考一下:</h3> <h3><b> 一、胸中有纲,目中有人,心中有数</b></h3><h3> 一开始就接触考纲,联想考纲的两句话,让学生有很强的目标意识。同时用试题去对照大纲,比如:哪些手法,技巧,方法等。授课始终想着学生,为学生着想,如诗句的精妙之处,老师引导出虚实结合(或想象)的艺术手法的练习让学生去勾写答案并联想到分点答题。当学生对“又得浮生一日凉”有不同的答案和理解时,老师早就料想到并拓展一题“有人认为这首词体现了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苦闷、抑郁的心情,也有人认为本词展现了作者贬居黄州后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你认同哪种观点?结合词的下片,说说你的理由。”如果老师心中没有学生和思考,弄不好就陷入了僵持状态。</h3> <h3><b> 二、旁征博引,加强记忆</b></h3><h3> 任何知识的学习,一次都不可能记住或者完全理解,必须有旁证来强化,来巩固。老师在带领大家学习了大纲后,就运用两首诗歌来证明,达到了强化和巩固,许多问题都是围绕开始的技巧来设定。比如:“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引导出“(1)视觉、嗅觉相结合,(2)远近结合,(3)动静结合,(4)俯仰结合,(5)色彩搭配,(6)运用叠词”。试题也选的好,一下子就把描写复习完了。“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这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是有一次例证,更加巩固所学知识。</h3> <h3><b> 三、开放度高,自主探究好</b></h3><h3> 课堂自始始终老师不直接去讲,而是引导让大多数学生去思考,去表达,如《初发太城留别田父》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同学们说出了各种描写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效果且用词贴切,如“有层次感,有画面感,画面丰富”等,正是在教师一步一步的引导,激发、点拨、暗示、启发,学生才更活跃,相互探讨,辩论也更激烈,就有一个学生说出了对“一日凉”有不同的理解。全班大部分人都发了言且谈出了不同的认识和观点,没有开放的课堂就不会有这样的效果。我听课时问一个学生:“这个题好像书上没有。”学生说:“是我们老师拓展的。”你看学生真是训练有素,平时不开放学生不会这么明白,也说明这节课不是在讲给老师听。</h3> <h3><b> 四、个性化备课上课,风格迥异</b></h3><h3> 一节优质课就是老师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知识水平、教学经验来确定教法和学法。石老师最大的特点是稳,语言干净,主题突出,绝不旁逸斜出。说话不紧不慢,但有张有弛,不慌不急,掌控课堂很到位,正确合理地处理课堂出现的问题,这是水平能力经验的体现。该说的都说清了,该讲的都讲明白了,该练习的都达到目标了。没有遗漏。如:画面是怎样的?让学生考虑:时间、地点、画面内容,怎样的效果?话语有限,其意无穷。有时寥寥数语,表达了丰富的意思。学生说是“夏天”,老师问怎么有“蝉”?没有反对学生,引导他们“这是夏秋之际”。体现了教师既是演员也是导演的身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老练自如。</h3> <h3><b> 五、商榷思考,取长补短</b></h3><h3> 太阳有黑子,高山有深谷,汪洋有浅滩,每节课都有遗憾,而这也是课堂的真实所在。商榷思考的地方有:</h3><h3>1、多让学生把答案写一写,也可能没有时间,写的少了,因为一个学生想的和说的以及写的是不一样的,只有写才落到实处。</h3><h3>2、《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这首词选的很好,如果开始注意解读一下这词的语言特点是倒装,那就更好。“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就是“小池塘衰草乱蝉。白鸟翻空时时见,红蕖照水细细香”。</h3><h3> 整堂课老师做得扎实、充实、丰实、真实。从学生层面看学生说了、听了、想了、做了自己该干的事。衔接过渡自然,没有雕琢的痕迹。在课堂上我们听到了掌声,笑声和辩论声。听课的学生和老师也闻到了红蕖细细的香味。这节课符合一堂好课的标准,值得玩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