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大荆锡饼

遥远

锡饼是浙江乐清大荆特有的传统小吃,节日食俗。大荆镇位于乐清市东北部,南临北雁荡山,东南濒乐清湾,为温州、台州的交界处。由于毗邻台州,大荆的方言接近于台州方言,在风俗习惯上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大荆人有端午、农历五月十三吃锡饼的风俗。锡饼,主料是面粉,将面粉调成糊状,抓一团在手中,在平底锅(锅中先涂上一层薄薄的油)中均匀地由外而内摊开。此时,要把握好火候, 火烧猛了,瞬间就会烧焦了;火太小了,就会粘在锅底不起壳。 等到锅上一片氤氲,一张锡饼就熬成了。由于其薄如锡纸,故名。 等到各种菜肴都上齐,就是我们品尝美味的时候了。把锡饼平摊开,选择自己喜欢的各种配料卷成筒状,一头折叠封闭,内涵丰富,口感鲜美。吃的时候两手一上一下握住,老一辈人称其“上下手”。清道光进士黄壶舟,在他的诗集《听松小隐诗钞》写道:“”春秋佳日固潇洒,暑中小住宁非佳。邻翁小馈饼卷麦,家人驰送盘登鲑。”大概说的就是吃锡饼的事。 吃锡饼据说是为了纪念戚继光。相传明朝将领戚继光在台州抗倭,与倭寇激战,城中百姓为感谢戚家军,纷纷拿出自家最好的食物来犒劳将士。但百姓这么热情,战士该吃哪一家好呢?为了“公平”,他们想出了这个办法:吃锡饼——每家的菜都吃一点,心领百姓的深情厚意。 如今,锡饼这类美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只要想吃,一年里的任何一天都可以做这道小吃的。街上也随时都能买到,只是馅远没有家里的那么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