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安全教育是幼儿园工作的永恒主题。为进一步加强教师和幼儿对突发事故的灵活应变能力,让幼儿掌握消防安全知识,从小培养消防意识;掌握更多的自救、逃生、自我保护的具体方法, 2019年10月15日下午15:00时,启明星幼儿园小班小朋友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进行了一场消防逃生演练活动,以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h3><h3>演练前,各班老师通过图片、视频对幼儿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引导幼儿树立消防安全意识,学习、巩固在火灾中的自救、逃生方法,提高安全应变能力,在每个幼儿心中种下了安全的种子。</h3><h3>消防警报声一响,教师迅速按应急预案的疏散线路带领幼儿拿起湿毛巾,捂住口鼻,猫着身子,迅速撤离教室。到达指定的安全位置后,老师迅速整队,及时清点人数并向安全负责人汇报情况。整个消防疏散历时65秒,真正做到了快速、安全、有序。</h3><h3>通过本次演练活动,孩子们掌握了基本的逃生技能和方法,并认识了消防栓和灭火器,丰富了孩子的消防知识。让幼儿知道,遇到火灾不要盲目乱逃,一定要采用安全的逃生方法,才能避免造成人身伤害,同时也教育幼儿,不仅自己不玩火,也提醒身边的人不玩火,注意用火安全,懂得保护自己。</h3> <h3><br></h3><h3> 活动目标:</h3><h3> 1、训练趴腰、跑等动作技能。</h3><h3> 2、练习遇到火险时的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h3><h3> </h3><h3></h3><h3> </h3><h3> </h3> <h3>材料准备:</h3><h3> 1、经验准备:幼儿了解防火的相关知识,知道如何自救。</h3><h3> 2、物质准备:盛满水的塑料容器2个、毛巾与幼儿人数相等,鼓1个。</h3><h3> </h3><h3></h3> <h3> 规则:</h3><h3> 幼儿排序有当,当幼儿听到鼓声时,每组第一名幼儿迅速跑到毛巾处,拿起一条毛巾,跑到盛满水的容器面前,把毛巾沾湿后捂住嘴巴和鼻子,趴到地垫上匍匐前进,或者趴腰跑出去。</h3> <h3> 发现疑似食物中毒病例后,立即启动幼儿园食物中毒应急预案。</h3><h3> 保健医立即对患儿进行初步诊断,认定为食物中毒疑似病例即刻向园长汇报,并说明现状。<br></h3><h3><br></h3><h3><br></h3> <h3> 配合工作。园长立即安排通知伙房封存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和饮用水,禁止人员出入发生病例的班级。</h3><h3> 园长须30分钟向卫生保健分管园长汇报发生情况,卫生保健园长须30分钟内向园长汇报。</h3><h3> 由保健医和班级一名教师立即陪护患儿就医,由班主任通知患儿家长说明情况。</h3><h3> 保健医和教师对患儿所在班级的儿童进行细致的观察。全园各班级密切观察在园幼儿,及时掌握全园幼儿身体状况。留观期间不得随意出入班级,不得进食、进水。</h3><h3> 全园教职工各尽其责,继续做好各项消毒和常规工作。</h3><h3> 保健医随时向分园园长汇报就诊情况,如医院确诊为食物中毒,立即报告给疫情报告人,逐级上报园长。</h3><h3> 疫情报告人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上报市南区托幼办和市南区疾控中心等部门,并按上级部门指示指导班级做好一切配合工作。</h3> <h3>教师立即带幼儿前往医务室,注意保护现场,组织其他幼儿尽量远离现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