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安达,寻觅历史记忆

打油人

<h3><font color="#010101">本来今天是准备参加大庆单车骑行安达中本镇的活动,八点半才办完事,很明显在20公里外的我已经追赶不上大部队,为此另开新路,奔往安达,去寻觅历史的记忆。这记忆有安达本身的,也有大庆的。</font></h3> <h3>两个轮子就如谈情说爱的情侣,一个追一个跑,追着跑着就到了安达。</h3> <h3>安达是大庆油田人的第一故乡,会战初期安达人腾出10个大院,供会战大军落脚。按照《大庆石油会战史》的记载,2018年1月我曾经在这里找寻过1-8号院旧址。寻找是快乐的,也是艰难的,在寒冷的北风中,时不时用冻缰的手打开手机,按照记载去对照。然而除了确定1号院是现在的抚顺楼所在地,2号院挂碑及6号院外,其它的不见踪迹。6号院也是我根据“在现在幸福小学北院”这一线索而确定的。尽管今年10月与骑友庆子、圣贤,再次到达这里,同时也得到住户的确认,但我仍不敢确定这里到底是不是6号院。不管如何,每次来安达都要来这些地方,因为安达有着历史的记忆。</h3> <h3>抚顺楼,当年1号院所在的位置。进驻由康世恩任组长的石油会战领导小组及下属九个处室,负责石油会战的日常工作及接待工作。</h3> <h3>2号院:位于1-2道街北横街南第二个门洞,有青砖民房40余间,全部征用,作为石油工人宿舍,食堂及马厩,当时住有石油工人1000余人。</h3> <h3>6号院:位于南横4-5道街南60米处,现在幸福小学北院。有土平房200余间,主要用于职工食堂分队办公室及石油工人5000余人宿舍。</h3> <h3>大庆与安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当初的石油学院就在这里。然而,我的眼前除了一块碑外,一无所有,让人感慨万分。</h3> <h3>安达人民公园</h3> <h3>中东铁路是沙俄为了掠夺和侵略中国,控制远东而在我国领土上修建的一条铁路。1901年,中东铁路穿越黑龙江省安达市境内,并设立火车站,因附近有谙达店,取名安达站。中东铁路的建成运营后安达成为黑龙江交通重镇,大批俄罗斯人来安达定居,安达呈现出一派俄罗期风情。墙面、檐口及窗楣上的花饰极富俄罗斯民族特色、色彩也是俄罗斯惯用的红色屋顶、米黄色墙面。这里有办公场所、有铁路俱乐部、有民宅,还有木式的马厩,虽然它们逐渐衰败,但却具有一定的文物保护价值。</h3> <h3>百年老树与百年中东铁路建筑,此建筑是马厩,在一小区内。</h3> <h3>铁路街侧两栋马厩之一</h3> <h3>民宅之一</h3> <h3>运转车间:2012年6月17日——2013年2月4日,因修哈齐克专,由原址向东北整体迁移240米至此。</h3> <h3>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面对安达站左侧。</h3> <h3>中东铁路俱乐部,为俄罗斯传统砖木结构,毛石基础,砖砌墙面、木质楼梯楼板、铁皮屋面。屋檐下方是典型的山花图案。</h3><h3>侧面(面对火车站方向)一楼是舞厅,打破对称式建筑手法,左圆右方,显示出独特的个性。二楼是一个大阳台,可以想像与舞伴在阳台上观景、赏月之情景,为此多了一份浪漫。</h3> <h3>回望站左侧</h3> <h3>站右侧已经清理出来,建筑群清晰可见,这里成为我今天的主要目标。</h3> <h3></h3><h3>中东铁路建筑群民宅之一,这栋民宅上面的铁皮或后来的瓦已脱落,见得房梁结构,可惜安达中东铁路建筑原民宅中的或南或北的门斗基本都已失去,使得建筑并不完整。</h3> <h3>保安寺</h3> <h3>单车搭台,文化唱戏,是我骑行的宗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