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修养叫——不随意评价别人

梦回唐朝

<h3><br> 越来越寡言,越来越不温不火。<br>  也许是自己关心的东西越来越少,而心灵的空间又十分有限,除了工作与家庭、朋友与亲人,还有文字,似乎再没什么能装进心里的。懒得过问世事,不喜谈论是非,甚至觉得舌头的功用不仅比不上耳朵的功用,反而易招惹是非,所以尽量避免用它做像传播闲话这类无聊之事。然而,耳根有时也未必清净,有时候听到有人在议论别人,就觉得特别奇怪:别人之事,别人悲喜,到底关卿何事?<br><br>  </h3> <h3>  听到对己不利的言论,也不会再激愤,嘴长在别人身上,我自管不住人家言论,也不必辩解什么,一来越辩越黑,徒劳无功还多费唇舌,二来我非完人,遭人诟病实属正常,只是不至于那么不堪。转念一想,反正已成被评判的对象,轻与重已无所谓了,况且我不是为别人而活,闲话在我这里自然不能“积毁销骨”,权当是微风轻掠,风过无痕。不知我这究竟是达观到通透的地步,还是修炼得脸皮越发厚实,不管哪种,唯有将内心修炼得强大了,方可无惧无忧,无风无雨。<br><br><br>  </h3> <h3>  不想,也不喜随意地评价一个人,即使别人对这个人有多么地不屑,抑或对另一个人有多少赞誉,不管是伪君子还是真小人,都不想做过多的评价。<br>  性情相投者便默默关注,偶尔相谈甚欢畅,见情见性,将心交付;不同道者淡淡远离,偶尔相遇,平心问候,不露喜恶之色,如此而已。 <br><br></h3> <h3> 既然一切已洞若观火,又何须明言。千人千面,自古以来,有襟怀坦荡者,便有猜忌多疑之徒;有谦和儒雅者,便有目空一切狂妄之徒;有公平无私者,便有吝啬贪利之辈。前者敬之亲之,后者虽不屑也无须恶语相加,只当天性使然,一种人一种活法。<br> 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在似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评价别人时,不妨想想自己现在正在做一件传播是非的无益事,也许,你自认为这评价是公正的,甚至是出于义愤的谴责,殊不知那最初评价者是何种身份,又是在何种情境下发表评论,而那最初的传播者未必能猜透议论者到底是居于何种心理而议论,便轻率而积极相传,到之后的二三传手,已然变了味,或添加了不少,或歪曲了不少,到N个传手,估计就面目全非了。<br> 不加遴选,随意评价,无异雪上添霜,不仅有失宽厚,也有悖我们的初衷。镜子是用来让我们多照照自己,提醒我们不要慢慢削薄了自己的嘴唇,从而变得丑陋粗俗。况且当我们评价别人时,我们可能不知何时已成为别人的话题。<br>  <br>  </h3> <h3>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孰是孰非,也许只有当事人最明了,但明了又怎样,很多时候,我们本能地怜顾着自己的感受,却很少能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当事人尚不能公正地就事论事,何况旁听者呢。“清官也难断家务事”,谁也无权充当公正严明的法官,如果再掺入个人喜恶褒贬,那就是别有用心了。<br> 静能生慧,内心唯有“风雨不动安如山”般沉静,方能不受别人情绪影响,不受自身视野狭隘限制,方能有更多空间更客观地静静观察从而洞悉人性。洞悉人性并不是为投其所好,或击其要害,而是让自己能够温和而有弹性地对待一些人,一些事。<br>  因懂得而慈悲,每个人都有多面性,不能单纯地以好或坏来判定,如果能读懂一个人明媚之下的忧伤,看到一个人强硬之下的对自我的本能保护,自尊之下的自卑,圆滑之下的委屈,又怎会随意评断一个人?<br>  <br><br></h3> <h3> 保持一种任由闲话左耳进右耳出,三缄其口的优良作风亦可以为自己省去多少麻烦,这何尝不是一种生存智慧!<br> 社会是由每个个体组成,只要有人的地方自然就构成一个小社会。有人能因合脾对一些人青眼相加,就有看某人不顺眼的情况,如果再涉及到一些利益冲突,帮派这一社会的衍生物很快就能找到适合生存的土壤,不得不说,无论是动物界还是人类都有着一种在短期内准确而敏捷地嗅到相同气味的本能及这种聚集性所产生的为捍卫领土、食物而自带攻击的本能。这个时候,流言便是最好的武器,而流言的扩散也应该是最阴险的策略,便如传染病,不经意间,一个人就成了被传染者与传染源。<br> 病毒来袭,不可避免,那就耐心接受并以缄默封住病毒的传染,再发挥耳朵只用来听的功能将心灵化作真空地带,病毒自然无处存身。不仅避免再去伤害别人,自己也可保持中立。<br>  说者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既然能将一些私密相告,那也应有一种信任在内,那就应该对得起这份信任。如果是出于拉拢或者找一位再传播者,那正好以缄默表态:我是我自己的,不属于任何。明哲保身固然有些软弱,然不蔓不枝便是独守一亩方塘云淡风轻的姿态。<br>  </h3> <h3>  不随意评价一个人,不参与纷杂的俗事,内心便不会被生活琐事塞满进而被外物所奴役。这个世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心灵自由而散淡。还能静下心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听一段音乐,看一段文字,写下一段文字,神游其中,静水深流。抬头再看周围,常常会生出不知今夕何夕恍若隔世之感,遑论别人是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