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化,品味古典韵味——暨潍坊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观摩会议

坊子区实验学校 于艺

<h3>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健康发展,11月25日各地老师相聚在潍城区光正实验学校,参加潍坊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议。这次活动共展示了十四节优秀传统文化课,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各有千秋,引人入胜。<br></h3> <h3>  参赛教师们充分整合资源,借助悠扬古典的音韵,精美的视频、图片,带领学生们入情入境,一起去领略典籍中的人物,品味传统文化韵味。<br></h3> <h3>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孙莲莲老师让学生用身边实例,引导学生明确“问候”、“尊亲”、“陪伴”、大到“为国尽忠”都是孝,层层点拨孝的深层含义,引发学生深入思考。</h3><h3><br></h3> <h3>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谢妮老师设计“实话实说”环节让孩子在问卷调查中知道自己对父母的理解知之甚少,然后导入课题。在谢老师的引导下,孩子知道了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的道理。<br></h3> <h3>  张林杰老师执教的《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从课堂上可以看出老师自身的文化底蕴,从看视频了解“孝”字。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理解了什么是孝,而且还知道了关于孝的名言及故事。教学真是“润物细无声”。<br></h3> <h3>  谭进老师从一片秋叶入手,讲述生命历程,引出及时行孝的紧迫感,烘托了氛围。</h3> <h3>  孙建梅老师与学生身着汉服,拱手作揖,在"礼"文化引领下,与我们共同赏析传统美德。</h3> <h3>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这一课,郭富凯老师诙谐幽默,以闯关的形式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自由朗读、打节奏读、教师示范读,配乐读,朗诵与吟诵相结合,学生们读的熟练,读的兴趣盎然,余音绕梁,音韵绵长。<br></h3> <h3>  这些老师们都结合古文字演变,展现汉字的形态之美,并根据教学内容巧妙的进行古诗文拓展,相机补充《诗经》、《人间词话》、《孟子》等经典论著,增大了课堂容量,让传统文化课程不断深入,不断延伸。<br></h3> <h3>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总书记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强调“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h3><h3> 本次活动中我们既熏陶了圣贤思想,明白为人处世的哲理,丰厚了文化底蕴,又深入研究交流传统文化教学特点,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br></h3><h3><br></h3> <h3> 编辑:于倩倩 孟凡婷 于艺</h3><h3> 校对:李岚涛</h3><h3> 审核:单彩峰</h3><h3> </h3><h3> </h3><h3> </h3>

老师

传统

文化

优秀

学生

中华

课堂教学

讲清楚

传承

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