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母亲,我们永远怀念您

刘少华

<p class="ql-block">2000年农历八月初七,善良慈祥的母亲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一刻怎不叫我悲痛欲绝!</p><p class="ql-block">母亲再次脑溢血,终因年事已高,抢救无效,永远地走了。回到家,看着躺在门板上的母亲,我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女儿还没来得及好好孝顺您老人家啊!然而,任凭我如何撕心裂肺的哭喊,最终也没能把母亲喚醒!</p> <h3>母亲的一生是勤劳勇敢的一生!几度面对一穷二白的家,母亲没有气馁,更没有抱怨!她终年起早贪黑,协助父亲打理菜地、勤俭持家。父母只有一个心愿,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解决全家人的温饱。</h3><h3><br></h3><h3>从封建社会过来的父亲,重男轻女思想非常严重。出于无奈,母亲孕育了十个生命,含辛茹苦撫育着七个儿女长大成人,这其中的艰辛常人难以理解!</h3><h3><br></h3><h3>1944年,在逃难躲避日本鬼子轰炸追击的路上,母亲肩上挑着担子,拉着不到三岁的大女儿,挺着大肚子,艰难前行。时值农历十一月中旬,一路饥寒交迫,劳累过度,加之担惊受怕,导致胎儿早产。我无法想象当时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只是后来问及为什么我二姐特别瘦小体弱时,母亲才告诉我们:在逃难的路上诞下的婴儿,忙乱中脐带没处理好,导致流血不止,包裹小生命的粗棉布被鲜血染红透湿,生命奄奄一息,稍作处理,继续上路。逃难在外,环境十分恶劣,父母无法替襁褓中的婴儿做清洁、卫生,可怜的二姐染上一身跳蚤。因早产而自身难保的母亲面对这个一出生就受尽磨难的幼小生命,束手无策而心痛万分!</h3> <h3>1953年,在我出生不到几个月的时候,我上面的两个姐姐和唯一的哥哥都染上了麻疹,当时在农村称患麻疹如过鬼门关。在物质极度匮乏、缺医少药的年代,对于一个经济拮据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我们家离县医院很近,但因没钱医治,三个鲜活的生命,前后不到一个月都夭折了。这一打击犹如天塌下来一般,把原本体弱的父亲压垮了,父亲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一蹶不振,大病一场。母亲强忍着巨大的悲痛,用自己体弱多病的身躯,勇敢地挑起生活的重担。母亲默默无闻地照顾病中的父亲和一家老少,操持家务,维持全家人的生计。我无法想象她是如何熬过这段人生最黑暗最艰难的时光的,这需要多么坚毅的品格来坚持,多么伟大的爱心来奉献!</h3><h3>当我含泪写下这一情节的时候,我在心底大声疾呼:老天爷太不公平了,你夺走的是我父母的心头肉啊!</h3> <p class="ql-block">对于我们这个家庭的孩子,从小只能是贱养,由小到大,我们生病很少进医院,小病靠略懂病理的父亲找些土方、草药治疗;大病来临只好听天由命。不是父母不心痛他们的孩子,实在是无钱看病。</p><p class="ql-block">我大妹两、三岁时得了重病,父亲的土方草药没有效果,眼睁睁看着肚子肿胀不消的孩子,父母无计可施,对她不抱任何能活下去的希望,把她丢弃在一个破旧的萝筐盖上,由她自生自灭。</p><p class="ql-block">身处逆境中的伯父(因解放前当过保长,常年遭受批判斗争和改造)看到了,心痛这个无辜的小生命,劝我父母把孩子送医院救治。经医治,大妹终于起死回生了。</p><p class="ql-block">我五、六岁时,因体内湿毒重,下巴底下长了一个硕大的疖子,当时疼痛难忍,却没钱医治,父母哄我:没事,让它长大化脓了,把脓挤出来就好了。我信以为真,乖乖地盼着它快点长大、化脓。一天,四、五个大人突然间抓住我,大力按住我的脚手,一人抱住我的头,另一人用刀片把这个大得象肿瘤一样的疖子划开,用力把脓挤出来,无论我痛得如何挣扎,哭叫,他们都没有放手,只是告诉我把脓挤干净就好了。至今我的下巴留下了一道大大的疤痕。一天,我孙子无意间发现了这个伤疤,问我是怎么回事。孙子的话勾起我辛酸的回忆,我潸然泪下,无论我怎样解释,他都无法理解这其中的苦和痛!</p> <p>为了解决全家人的温饱,母亲白天经常在地里帮助父亲辛勤劳动,再把摘下的菜挑到镇上去卖,換回一些口粮及简单的家庭必需品。为解决全家人的穿衣铺盖问题,母亲晚上常在煤油灯下纺纱,即便这样,全家人的生活依然难以为继。当时,体弱的父亲是全家的主劳力,为给父亲补充营养,母亲偶尔会给他做个蛋花汤。看着一群正在长身体的儿女,父亲不忍心一个人吃下,总是要给我们这些年幼的孩子每人分一匙,每当这个时候,懂事的我们都会把碗藏到桌子下,生怕分掉父亲的营养品。</p><p><br></p><p><br></p> <h3>1965年,二姐跟着二姐夫远走他乡,去到内蒙古包头,那年我十二岁。看着一年到头为一家人的生计辛劳而疲惫不堪的父母,我心疼他们,决心要替父母排忧、分担体力活。于是我把自己当作主劳力,带领下面的四个弟弟妹妹,早晚担水浇菜,到离家十多里的煤矿挑煤(当时每月家里需煤量七、八百斤),在火辣辣的太阳曝晒下挖地种菜,养猪做家务。。。</h3><h3><br></h3><h3>母亲四十九岁那年,终因长期劳累成疾,一天半夜,睡梦中母亲鼻血管突然间爆裂,顿时鲜血如注,喷涌而出。父亲火速出门去请医生。当时才十五岁的我,吓得一边哭,一边帮母亲擦血,直到医生来,才把血止住(上面的相片是当年担心母亲离我们而去,准备作为遗象给拍的,鼻孔里还塞着止血带)。第二天,看到屋外的水氹里母亲鼻孔里流出来的鲜血,我们姊妹害怕极了,生怕母亲会死去。从此以后我们一个个更加懂事、乖巧听话,更加卖力干活。</h3><h3>看着尚未成人的孩子常年干着如此繁重的体力活,心疼之余,父母会极力为我们创造上学的机会。每当听到双峰一中的老师夸奖我学习好的时候,我知道那一刻我的父母是最幸福的!</h3><h3><br></h3> <h3>母亲一生正直善良,待人热情大方,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亲朋好友及左邻右舍,对自己的孩子更是呵护周到。小时候我们家看不起病,父母会想方设法替我们找简易土方治疗。我清楚地记得,我弟弟因长期营养不良,有脱肛的毛病,母亲一方面精心照顾他,一面四处询医问药,最终,弟弟的毛病用一食疗方调理好了,我们全家开心不已,我知道,这其中饱含着深深的母爱!从此母亲的的形象在我们心目中更加高尚!</h3><h3>母亲的妹妹,我们的姨妈是我们最亲最敬的长辈之一。早年,姨妈患风湿性心脏病,常年病魔缠身。每当姨妈心脏病突发住院,母亲都会不顾自身负担重,经常安排我们姊妹去照顾她。四十岁刚出头的姨妈终因心脏病不治去世,丢下最小的儿子才六岁,小女儿不到九岁。姐妹情深,母亲强忍着与姨妈生离死别之痛,用心呵护几个年幼无知的外甥。虽然我们家也是贫困户,但是我们很乐意把母爱与表弟、妹分享,因为父母是我们的榜样!</h3> <h3>母亲没有上过一天学,但她聪颖灵性、反应快。她的心算能力很强,简单的四则运算快而准确。</h3><h3>母亲通情达理,凡事她会劝我们想开点,面对邻里之间的磨擦,母亲一向息事宁人,小事从不计较,她常对我们说:让人不是怕人!而在大是大非面前她刚毅果断,坚持正义不含糊!虽然是家庭妇女,但她培养儿女目光远大。我到了上小学一年级的年龄了,因饥寒交迫,我总是不愿去上学,母亲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总是督促我,有时候老师在前面拉,母亲在后面用棍子赶。在那个年代,虽然家境不好,我们姐妹几个都是同龄人中读书最多的。</h3><h3>最终,我们姐妹6个都参加了工作,摆脱了贫困。</h3><h3>在为女儿找对象时,父母不注重外表和家境,他们主要考察男方人品和潜质。</h3><h3>女儿出嫁了,能听到婆家人夸奖自己的女儿孝敬公婆、有教养,母亲为之欣慰。假如有知自己的女儿受了欺负委屈,父母不仅不会去讨公道,反而会教育自己的女儿做好自己,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h3><h3>父母的教诲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做好自己,今天我可以非常骄傲地告慰我的父母:我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遗憾!</h3><h3><br></h3><h3></h3><h3>从小到大,我一直以父母为榜样,不畏艰难困苦,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从不抱怨,永不放弃!感谢父母赋予我勇敢坚韧,淳朴包容,正直善良的品格!感谢上帝的眷顾,我得以上大学的机会,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湖南师大学习期间,我青涩讷言,不善与同学交往,只顾埋头读书,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当时有同学调侃:“不知刘少华是什么家庭出身的?”倘若这位同学能看到此文,他定会恍然大悟!</h3> <h3>母亲历经磨难,将她的一生无私奉献给了儿女,她本该好好享受儿女对她的回报!然而,病魔无情地夺走了她的生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遗憾!</h3> <h3>母亲的一生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母亲离开我们已近二十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时刻浮现在我们脑子里,她的谆谆教诲依然在我们耳边鸣响,并深深扎根在我们的心中。</h3><h3><br></h3><h3>我们怀念母亲,就是要学习和传承母亲的正直善良、乐于助人的品格,勤劳俭朴的作风,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精神!我们要让母亲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成为我们的家风,千秋万代传下去!</h3><h3>我相信,母亲在另一世界,仍在记挂着她的儿女!我们希望天堂没有痛苦,没有欺凌,母亲和父亲在天堂快乐生活!</h3><h3>敬爱的父亲母亲永远活在我们心中!🌹🌹🌹</h3> <h3>1999年母亲大人七十九岁寿辰时,母亲与四女婿(右)和二女儿的次子合影。</h3> <h3>1987年4月,大禹作为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进修,在北京出境,母亲同行到北京,大妹一家从太原来京接母亲时合影。</h3><h3>细心的朋友从相片可看出我们当时的生活和身体状况,</h3> <p class="ql-block">2019-12-11.姊妹们集聚一堂,深情缅怀敬爱的母亲,纪念母亲诞辰一百周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