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致我们最热爱的教育事业!

呦呦鹿鸣

<h3>  11月27日,国培进行到第三天,我们的教研活动也越来越精彩了。今天,我们来到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第73小学,进行小学校本教研观摩研活动。</h3><h3> </h3> <h3>  第一节课是由一年级刘璞老师带来的《青蛙写诗》,刘老师甜美生动的教学语言,贴近孩子心灵的儿童化语言,把这一课演绎的如同一曲欢快的儿歌。刘老师不但注重孩子们对字词朗读的把握,还注重对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本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对看似困难重重的标点符号的学习悄无声息地与孩子们的各种欢快、有趣的游戏、朗诵、表演融合在一起。在轻松的气氛中学生很好的认识了标点符号的用法以及朗读时的停顿。</h3> <h3>  第二节课是由邵甜甜老师带来的《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先从书上的插图入手,巧妙的带着学生学习了量词以及重点引导认识了“群”这个量词,学习量词的同时,成功的回答了“雪地里都有哪些画家”,从而开始生动有趣的课堂之旅。整堂课构思精巧,听、说、读、写、画、演每一部分的展开,流畅自然,犹如一篇美丽的动画片。学生说着、玩着、演着就下课了。最关键的是邵老师注重了对学生“观察”的引导和培养。</h3> <h3>  由汤蓉蓉老师执教的小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注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语文字词的积累同时进行语文表达的练习,从而也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悟能力。在结尾处加入了《王戎观虎》这个拓展小古文,把整堂课推入高潮,完成了从理解到表达和运用的过程。巩固旧知的同时,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热爱古文学习古文的兴趣。</h3> <h3>  而由我们师范大学韩光明教授执教的《赵州桥》一课把活动推向了高潮,整堂课韩老师没有用课件,而是在黑板上写了三组词语。这些小词语却起到了大作用,能概括每段主要内容的词语就藏在里面,韩老师先带着学生读词语、理解词语再带着这些词语走进课文,这是韩老师设计的精妙之处。 </h3><h3> 韩老师设计精妙之二,利用不同时期教材中“雄伟”和“精巧”的不同用法,让学生讨论用哪个词更准确,并从文中找出理由。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熟悉课文,学生在讨论和朗读中熟悉了文本。韩老师还在黑板上画赵州桥的简图,故意画错让学生抓文中的关键词,又是研读文本的过程。</h3><h3> 韩老师设计精妙之三,让小导游介绍赵州桥,创设情境,为小导游戴上旅游帽,挂上胸牌,拿上小旗。要求小导游结合黑板上的词语和简图介绍赵州桥,这很符合三年级的学段特点,一放一扶。韩老师还允许游客们提问,这一提问,把小导游没有介绍到的,都补充完整了,这是对文本的巩固,也是学生以我的提升。</h3><h3> 整堂课,韩老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和文本对话,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深刻的感悟:一支粉笔的神奇力量!!!</h3> <h3>  随后天山区教研员孙丽敏老师的课堂点评,让我们顿悟了许多!作为教师要有一份作为教师的情怀!这种情怀就是:对教育的态度,对教育的执着,对教育的职责!就是对语文的热爱,对教育的热爱,对语文教育事业的热爱!我们教师就是为教学服务的,为孩子服务的。做一个有扎实教风,脚踏实地的,实实在在教育人。她又给我们带来了《使用语文新教材最值得大家关注的重大变化及实施建议》的讲座,让我们大家对部编教材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h3> <h3>韩教授给我们小语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课还可以怎么上?”是我们作为教师一生将探究的问题!</h3> <h3>总之,通过观摩几位老师的课,使我深知想上好一堂课需要我们尽心的研究教材,挖掘教材,设计出学生需要学的教学形式。只有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总结,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听课中不断感受不断体验不断反思,感受到新课程理念正在进一步深入人心,教材活了,课堂活了,课堂的实效性越发显著了。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模仿中学、兴趣中学这样的学才更有意义。</h3> <h3>  随后我们又参与了73小学老师们关于我的教育情怀的演讲比赛,老师们饱含热情、真挚的演讲比赛又一次把我们引入高潮,那不是在演讲,而是在诉说,诉说自己平凡而朴素的教育之路,那不是在演讲,而在表白,表白自己那随时都可以为教育事业而献身的情怀,我深深地被震撼了,有我们这些教育人在我们的教育事业必将走向更辉煌的明天!</h3><h1> <font color="#ed2308">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致我最热爱的教育事业。</font></h1> <h3>制作人:李颖 刘小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