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冼星海</h3> <h3> 2019年11月27日,一个阳光温热的初冬清晨,浸润着书香的校园里迎来了市属各学校的音乐老师们,相聚于兰州外国语学校展开“素质型音乐教育新体系”大教研活动。在动人的旋律中、在欢快的肢体节拍中、在艺术的怀抱中,老师们翩翩起舞、侃侃而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相互交流与学习。<br></h3> <h3> 在我们中国五十六个民族里,每个民族都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文化以及歌舞表现形式,一首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将我们带入音乐教育新体系的课堂里,首先由外国语学校的音乐老师张欣老师运用新体系的声势动作引导学生通过拍打身体部位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歌唱!</h3> <h3> 接下来便是音乐与舞蹈的美好相遇,以突出音乐新体系教育“以情感人”、“以美动人”的音乐特征。外国语学校音乐老师,马翊瑄老师在课程中充分的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结合维族舞蹈里典型的动作,以音乐中常用的辅助乐器铃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身体能动性。使整个课堂生动有趣!体现了普通音乐课堂的全面育人的功能!</h3> <h3> 在张老师和马老师共同完成一节课后,由中央音乐学院的研究生(甘肃省兰州市素质型音乐教育新体系的专项培训教师)许一帆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做出了非常详细的评课。在评课的过程中对于张老师和马老师的课程提出:在授课时节奏的练习不能过于古板,填鸭式!需要做到活学活用并且鼓励现场的所有音乐老师进行亲自体验并指出教学的重难点,启发教师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让学生先体验,后讲知识的基础与技能。以及如何进行高效的学以致用。并且重点强调声势不只是为了训练节奏更是辅助教唱,和知识技能的掌握,让学生通过,视,动,听来真正的实现音乐课堂的主体性,高效性!</h3> <h3> 在本次的大教研中,外国语学校的刘校长对于教师队伍委于期望:通过研训一体的师资培训,教学观摩,课堂实践,希望老师们做出一定的成绩。并肯定了许一帆老师边示范边点评的模式,刘校长认为这种方式十分符合实际教学。同时提出了两个阶段:准备阶段;行动研究阶段;强调音乐新体系的核心思想:“立德树人”、“以情感人”、“以美育人”!</h3> <h3> 14中许芸校长语重心长道:教师本身就是美的化身,课程的特点就是全人的教育,教师不但是要教会学生知识技能,更是教情感、教沟通、教美、教德、教自信。音乐之本是——唱!音乐老师的能力是练出来的!用则进,不用则退“学习态度决定一切”。</h3><h3> 对于常态课许校长亲切的说“一堂不完美的课才是值得真正学习探讨和借鉴的课堂”,非常坚定的肯定了马老师和张老师两位老师今天的进步,最后予期望的说:“期待年轻老师们的成长”!</h3> <h3>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