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本次课堂展示活动,针对小学段的“孝道”“志向”和初中的“仁爱”三个主题进行同课异构。来自潍坊各县市的优秀教师都使出浑身解数,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h3> <h3>不忘初心,血脉相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渊源。今天我们齐聚潍坊光正学校开展首届中小学传统文化课堂展示活动。</h3> <h3> 四年级的课题是“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h3><h3> 来自高新区的郭富凯老师讲的生动幽默,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轻松。下课时间到了,学生们竟然久久不愿意下课,说再上十分钟。让我感受到郭老师的课堂人格魅力无穷!</h3><h3> 寒亭的韩霄峰老师环节紧凑,展示理想树,将“土壤”“阳光”等事物代表实现志向的必要因素,让学生对理想志向的认识变得形象生动,容易理解。 </h3><h3> 我市三实小的王帅奇老师课堂上,老师通过诵读、讲故事、表演、贴标签等不同方式,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感悟,让我大开眼见。</h3> <h3> 五年级的课题“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让我们懂得了“百善孝为先”的学习之道。走进经典,我们感叹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h3><h3> 老师们的教学形式可谓精彩纷呈,各具特色。透过这些课,我们不仅看到了老师们厚实的国学底子,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更看到了老师们解读文本,组织课堂教学的智慧和能力,值得我借鉴和学习。</h3> <h3> 初中的课题是“仁民爱物”,通过“爱自己、爱亲人、爱人民、爱万物”四个不同层次感受儒家文化的仁爱之心。并付诸实践,让学生在日后生活中要有仁爱之心。</h3> <h3> 通过这次学习,它打开了我的教学思路,促使我们寻求更有创意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利用优秀的国学资源,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让国学经典世世代代流传下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