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1月26日上午,海口市琼山中学初中部举行教学开放周暨区域化集群式基地培训活动。活动特邀海口市教培院覃冰主任做专题讲座《背影与背景 理解与还原——散文〈背影〉教学艺术漫谈》。覃冰主任的讲座为所有老师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新的启迪。</h3> <h3><font color="#ed2308"><b>一、漫谈散文创作背景的重要性</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覃冰主任漫谈散文教学艺术以《背影》这篇课文为案例,明确指出了解散文创作背景的重要性,散文中铺垫的重要性</font>。该讲座从背景铺垫,情境设置;慈父情怀,层层铺垫;品味细节,感受父爱;还原真相,客观理解四个大的方面做了详尽的阐释。</h3> <h3>讲座中,覃冰主任从绘画审美着眼,漫谈散文中人物和背景的关系。艺术都是相通的,遵循共性的原则。</h3> <h3>画家写生,把一个苹果、一束鲜花放到不同颜色的桌布上,它就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h3> <h3>摄影师拍摄作品,非常注重人物与背景的关系,因为背景对突出人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h3> <h3><font color="#ed2308"><b>二、探寻《背影》的背景,品味巜背影》细节描写。</b></font></h3><h3>覃主任从《背影》的背景铺垫,情境设置开始谈起。</h3> <h3>备好一堂好课从了解创作的背景开始,《背影》的背景在文章中简单的交代了"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景惨淡,父子离别"。背景为整个故事渲染了伤感的气氛,奠定整篇文章的忧伤情感基调。<br></h3><h3><font color="#ed2308"><b>朱父如何交卸差事</b></font></h3><h3>民国六年之前(1917年),父亲的差事一直很好。民国六年,因为在徐州收了几个姨太太,在家里最早弄回来的姨太太赶了去大吵大闹,搞得乌烟瘴气,结果丢了差事还负了债,从此我家就不曾再好起来过。(《朱自清的妹妹谈朱自清》)</h3><h3>1917年冬天:父亲受姨太太牵累,亏空公款500元,祖母因此辞世,享年71岁。父亲失业。</h3><h3><font color="#ed2308"><b>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b></font></h3><h3>周锦《朱自清作品评述》写道:</h3><h3>民国十年暑假,朱自清应聘扬州八中教务主任,父亲听了姨娘的话,向学校交涉代领薪水,朱自清不得已辞职“出走”,从此父子很少往来。</h3><h3>关坤英在《朱自清评传》中的记述:</h3><h3>1921年暑假,他回到扬州八中任教务主任,父亲凭借与校长的私交,让校长将儿子的每月薪金直接送到家里,而朱自清本人不得支领。这种专制式的家长统治激怒了朱自清。一个月后他愤然离去,到外地执教。父子从此失和,这年冬天他不得不接出妻儿,在杭州组织了小家庭。可见父与子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h3><h3>原来,是朱自清的父亲借着与校长的私交。在未与儿子商量的情况下,私自取走了儿子当月的工资。父亲此举,让深受新思想启蒙的朱自清愤而不满,俩人的矛盾日益加深。朱自清只得离家,相继前往他乡任教。</h3><h3> 两人关系一度降到冰点,他宣布与朱自清断绝父子关系,永不相见。</h3><h3><font color="#ed2308"><b>父子之间冰释前嫌</b></font></h3><h3>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1925年。</h3><h3> 这一年,朱自清转到北大任教,意外地收到父亲的来信:</h3><h3>“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h3><h3> 读到此信,朱自清难掩悲伤,顿时潸然泪下......</h3><h3>1928年,朱自清第一部文集出版后,就以《背影》作为书名。或许算是作为他对父亲深深的歉意和对自己年少轻狂的深刻反思。</h3><h3>《背影》,首刊于1925年11月22日出版的《文学周报》</h3><h3> 据朱自清的三弟朱国华回忆说:</h3><h3>当父亲拿到文章时,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子上,戴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地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睛,似乎放射出光彩......从此,朱鸿钧不再责怪朱自清的"不孝",偶尔还去信鼓励,要他勿多牵挂于老家,安心工作。</h3><h3>最终,他在家人的陪伴照顾下安度晚年,1945年病逝于扬州,享年76岁。</h3> <h3></h3><h3>覃冰主任指出,我们老师大多重点关注买橘子的片断的阅读与赏析,却没有过多的关注文章的背景和文章之前层层铺垫,到这个买橘子的背影情感达到最高潮。</h3><h3>本文的细节描写,也是极好的。正是因为这样感人至深的细节描写,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与《悼亡妇》,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 他能够在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没有半点矫柔造作,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特别是《背影》,表达了作者对其父朱鸿钧的深情和丝丝的怀念,深深感动着每一位读者</h3> <h3>正是在了解创作背景的基础,覃主任带领老师们进一步赏读文章中"相见、不见、不相见",隐秘含蓄地体现的父子之间那种冲突和矛盾。</h3> <h3><font color="#ed2308"><b>三、主旨探究,只是父子情深那么简单?</b></font></h3><h3>据朱自清的学生黎见明对1941年在西南联大上学的回忆:</h3><h3>课余之暇,随行散步,我们向他(朱自清)请教,谈到陶渊明诗,也谈到《背影》。他回答很简单,就是“我在《背影》里写出了可贵的性格”。这可贵的性格如何来理解呢,望着他头戴的黑毡帽,肩披的白羊毛大氅,引起我们的深思。(《可贵的<背影>》)</h3><h3>这可贵的性格如何来理解呢?</h3><h3>想起蒋介石送给胡适的对联:“新文化中旧道德之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之师表。”</h3><h3>朱自清用文字记录了一个处在大时代转型期家庭里激烈而又微妙的斗争,文笔是那么含蓄隐晦悄密。</h3><h3>看来《背影》再被讲N次也不应该寡味吧,因为文中矿藏太丰富了,寡味那天还远远没有到来。应该说朱自清首先是为了父亲,也捎带为了那段复杂的生活分泌出的一篇看似清晰明白实则隐晦焦灼,结构极其复杂精巧而又密实的文字。</h3> <h3></h3><h3>每个孩子从最初对父亲的敬仰到质疑,再到消解、回归。朱自清的《背影》其实超越了时代束缚的意义,从而到达了普遍化的价值。</h3><h3> 因为看见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落泪,“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这句话,隐喻着父母与孩子之间双层的情感。</h3><h3>父子之间都将自己的爱藏于转身之后,藏在谁也不愿展示出来的背影之中。</h3> <h3>来自全市各个学校的老师们认真聆听了覃冰主任的报名并积极记录听课感受。</h3><h3>散文是作者非常个性化的表达,覃主任的讲座给了我们许多启发,教师要教会学生深入文本,最细腻的去感受作者的情感,细腻指的是阅读感受的方式方法,而不是让学生接受一个高度抽象概括的结论。。</h3> <h3>或许《背影》的价值,不仅是在于“父子情深”,更是在于其真实地记录了亲情的无解。</h3><h3> </h3><h3>他们很平凡,什么都给不了我们,却又把什么都给了我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