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人未老~贵州行之二;

王建民

<h3>高荡布依古寨是旅行社赠送的项目。寨子依黄果树为邻,傍夜郎洞为居,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犹如群峰上托着一口锅,布依语称“瓮座”,汉语意为“高荡”。寨子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古建筑始建于明代,至清代渐成规模,到今几乎未被破坏过,是一座原汁原味的布依族村寨,2018年因其古老的布依族民俗文化及美丽的风光,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h3> <h3>在山下就听到浑厚的鼓声,原来是布依族的妇女为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敲起的三道鼓。</h3> <h3>石径蜿蜒,石门古朴,这里的一石一瓦,一门一户都有自己的故事,几百年来伫立在这里,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发生在这里的历史兴衰,这里的悲欢离合。</h3> <h3>高荡村是石头建筑的博物馆,贵州的八大怪之一就是布依族的“石头当瓦盖”。村里的建筑都以“以木为架,石为墙,石片为瓦”。房屋倚坡而建,顺势而为,各户之间宽度不等,巷巷连通,道路纵横交错繁而不乱。石阶、石巷、石门、石墙、石瓦、石框宛如无字的石碑记录着高荡村古朴、坚实、悠久的历史。</h3> <h3>历史的痕迹无处不在,石巷、石墙、石瓦,古朴而又苍凉,走在石板路上,历史感扑面而来,有一种时光穿梭的感觉。</h3> <h3>相传在明朝朱元璋时期发兵征南,因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质易于囤兵,故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屯堡和营盘。顺着指路牌而行,走到一座建于清代咸丰年间的石堡前,登上去可以俯瞰古寨的全景,只是正在修缮中,只好作罢。</h3> <h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俯瞰高荡古寨,千百年来仿佛它从未被世俗所烦扰,一直沉浸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苍翠掩映,青山怀抱,古寨寂静,这一切只属于世外桃源的高荡。</h3> <h3>黄果树瀑布,作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中国最大的瀑布是贵州旅游的名片。提到贵州,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黄果树瀑布,当然了现在名气大的还有茅台。黄果树瀑布高度为77.8米,宽度为101米,是喀斯特地貌罕见的巨型瀑布,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从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观赏的瀑布。300多年前徐霞客在他游记中描述到;“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騰空,势甚雄厉”。</h3><h3><br></h3> <h3>有人将黄果树瀑布堪比人生,写下了让人耐人回味词句“上游的水代表生命的源泉,瀑口的躁动是年少不安的火花,倾泻而下的是人生中的高光时刻,溅起的水花是对来时路的重新审视,而趋于平静的下游代表着归于平静的娟娟细流”。瀑布之水多么像人生的不同阶段,倾泻时的洒脱,奔流激荡时的豪放,终归于平缓的娟娟细流。</h3> <h3>还记得在《敢问路在何方》的旋律中唐僧师徒四人走过的瀑布吗,就是画面上的:陡坡塘瀑布。远远望去,瀑布水流清澈,瀑波如玉,如一层层薄薄的半透明的窗纱,又如一面面舒展的素娟扇面,有诗人戏称陡坡塘瀑布是“新娘的面纱”。相比于黄果树瀑布的宏伟壮观,陡坡塘瀑布更显得宽广秀气。</h3> <h3>黄果树景区主要由陡坡塘瀑布、黄果树瀑布、天星桥景区三部分组成。天星桥是三个景区最大,也是景观最全面的。有瀑布、奇峰、石林、溶洞,当然还有因它而得名的天星桥。随团旅游只能逛到景区的一半,到了所谓的高老庄,便出去了,据说后面的路程景色更好。</h3> <h3>“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黔西南州万峰林,由近两万座奇峰翠峦组成。这里奇峰如林,村寨如云,充满诗情画意,恰似一幅朴素,清丽的布依族蜡染。远山如黛,万峰成林,细雨中远眺,云雾缭绕中,别有一番情趣,让人流连忘返。万峰林非常适合老年人旅游,不用走太多的路,全程观光车,每到一个景点停下来让游客尽情的照相,山上,山下,田间,村寨,匆匆一瞥,让人留下一世之记忆。</h3> <h3>在万峰湖上,吃了一顿万峰湖鱼宴,水上餐厅吃饭,恐怕在4A景区也是独此一家了。万峰湖美景天成,鱼肥水美,钓者云集,被誉为野钓者的乐园。</h3> <h3>马岭河峡谷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集雄、奇、险、秀为一体,峡谷内悬崖峭壁,河流喘急,瀑布众多,气势磅礴。被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一道伤疤”。</h3> <h3>一桥飞架峡谷,“遥看瀑布挂前川”。出了观光电梯前行不远,便是通向峡谷的栈道,岩壁下水滴四溅,水湿路滑。忘记带雨伞,之好半路折返,幸好走的及时,刚到游客中心,大雨顷刻而至,躲过了落汤鸡的尴尬,幸哉。</h3><h3><br></h3> <h3>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铜仁市。2078年7月被世界遗产大会认定为世界自然遗产,2018年10月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2019年初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出的2019年全球最值得一去的目的地中,是中国唯一入选的旅游目的地。</h3><h3><br></h3> <h3>天公不作美,雨中登山甚是艰难,短短700米的落差,可望不可及。雨湿路滑,顫喘前行,梵净山在雨里雾中时隐时现,仙气实足。蘑菇石是梵净山标记性的景点,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看起来岌岌可危,却已屹立万年。老金顶和红云金顶是梵净山最主要的景观,看着陡立的石阶只能望而却步,量力而行,未留遗憾,遇见便是缘份。</h3> <h3>山上、山下两重天,返回山门,云雾散去阳光灿烂,抓住瞬来易失的机会,拍照留念,梵净山我来过。</h3> <h3>镇远古镇位于贵州黔东南州镇远县舞阳河畔,河水蜿蜒着以S型穿镇而过,形成一个类似太极图的样式,故又称八卦古镇。登高望远,舞阳河就像一条凝碧的玉带贯穿古镇,山水和民居浑然一体,倒影成画,让人陶醉。</h3><h3><br></h3> <h3>青龙洞古建筑群是镇远古镇主要景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背靠青山,面临舞阳河;楼阁,飞檐,层层叠叠,宛如一组鬼斧神工的巨型浮雕,被誉为“中国山地贴崖建筑文化博物馆”。</h3> <h3>祝圣桥是镇远古镇的地标,原名溪桥,俗称老大桥,因为康熙大帝祝寿,改为祝寿桥。它是一座横跨舞水河东西的七孔石桥(不知为什么贵州长一点的古桥多为七孔),历史上曾为湘黔滇古驿道上的必经之桥。古桥始建于六百多年前的明洪武初年,整座桥全部由青石建造而成,据说桥墩是明朝的,桥身是清朝的。</h3> <h3>白墙灰瓦,飞檐画棟,青石板铺就的仿古街,路面干净整洁两旁店铺装饰的古色古香,气氛宁静而悠闲,别有一番情趣。古镇的美食小吃繁多,最出名的是当地的豆腐脑,入口软嫩柔滑,豆香浓郁,让人咂舌难忘。</h3> <h3>西江苗寨位于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境内,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苗家村寨相连而成,有上千户人家,所以人称“千户苗寨”。它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直到现在,这里仍然保留着苗族较为完整的原始生态文化,堪称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因此这里被称为“苗都”。</h3> <h3>登上观景台,远眺苗寨,眼前是寨寨紧靠,户户相连的苗户人家,诺大的村寨背靠群山,吊角楼群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灰黑色的屋顶,朱红色的木墙,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蔚为壮观。</h3><h3><br></h3><h3><br></h3> <h3>千百年来,西江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开垦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文化与美丽的田园风光。</h3> <h3>在贵州南部黔桂两省交界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荔波。这里历史上曾归于广西,明朝后期改属贵州。荔波的地貌气候更接近广西北部地区,属于喀斯特地貌,这里有两个著名的景区;大七孔和小七孔,其中小七孔尤为秀美。</h3> <h3>小七孔因景区内的七孔古桥而得名。这座小巧玲珑的古桥,桥长25米,宽4米,拱高4米,建于清道光年间,到现在已有180多年的历史,是当时从黔南通往广西的一条交通要道。桥由麻条石砌成,桥身爬满了綠色的藤蔓,将桥身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俯视桥下的涵碧潭</h3><h3>,宛如一块无暇的翡翠,微风吹过,漾起层层涟漪,苍翠的山峰倒映潭中,犹如一幅碧綠的山水画。</h3> <h3>瀑布从天倾泄而下,但见瀑首悬蓝天,瀑势如山倒,或倾珠撒碧,涌雪推云,又似银链泻地,玉落人间。瀑在路边,人在瀑下,倍感酣畅淋漓。</h3> <h3>“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h3> <h3>有上下两段之分的水上森林,全长只有600米,是喀斯特岩溶地貌的一种特殊景观。河谷里丛生着茂密的乔木和灌木丛,形成一道翡翠屏障,清澈的河水从其中穿涌而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冲刷,已经没有一粒泥沙,但树木却扎根在河床里,纹丝不动,四季常青。</h3><h3><br></h3><h3><br></h3> <h3>人在林间,林在水中,人在石上行,树在水中生。</h3> <h3>天生桥又叫神仙桥,是大七孔景区的主要看点。天生桥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殊奇观,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凿造而成,远看好似一道巨大的石拱门,因而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h3> <h3>“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一叶扁舟划过,平静的潭面荡起微微的涟漪,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犹如仙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