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在绚丽多彩的《红楼梦》大观园中,花袭人可谓是举足轻重的人物。“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竹识新晴”, 其实花袭人姓花,本名珍珠,淘气的贾宝玉取陆游诗句之意为其改名为“袭人”。花袭人因家贫被买入贾府,原是贾母之婢,后又服侍史湘云,贾母赏识袭人的心地纯良,将她给了宝玉,作为后备姨娘之人选。又因为花袭人本性温柔和顺,能恪尽职守,又能忍受冷言冷语和明讥暗讽,因此有人说袭人是薛宝钗的影子。花袭人性格温顺,也与薛宝钗一样世故,但是,与薛宝钗不同的是,花袭人不懂封建礼教,对贾宝玉很是深情,她的心中只有一个宝玉,谦恭中能从主子宝玉身上切身处地去想和去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红楼梦》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写到贾宝玉与花袭人初试云雨,发生了男女关系。年少无知贾宝玉根本不懂得男女之事,只是好奇与花袭人发生关系。贾宝玉与花袭人发生关系之后,曹雪芹就已经点出了“自此宝玉视袭人更比别人不同”,简单的男女关系,并非宝玉对袭人另眼相待的原因。花袭人心甘情愿与宝玉发生关系,这其中的感情已经绝非一般女子。</font></h3> 其实,宝玉与花袭人都是年少且懵懂无知,“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这水如果进了泥,便是浊水,就算不是浊臭逼人,至少也不会再让人觉得“清爽”。 在宝玉看来,女孩和女人的分别犹如天壤,因此他常说女孩嫁了人就变了蠢物了,与其说宝玉尊重和爱惜女性,不如说宝玉尊重和爱惜的是女孩。<br> 而花袭人,出身贫苦,幼小时因为家里没饭吃,娘都要饿死,为了换得几两银子才卖给贾府当丫头,这对于一个生性温顺的女孩而言,没有得到过正常的父爱和母爱,自然也就缺乏人生经验,使她很自然地寻找一种感觉来替代。贾府是她从小长大的地方,她先后服侍过的主子有贾母、史湘云,宝玉对她不错,这自然使她对贾府产生一种归属感,对贾宝玉也就有了言听计从的心理反应。<br> <h3><font color="#010101"> 王夫人给袭人的评价是“识大体,莫若袭人第一。”曹雪芹也给人袭人“心地纯良,恪尽职守”的八个字评语。花袭人对人和气,处事稳重,能恪尽职守,虽出身贫寒但受人夸赞。花袭人细挑的身子,容长脸儿,在大观园中,也算是美女一个,就连小丫头小红、佳惠也很服气,说是出了名的贤人。宝玉可是贾府的命根子,是贾母的心头肉,正因为袭人的温顺识大体和端庄大方,贾母也就放心地把伺候宝玉的重担交给袭人。袭人也不时规劝宝玉要读书上进,宝玉因遭贾环诬陷要挨父亲打后,袭人向王夫人进言建议应该好好管教他并叫他搬出园子来,王夫人认为袭人深明大理,对其信任有加,不仅赏了她两碗菜,加了一半的工资,还准备将袭人提升为“准姨娘”。 因此,当宝玉对她提出男女关系的要求的时候,花袭人没有表现出一个女孩子正常情况下应有的矜持,而是认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从封建礼教看,宝玉与袭人这种偷吃禁果的行为绝对是一种苟合,绝对谈不上合乎礼法。但袭人并不认为触犯礼法,也不是因为她的无知,而是她对贾府,对宝玉的依恋之深,已经到了无可不为的地步。在袭人的心里,她早就把自己当做贾府的一份子。花袭人心中,宝玉是她的主子,主子要什么,她就给什么,根本没有任何思想负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红楼梦》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日玉生香”中,原来袭人在家,听见他母兄要赎她回去,袭人就说至死也不回去的。又说:“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我还值几两银子,若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如今幸而卖到这个地步,吃穿和主子一样,也不朝打暮骂,况且如今爹虽没了,你们却又整理的家成业就。……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因此哭闹一阵。袭人对宝玉的情结,是从一开始就有的,曹雪芹一开始就提到“……今跟我宝玉,心中眼中只有一个宝玉……”袭人原来也正是这种归属感,才使花袭人心中眼中只有一个宝玉,因此宝玉要她做什么就做什么,绝无怨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别人眼中,花袭人攀上了高枝,乌鸦变成了凤凰,但所谓高处不胜寒,袭人为了保住“贤”身份,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忍受莫大的屈辱,承受着来自周围人的明讥暗讽,埋藏着一份不为人知的辛酸。当劲敌晴雯听到她说出“我们”两个字的时候,便冷笑道:“我倒不知你们是谁,别教我替你们害臊了!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那里就称起‘我们’了。”宝玉的奶娘李嬷嬷更是公然骂她是“忘了本的小娼妇”,面对这些冷嘲热讽,袭人只有忍气吞声,暗自流泪,不敢做丝毫反驳。</font></h3> 其实在袭人心中,不管做不做“准姨娘”,一切都是为了宝玉好,自与宝玉初试云雨之后,宝玉就已经深深刻进了她的生命和灵魂。在道貌岸然的贾府,袭人受到封建礼教的熏陶和规范,身为宝玉的贴身丫头,便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宝玉被吞没,也因为袭人一向息事宁人,宁愿自己受委屈受劳累,也不愿惹起事端,因此当晴雯嘲讽袭人和宝玉的“我们”,气得宝玉发狠说要回王夫人打发走晴雯时,袭人“见拦不在,便跪下了”。<br> 袭人对宝玉的感情是复杂的,她不像黛玉那样冰清玉洁,也没有宝钗那样大家闺秀的风范,宝玉是个风流倜傥的翩翩公子,她是一个地位低下、平凡且普通的丫头,地位的悬殊造成袭人心理上的自卑,而这种自卑又造成感情上的错位。在她与宝玉的相处中,只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也只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宝玉,因此,告密也好,设防也好,跪地求情也好,袭人所做的一切都只为宝玉好。<br> <h3><font color="#010101">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红楼梦》大观园中百花齐放,满园芳菲,争奇斗艳,莺娇燕妒。温顺识大体的花袭人像娇艳而灿烂的桃花,花开时灼灼其华,花谢时落英缤纷,令人惋惜。袭人真的从来没有真正为自己活过,在任何时候,她只能以其温柔的一面赢得好感,受到屈辱时也只能以泪洗面,虽是薛宝钗的“影子”但对宝玉情深痴迷,面对劲敌晴雯的冷嘲热讽能忍辱负重。袭人的结局是幸运的,虽是与宝玉无缘,但能嫁给戏子蒋玉菡也算是一个完美的结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图片来自网络)</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