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既是两年一度的,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的第一次承德市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比活动开始了!</h3> <h3> 早早地接到了教研通知,从接到通知以后就开始真真实实的期待了好几天。这次的教研活动是承德市市级道德与法治评优课活动,经过层层筛选和选拔,各个学校选派出本学校非常优秀的老师来参加此次活动,其中各位老师的辛苦准备,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h3><h3> 于我们而言,经验不多的新老师,这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心里十分激动,仿佛上台比赛的人是我们一般。</h3><h3>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各位老师的精彩展示:</h3> <h3> “众说纷纭话亲情”,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h3> <h3> 体验教学法被广泛应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h3> <h3> 板书设计新颖,形式多样</h3> <h3> 从生活经验、生活情境导入,在探究生活典型案例中提升认识、矫正原有的经验,形成新的共识导向价值认同。</h3> <h3> 承德市教研室于主任的精彩点评:参赛教师专业化水平普遍提升;回归生活的道德理念在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合作探究、对话、讨论等教学方法被广泛运用,成为主体的教学方法。</h3> <h3> 本次活动共展示了来自全市的27节课,这27节课凝聚着27位教师和身后团队的智慧和心血,展示了我市近两年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对今后我校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具有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h3><h3> 各位老师也在评优课之后,积极反思总结,分享收获!</h3> <h3>王晓飞老师的分享:</h3><h3>1.道法课的真正目的在于立德树人。依托知识,超越知识,导向价值认同成为课堂教学的共同追求。</h3><h3>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生成者,探索者。</h3> <h3>李丹丹老师的分享:</h3><h3>1.注重目标解读的实效性,目标应发挥其导向性作用,让学生知道这节课我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h3><h3>2.设计梯度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h3><h3><br></h3> <h3>孟祥颉老师的分享:</h3><h3>1.导入环节应该形式多样,为一节课埋下伏笔,激发学生兴趣。</h3><h3>2.课堂小结要紧扣知识主线,有概括性和逻辑性。</h3> <h3>各位老师也在学习交流后积极反思,总结收货,记录成长!</h3> <h3>各位老师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学科专业素质和熟练掌握授课方法,在每上完一轮课后总结这几次课的亮点和精彩之处,并且反思存在的不足,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让下一次的课比这一次更上一层楼!</h3> <h3> 总之,在这两天的时间里,我们学到很多,感受很多,收获很多。这些老师扎实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大气自然的教学风格,广博的知识,驾驭、调控课堂的能力,亲切大方的教态,灵活的教学机智,独到智慧的教学设计,富有艺术性的课堂,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h3> 我们将以这次评优课学习为契机,努力向高水准看齐,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业务水平,通过努力力争使自己的授课水平不断提高。</h3><h3> 此次学习活动以及研讨会干货满满,让我受益匪浅,定会慢慢体会,细细品味,提炼精髓,仔细学习,不断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