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书房,暖暖的。一卷书在手,书与阳光同时明媚在心底,悦感满满,温暖盈盈。</span></h1><h1>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长进先读书”,“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可以长智增慧,女人好读书,会似清茗溢香,恬淡详和,既使做不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也会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h1> <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在上学时期理解了高尔基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span></h1><h1> 犹太人,是一个在历史上受过迫害的民族,然而他们却拿走了38%的美国国家科学奖,17%的诺贝尔奖和1/3的奥斯卡奖,这样的成就,源于他们有一条世代传承的训诫:“当你处于贫困潦倒的境地,不得不变卖余物以维持生活的时候,你首先应该卖的是金子、宝石、土地和房屋,而你家中所拥有的书籍,则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变卖。”</h1><h1> 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持卡人数高达1.48亿,即每两个美国人就有一人持有读书证。</h1><h1> 书籍带来智慧、激励、责任、创造,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力量和进步。</h1> <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工作时期理解了鲁巴金的“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span></h1><h1> 一卷在手,识古今人,悟古今事,与唐宋名家对话,与现代哲人沟通,这样的生活充实清明。</h1><h1> 李白的豪迈奔放,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深遂豁达,李清照的清丽婉约,近代现代名家们的深刻、浪漫,他们的作品似浅淡绿茶,清澈清香,似陈年普洱,醇厚馥郁,氤氲出一份明智,沉淀出一种格局。几本书,一盏茶,有名家们相伴,心若嫣花,灵魂也在溢香。</h1><h1> 红尘的纷扰,会在人们内心深处遗留些许荒凉,而经常读书的人,能被书醒心暖心,让人严谨、宁静、修身修性,会在内心深处涌满进取和感动,会激励人们脚踏实地的去追求人生的价值。好书能让人淡泊、明智、娴静、洒脱。让人在成长的磨炼中,提升精神境界,去做最好的自己。</h1> <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回忆过往,理解了列夫·托尔斯泰的“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span></h1><h1> 我少年时就喜爱读书,但起因并不高尚,不是为了求进步长知识,而是为了逃避家务劳动。</h1><h1> 幼时的我,在家里排行老大,除去正常的应该的上课学习作业以外,首要的、必须的、总是做不完的是家务劳动,而我很不愿意做这些无趣的辛苦的家务活。</h1><h1> 后来我发现一件有趣可讨巧的事,只要我在学习或写作业,父母就不会让我做家务活。于是,我课堂作业等学习任务完成后,会继续看书学习,看课内课外的各种书籍,父母时常会问:“你学习完了吗?”我回答:“没有学完。”久而久之,书籍给了我知识、乐趣,让我开眼界、明事理、德润心灵。喜欢看书,逐渐成为我的喜爱。后来学会了统筹安排时间,先写作业,然后快速地做家务,再然后阅读学习课内课外的各种知识。</h1><h1> 经常到了夜晚,家人都睡觉了,我不能开灯看书,就卧在被窝里(夏天卧在毛巾被里)用手电筒照明,继续看书,直到困得睁不开眼才结束。当然,父母会经常埋怨手电筒里的电池质量不好,不耐用。</h1><h1> 这个阶段大约是在我12岁至20岁时期。</h1><h1> 工作以后,学习以专业书籍为主,同时以课外书籍为辅,将我所在学校图书馆所有相关的专业书籍几乎阅遍后,增加了课外生活及文学书籍的阅读量。馆内的国内外名著基本看完。当时女生很少阅读的中国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也认真的看过。阅读国外名著时,有许多看不懂,不能理解,但也坚持硬生生的将其看完。这个阶段,大约是在我20岁至28岁时期。</h1> <h1> 记得在1985年时参加成人高考,报考现在的天津师范大学,前身是天津教育学院。我当时很想上学深造,复习了近两个月,参加高考,被录取了。开学第一天,班主任老师在班级宣布并表扬我考了第一名,当时我并没有多余的自豪,我认为考了该学校该专业的第一名是正常的,因为我以前的学习成绩都很好的。后来老师说,我考的是该学校本年度几千名入学新生中的第一名,是参加天津师范大学高考的状元。这给了我一点骄傲和喜悦,感觉这个成绩不错,挺好的。在学期间,老师们喜爱我,同学们欣赏我,毕业时,系里只有一个名额的校级“优秀学员”,我以高票当选,这也是对我在校期间一系列行为的肯定。</h1><h1> 我低调、沉稳,我心静、不浮不躁。我不会步别人之尘,不会趋之若鹜,周围既使风浪汹涌,我心底依然浪静风平。我做人有我的一定之规,做事有我的一定之道,我理性、自信、严谨、淡定,也不失柔和、宽容。这与我多年好读书、爱思考分不开的。应了培根的那句:“读书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海伦凯勒的“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伟大的心灵对话”。好书虽不是奢侈品,但它的价值却远远高于奢侈品。</h1><p><br></p> <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退休后理解了清代张潮的“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span></h1><h1> 清代文学家张潮在随笔格言文集《幽梦影》中有一比喻:“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具体释义不细说了,主要理解为,读书,甚至读同一本书,不同年龄去品读,会引发不同感悟,进入不同的境界,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这是因为这三种境界,“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读书,是带着自己的人生阅历和视野,漫步在名家的文字中,阅历越深厚,视野越开阔,领悟和收获会越多,快乐也会越多。</h1><h1> 现在的我退休了,置身于网络时代,阅读网络书籍的同时,仍会执着于一本经典的老书,兴趣于一个奋进的故事,钟情于那份红袖添香的雅致。虽然达不到“台上玩月”的境界,但畅游在浩瀚的书海里,分享名家们的故事、思想与文釆,醉美、快乐。</h1> <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在这浮生半日的悠闲里,一杯清茶,一卷好书,静谧安然,盈满尘世的欢喜,在自我的世界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便是最美之时光。</span></h1><h1> 退休的人们更是有充足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如读书、绘画、健身、唱歌等,各有所长,各有所爱。而喜好读书经常读书的人,会在繁杂与浮躁,磨难与坎坷中,寻得一份简单,求得岁月深处的心灵升华,高洁、从容,看淡世间事,修的平常心,随缘自适,不乱于心,不困于情,静默淡然,随遇而安。</h1> <h1> 一方清幽,一缕闲情,静心的读一本好书,就是与智者的灵魂邂逅重逢,是与高贵高尚的灵魂的对话,相通的心灵,在缕缕茶香里,寂静欢喜。经常读书,读好书,会启迪心智、高雅脱俗,淡看沧桑,笑语流年。会让有限的生命,飘溢着浓郁的清香,在春华秋实的岁月里,从容过生活,去成就更好更明亮的自己。</h1><h1> 2019年11月26日(文中所用图片均为本人拍摄)</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