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2019年11月26日,蒙蒙细雨中我们迎来了中小学骨干教师赴西南大学培训的第二天。昨日各位专家的报告似乎还在耳畔回响,令人回味悠长,今天我们又将享受专家们为我们带来知识的盛宴。</h3><h3> </h3><h3><br></h3> <h3> 教科局苏俊丽老师对本次研修活动的教师进行点名签到。</h3><h3><br></h3><h3></h3> <h3> 邓晖教授围绕“未来的教育会是什么样子的”这一话题开始了今天的讲座——《聚焦未来: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h3> <h3> 课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邓晖教授就“信息技术”这一话题跟学员们进行简单的交流。老师们畅所欲言,邓晖教授对教师们的发言给予了肯定。</h3><h3><br></h3> <h3> 邓晖教授运用“雨课堂”这一软件,用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她还结合了具体的实例谈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融合,以及在教学中如何恰当使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h3> <h3> 下午,我们全体参训教师听取了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钟晓燕讲师的讲座。钟老师从微课的定义、做微课的原因到最终的制作过程展开交流探讨,让老师们对微课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并学会了如何制作一节微课。</h3> <h3> 每一位老师都学得非常地认真。时而记笔记,时而在电脑上操作。</h3> <h3> 钟老师不仅从技术层面细致讲解了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而且详细介绍了如何拍摄微课视频,如何利用软件对视频进行编辑,并带领老师们共同完成了微课的制作。</h3> <h3> 实验小学盖秀玲老师上台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思路清晰,讲解清楚。为下一步制作微课进行铺垫。</h3> <h3> 钟老师细致的讲解,学员们认真听讲,热烈讨论,团结合作制作微课。</h3> <h3> 经过今天下午的学习,老师们感受到微课不仅是一种教学工具,更是一种教与学的新方式,是教师成长的新源头。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一定继续努力探索,大胆尝试,为曲沃教育呈现出一系列优质的微课堂!</h3> <h3> 用手机制作的微课。</h3> <h3>大家分小组讨论,团结合作,集思广益,呈现出了精彩纷呈的微课作品。</h3> <h3>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正开启着教育的“微时代”,通过钟晓燕教授精彩的微课制作的讲解,老师们受益匪浅。瞧!老师们正沉浸在微课制作的喜悦中……</h3> <h3> 两天的培训让老师收获颇丰,她们写下自己的感言 :</h3><h3>郑红霞: 今天,我踏进西南大学的校园,深深地陶醉于校园的美景,树木苍翠,道路蜿蜒,处处是风景;深深地陶醉于西南大学邓翠菊教授的讲座,语言精炼,高屋建瓴,句句是经典。作为曲沃教育人中的一员,我会珍惜此次学习的机会,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学有所得。</h3><h3>郭红丽: 我们聆听了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邓翠菊的讲座《美化教学言语 打造卓越课堂》,受益多多。邓老师的讲座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她温暖的眼神,幽默的谈吐,得体的教态,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举手投足皆是我们处处不可错过的学习典范,她的课真是达到了“好听 好看 好美”的境界。</h3><h3>刘宁: “教师的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更应该关注自己有声的言语,特别是在师生双向交流时,要讲究说话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提问要有可行性,评价要有针对性,要在交流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关注细节如:我们的语流是不是清晰、平稳,我们的语气是不是做到随感情变化而有起伏等;不断反思,反思自己能否表述清楚,是否有口头禅 ,提出的问题是不是关注都不同水平的学生,评价是否及时,并努力让自己的有声言语变得“好听”,让自己的课堂更加卓越!--听邓翠菊老师《美化教学言语 打造卓越课堂》有感</h3><h3>杨瑞: 通过培训,我明白了教师只有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思想,才能跟上时代前进和知识发展的步伐,才能胜任复杂而又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工作。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否定自己,才能不断进步。</h3><h3>李婷: 两位专家渊博的知识、广博的见闻和深邃的教育眼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讲座深入浅出,精彩纷呈,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让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更深刻的感悟,对教学研究也有了更多的思考。今后我要将所学、所思、所悟、所获用于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研究水平。</h3><h3>段小媛: 教学中老师的言语、体态、手势、目光等方面也是课堂教学的基石,花开因有形,无声胜有声。教学时就应该,“该出手时就出手”化抽象为具体,寓无形到有形,从有形到有效。</h3><h3>杨爱莲: 听了专家们讲座,给我的心灵带来了无比的震撼,重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要达到“卓越”这一境界,还需要很长一段路,但我会把卓越课堂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h3><h3>毕琴霞: 通过今天下午的学习,我了解到微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它是一个知识点最精华的展现,是一节课的精髓。但我也深刻感受到它所要求的技术更高!这也是我需要继续练习提升的重点方面!</h3><h3>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认为非常有必要学会正确制作微课,并把它创造性的运用到我的日常教学工作中,让它真正成为我工作中的好助理,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好帮手!</h3><h3>王慧霞: 听了西南大学邓教授的精彩讲座《美化教学言语 打造卓越课堂》,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即使是自己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种语调,也应该仔细反思,努力做到为教学服务。</h3><h3>李霞: 听了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导邓翠菊教授的《美化教学言语,打造卓越课堂》的讲座,使我深刻认识到体态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非常普遍,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h3><h3>第一,教师的眼睛</h3><h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聪明的眼睛可以说话。在课堂上,教师不可能逐一用语言表达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时,他们眼中的信息更有影响力。当学生的眼睛与教师的眼睛相撞时,他们获得的信息和心灵感应非常强烈。充满期待和信任的眼睛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学生将更加自信; </h3><h3>第二,老师的语气</h3><h3>语言是教师教学和使用的重要工具。语调作为一种高级语言使用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课堂效果。语调能够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增强教学影响力,提高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表达能力。</h3><h3>第三,老师的手势</h3><h3>手势也是一种重要的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正确的手势往往有助于加强语气,促进理想的教学效果。</h3><h3> 今后的教学中,在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的同时,能够运用正确的体态语言,结合自身的个性,定会给数学课堂带来耳目一新的效果。</h3><h3> 26日上午听了邓晖教授的《信息技术语教育融合创新》讲座,下午钟晓燕讲师为我们详细讲解了《中小学微课设计与制作》,使我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有了更深的理解。反思自己的课堂,觉得今后自己应该学习巧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数学课堂,促进学生的发展。一、要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中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h3><h3>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特点,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明,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数学课本上的例题、插图、推理、证明等等都是静态的材料,单靠抽象 的语言描述,学生不易理解,难以激发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多媒体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把抽象的知识情境 化,有利于创造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创造性的解决问题。</h3><h3>二、利用影视演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 </h3><h3> 信息技术的摄像、声像结合功能,可以采集有关宣传材料, 对每章的有关阅读材料进行切实宣传,特别是有关数学科学家的人生 经历及其科研成果,充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进一步增强自信 心与民族自豪感。</h3><h3> 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发挥作用的方面很多很多,我会静心思考,潜心研究,让信息技术阻力我的数学课堂。</h3><h3><br></h3> <h3>张菊红 : 25日听完邓翠菊老师的《美化教学言语 打造卓越课堂》和张铭凯老师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两堂讲座,使我受益匪浅。</h3><h3> 1.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要美化自己的课堂言语,像讲故事一样将本节课的数学知识娓娓道来。让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形象。</h3><h3> 2.教师要丰富自己的体态语言。如:端正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微笑、亲切敏锐的眼神、恰当合适的姿态。</h3><h3> 3.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形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h3><h3> 经过一天的培训,我认识到每一位老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不断的提升。 </h3><h3>杨菊环 : 25日有幸聆听了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邓翠菊教授的《美化教学言语 打造卓越课堂》的讲座,受益匪浅。邓教授提出的审美化教学,要做到七好:好听、好看、好想、好做、好玩、好效、好美。她用抑扬顿挫的语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丰富的教学姿态,给我们做了一堂生动的示范课,完美地诠释了审美化教学的内涵,把我们深深的吸引到她的课堂中。反思我们的课堂,在语言、语气、语速、姿态等细节地方关注不够,所以课堂缺乏吸引力,很难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造成课堂效率低下。这是我们今后应该努力的一个方向,让课堂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打造卓越课堂。 </h3><h3> 26日上午聆听了邓晖教授《聚焦未来: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的讲座。邓教授首先从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的演变谈起,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也为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所以未来教育的特点必然是:终身化、平等化、个性化、灵活化。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要改变现在“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本书”为主的教学方式,尽量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进行融合,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把抽象的、疑难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使信息技术更好为教育教学服务,助力学生全面发展。</h3><h3> </h3><h3><br></h3> <h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行走在求知成长的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带着期待继续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