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共读数目:《菲菲生气了》</h3><h3>《我喜欢书》</h3><h3>《第一次上街买东西》</h3><h3>《最奇妙的蛋》</h3><h3>《日有所诵》</h3><h3> 绘本阅读课—— 每周一第一节课进行绘本阅读,绘本阅读之后让孩子们进行阅读分享,分享的内容可以是孩子阅读过的绘本故事或是有趣的童诗。</h3><h3> 童诗诵读课——每周一、三、五的早读课拿出5~10分钟带领孩子们阅读《日有所诵》里的童诗,并引导孩子们进行童诗创写。</h3><h3> 亲子阅读——发起小程序小小签到,让孩子们利用睡前时间和家长们一起进行阅读打卡。</h3><h3> 课间自主阅读——鼓励孩子们购买绘本并带来学校充盈图书角,让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借阅,由班干部进行盖章鼓励。</h3> <h3>.孩子们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不管是绘本还是童诗,她们从喜欢看绘本慢慢地还会和同学分享绘本。从阅读童诗到能和同学分享童诗。她们不仅能从阅读中得到快乐,更知道把这种快乐分享给其他的小伙伴。</h3><h3>2.孩子们能渐渐地从阅读童诗中,慢慢去改写或试着创编童诗,虽然说一年级的孩子,但我觉得她们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惊喜与改变。</h3><h3>3.亲子阅读家长和孩子们都坚持地特别好!我们的班集体有35名学生,其中也不乏父母外出务工,由爷爷奶奶监管的留守儿童,但每天能坚持签到的孩子就有将近20人。有很多时候我并没有在微信群里刻意提醒,或是把签到程序分享群里,但她们依然能坚持每天阅读打卡,这让我很欣慰。</h3> <h3>已多次申请彩虹花项目了,由最初的不知所措,但现在慢慢地我知道了该如何引导孩子们在绘本课上怎样读图、读绘本了。由最开始的不知道在阅读开展时如何结合一些活动展开到如今逐步的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并且能大致系统地开展绘本阅读,童诗诵读。并且能适当地引导孩子们在阅读童诗的基础上进行改写或者续写。我认为这是自己最大的进步。我认为自己还需要努力的是,希望自己加强学习,能引导孩子们阅读的面广泛一些,不能让孩子们仅仅局限在某一类的书籍里面。</h3> <h3>光如白驹过隙,让我不得不感概!时间匆匆而逝,感概是是我已经在新学校一年了;感概的是孩子们又长大了。在这一年里我觉得自己在变,学校在变,我和孩子都在变。</h3><h3> 孩子们从幼儿变成小学生,从一张张白纸,来到我们学校,慢慢地添加了很多不同的色彩。她们学会了拼音,学会了认字,学会了阅读,学会了分享,也学会了感恩。</h3><h3> 让人特别欣慰的是孩子们学会了阅读与分享,从一开始仅仅是对绘本色彩的那种打心里的喜爱,到现在慢慢地热爱阅读,并且还能与他人分享阅读。</h3><h3> 每周一的绘本阅读课上,当我和孩子共读完一本绘本之后,我便会鼓励孩子们到讲台前来把自己读过的绘本或童诗分享给其他的孩子。为了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给予她们勇气。我让她们自由到讲台前抢座位,一开始我会说,谁第一个讲的老师便会奖励印章,到后面即使没有印章的奖励,她们依然很卖力地抢座位,迫不及待地想要和别人分享她们阅读过的故事。</h3><h3> 这个学期是我第一次尝试带领孩子们阅读日有所诵,并试着鼓励孩子们改写,续写。没想到结果特别让人出乎意料。孩子不仅喜欢读,更喜欢去写。如果说诵读可以激发孩子兴趣的话,我觉得写就积累了孩子的语言,同时拓展训练了孩子们的思维。</h3><h3> 我总是觉得自己语言组织能力很差,希望新的学期还能有机会在阅读这条路上做得更好,能带领孩子们走得更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