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益,集体备课—清河六中语文组教研活动

焦春霞

<h3>窗外已是初冬,屋内如火如荼。2019年11月26日下午,清河第六中学语文组新一轮教研活动如约而至,七八年级语文老师相聚在南教学楼三楼办公室,王保栋老师主持此次活动。</h3> <h3>本次教研活动采取集体备课形式。俗话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集体备课既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知识共享,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了解,又有利于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提高整体教学质量。</h3><h3>结合七八年级教学进度,本次集体备课内容以七年级《狼》和八年级《愚公移山》为例展开探讨,老师们集思广益,各自分享文言文教学中的思路和方法。讨论过程热情高涨,与教室外初冬的阳光交相呼应!</h3> <h3>王升厚老师:1.文言文教学应以朗读为重点,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语气。2.重点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用法。3.引导学生理清本课的故事情节及寓意,探讨人物形象。4.注重文学常识积累,学生查资料补充。</h3> <h3>董洪菲老师:1.重视诵读教学,让学生多读,熟读,增强文言文语感;2.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注释翻译课文,加强理解。</h3> <h3>李英民老师:多背诵,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有了一定沉淀后才能顺利的理解文言文。对于单个字不知道如何翻译时,可以用字组词来疏通文义。</h3> <h3>崔艳秋老师:1.自主预习提问指导:先预习,疏通字音字义,结合课下注释,尝试翻译文本。在学生讲读过程中,教师引导讲解重点字词句型。</h3><h3>2.重视学生朗读:培养语感注意节奏,引导学生从语气感情称谓等方面体会文言文感情变化。</h3> <h3>苏鹏程老师:1.疏通文意后,理清文章结构,让学生清楚文章内容。2.注重文言实词和虚词及通假字的讲解。3.分析愚公和智叟的形象,突出愚公精神。</h3> <h3>巩艳凤老师:讲解重点实词,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意。背诵常用实词的意思,为课外文言文学习做积累。</h3> <h3>倪红燕老师: 把握本单元的学习主题,联系前两课的学习内容,找到本节课的落脚点,人和动物之间也会有战争,但不管狼有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h3> <h3>张俊格老师:重视朗读;培养学生自主研读能力;学生自主翻译,学生补充,老师归纳总结。</h3> <h3>冯智慧老师:1.学习文言文的理念,积累与拓展相结合。2.《狼》可以按照寓言故事分析。3.试着给故事写一个寓意。</h3> <h3>陈凤新老师:教授文言文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总是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背景,最好能找到一些知名的或者有趣的典故。讲文言文之前,先铺垫下,效果会好很多。</h3> <h3>吴兰双老师:1.激发兴趣,满足求知欲</h3><h3>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h3> <h3>焦焕贞老师:1.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2.疏通文意,学生自主完成。3.学生复述寓言故事,并引导学生从中获得体会和感悟,理解愚公精神。</h3> <h3>段倩倩老师:1.强调寓言。抛出问题,愚公为何移山而不搬家,引导学生理解需要;2.强调精神。通过分析愚公的“愚”引导学生借助对比分析人物形象;3.强调现实意义。引导学生以愚公精神为基,指导自身观念、举止。</h3> <h3>焦春霞老师:1.探讨寓言的特点。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让学生复述故事,加深理解。3.引导学生理解这则故事的寓意,共同探讨愚公精神的现实意义。4.分析愚公和智叟的人物形象,在对比中加深学生对愚公精神的理解。</h3> <h3>杜英辉老师: 1.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文言现象的讲解,让学生自主去找,从而融会贯通,触类旁通。2.同类文章对比学习,课内向课外文言文延伸,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3.兴趣很重要,课上可以穿插背景知识的介绍,加深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h3> <h3>王保栋老师结合新课标中的要求提出了自己对于“如何更好地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想法。新课标中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诵读古代诗词、文言文,有意识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h3><h3> 王老师指出1.文言文应重视多读。2.了解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对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有很大的帮助。3.重视文言词语,特殊句式和写作手法的积累。4.古文今学,要学习其中的内涵,比如新时代愚公精神,从中获得对生活和学习的启示。5.要善于归纳总结,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h3> <h3>&nbsp;&nbsp;我们始终相信,“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 每一次的教研都能让我们有所收获,每一次的学习都可以很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h3>

文言文

学生

老师

愚公精神

理解

教研

实词

教学

学习

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