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字/手机摄影:王萍</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记录了特殊历史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艰辛历程,是共和国一段不可忘却的历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一湖向阳之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王萍 2019.12.7</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不知为何,自从听到向阳湖这个名字之后,便充满好奇,有探寻其秘密之愿望。先后与朋友多次走进向阳湖,了解讨论向阳湖。每去一次,就如同与历史对话一次,无数文化大家的身影越来越清晰的在脑中浮现,挥之不去。展现在眼前的不仅仅只有湖面波光粼粼,鱼跃水中,不仅仅只有湖岸芳草青青,鲜花盛开,而是如同打开了凝重厚实的一湖历史画卷,一湖文化长廊。</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向阳湖位于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西北部,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和咸潘公路贯穿全境,形成三横一纵的“丰”字型交通大动脉。向阳湖原属咸宁地区咸宁县,现属咸安区向阳湖镇,是咸宁、嘉鱼和武昌三县交界处“斧头湖”南部尾端的一条小湖汊。曾经动员了两湖、两广、江浙、安徽、河南8个省的数万民工参与全国性的“农业学大寨”“兴修水利”改造自然运动,是咸宁政府修建的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于1968年12月动工,1970年10月完成,实现了洪、涝、旱、渍的综合治理,为促进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传说三国赤壁之战的时候,关羽曾经在这里屯兵,故称其为"关爷湖"。此处东连斧头湖,南抵宝塔镇,西接甘棠,北邻嘉鱼,方圆百里,土壤肥沃,降水丰富,气候湿润,水草丰美、物产丰富,可谓江南“鱼米之乡”。春天绿草如茵,蝶舞蜂鸣;夏日何叶连连,荷花玉立;金秋稻浪滚滚,瓜果飘香;银冬白雪飘洒,飞舞漫天。历史上归属于古云梦泽湿地末端的延伸,烟波浩渺,碧水连天,其形状呈三角形,当地人习惯称其为"三角湖",距城区约20公里,是鄂东南最平坦的湖区。</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因长年累月水生植物生长繁殖、死亡,大量腐化的植物残体不断堆积,与河水挟带的泥沙流入湖泊沉积湖边,形成浅滩或沉淀湖底,致使水面宽广的湖面因湖底淤积逐渐增多,淤塞而逐渐形成浅水汪汪、水草丛生的沼泽地带。湖水里除了生长着淡水鱼虾、乌龟、甲鱼、贝类、泥鳅、螺蛳等食材,还杂生着莲藕、菱角、芦苇、蒿草、水藻、红蓼、湖草等丰富的水产资源,给湖区里的渔民提供了无尽的宝贵财富。</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现在人们提到“向阳湖”,多特指“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部建立的“五七干校”所在地——“文化部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简称“向阳湖干校”。取“社员都是向阳花,人人心向毛主席 ”“葵花朵朵向太阳”之意,将“三角湖”“关爷湖”改名为向阳湖,“五七干校”也因此定名为“文化部向阳湖五七干校”。作为全国重点文物,其保护范围包括文化部五七干校校部旧址、由文化人亲手修建的、具有北京四合院风格的房屋89栋以及红旗桥、向阳桥等。主要分布在原“文化部向阳湖五七干校”所辖的9平方公里内,有五七区、窑厂区、红旗区、向阳区,总面积约78,000平方米。现归属向阳湖农场管辖。</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五七干校”则是指上世纪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各地各部门为了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反对只重视脑力劳动,强调体力劳动的重要性,集中容纳中国党政机关干部、科研文教部门的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教师等知识分子进行劳动改造、思想教育、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兴办的农场——干部学校。</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五七干校”一般选址在偏远贫困的乡村,去干校的人被称为“学员”,知识分子和干部无论资历深浅、级别高低,所有“学员”都被称为“五七战士”。不分年龄、性别按照军队编制到连、排、班。要求自食其力,出工、收工或是参加野营拉练须整队高呼口号。基本任务是从事劳动锻炼,其次是开展政治运动,清查“五一六”份子。“五七干校”由军宣队或工宣队按照军事化管理,“学员”接受全方面的锻炼。</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干部搞特殊化,脱离劳动,脱离人民,是产生修正主义的重要原因。为了避免中国的干部腐化变质,通过干部参加劳动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防止中国出修正主义的思路。</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66年5月2日,林彪给毛泽东寄了一份总后勤部给中央军委《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中提出: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军队搞生产确实是一件大事,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一)恢复了我军的老传统;(二)可以为国家开垦一批农田;(三)可以为国家提供一批粮食;(四)全生产的部队仍可进行一定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五)边疆部队搞生产,可以同发展边疆经济、建设国防结合起来,具有特殊意义。我们总的想法是:假如军队在战备时期多搞点生产,在三五年内为国家提供四五十亿斤粮食,这就等于准备好了大约七八百万人一年的军粮。这是战备的物资条件之一。</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看了林彪呈送的军委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肯定了报告中提出的五条做法和总的想法。由军队搞生产,联想到要办"大学校",并且各行各业都要办,考虑问题的思路不仅仅只限于军队生产,而是更深谋远虑。与1958年“大跃进”时期所设想的人民公社制度、1960年代初期的重提“阶级斗争”以及“反修防修”的初期思路相合成一个思想体系。</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被称为《五七指示》给林彪的信中,毛泽东要求“全国学人民解放军”,把各行各业都办成“一个大学校”,均应一业为主,“兼学军事、政治、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要求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不能让“资产阶级统治”学校。</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毛泽东1966年5月7日给林彪的信中写道:</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林彪同志:</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你在5月6日寄来的总后勤部的报告,收到了,我看这个计划是很好的。是否可以将这个报告发到各军区,请他们召集军、师两级干部在一起讨论一下,以其意见上告军委,然后报告中央取得同意,再向全军作出适当指示。请你酌定。只要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条件下,军队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即使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条件下,很可能也成为一个这样的大学校,除打仗以外,还可做各种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八年中,各个抗日根据地,我们不是这样做了吗?这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教“四清”运动;“四清”完了,随时都有群众工作可做,使军民永远打成一片。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这样,军学、军农、军工、军民这几项都可以兼起来。但要调配适当,要有主有从,农、工、民三项,一个部队只能兼一项或两项,不能同时都兼起来。这样,几百万军队所起的作用就是很大的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同样,工人也是这样,以工为主,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搞"四清",也要参加批判资产阶级。在有条件的地方,也要从事农副业生产,例如大庆油田那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农民以农为主(包括林、牧、副、渔),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也要批判资产阶级。</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凡有条件的,也要这样做。</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以上所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意见、创造发明,多年以来,很多人已经是这样做了,不过还没有普及。至于军队,已经这样做了几十年,不过现在更要有所发展罢了。</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毛泽东鲜明的举起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面大旗。明确指示各行各业均应一业为主,兼学别样,从事农副业生产,批判资产阶级。在《五七指示》中提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也要办军队式的“大学校”。这也反映了毛泽东要在全国每个基层单位开展"批判资产阶级"的思想。</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共中央在1966年5月15日批转《五七指示》时指出:“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划时代的新发展。”1966年8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全国都应该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9周年》,对《五七指示》作了进一步阐述及推广。</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68年5月7日,黑龙江省在纪念毛泽东“五七指示”发表两周年时,在庆安县柳河开办了一所农场,把大批机关干部下放劳动,命名为“五七干校”,成为中国第一个以“五七干校”命名的干校。柳河的经验材料被上报到中央后,柳河“五七干校”成为受到毛泽东肯定的典型。毛泽东于9月30日批示:“此件可在《人民日报》发表。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毛泽东警告干部不要脱离人民群众、不要当官做老爷。</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姚文元接到毛泽东的批示后,对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上报材料进行了文字上的加工修改,题目为:《柳河“五七干校”为机关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经验》,并在编者按中引述了毛泽东的有关指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按语说:毛主席关于柳河“五七干校”经验的批语,“对反修、防修,对搞好斗、批、改,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应引起我们各级革命干部和广大革命群众的高度重视。希望广大干部(除老弱病残者外),包括那些犯过错误的干部,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在下放劳动的过程中重新学习,使自己的精神面貌来一个比较彻底的革命化。在革命委员会中工作的新老革命干部,也要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分期分批下放劳动,使自己不脱离劳动人民,既当'官',又当老百姓。新干部要特别注意不要染上脱离群众、脱离劳动、一切依靠秘书、做官当老爷的剥削阶级坏作风,要保持无产阶级朝气蓬勃的革命的青春”。姚文元写好按语后,报送毛泽东审阅。毛泽东批示:“可用。”1968年10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柳河“五七”干校为机关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经验》的报道,同时刊发了姚文元写的编者按。</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全国各地为了响应毛泽东“到农村去,到广阔天地去,干一番大作为”的号令,纷纷奔赴祖国四面八方,开辟新的战场。中共中央、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及豫、赣、鄂、辽、吉、黑等18个省相继在各地陆续开办“五七干校”,党政机关、高等院校、文教科技战线的大批干部、教师、专家、文艺工作者等知识分子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参加体力劳动锻炼,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五七干校”由此而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个特定的名词。</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0多年间,在这场席卷全国的浪潮中,中央在各地先后创办“五七干校”106所,安置了10多万名下放干部、3万家属和5千名知识青年。各省直机关创办“五七干校”1497所。而各省市地县办的五七干校更是数以万计。其中,湖北省以沙洋监狱为中心的荆州地区五县的中直和省办“五七干校”规模最大, 先后达10万人左右;江西的中央办公厅干校,鲤鱼洲北大和清华干校,上海奉贤县巴金和王丹凤等人去过的干校,河南息县钱钟书夫妇等人去过的中国科学院干校因有高官和高知比较有名。而在全国各地1600多所“五七干校”中,名气指数最高的毫无疑义当属“文化部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规模之大仅次于黑龙江绥化的“柳河五七干校”。如果翻阅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7月出的《在“五七干校”的日子》,对全国各地的五七干校会增加些概略感性的了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化部于1969年3月至1974年12月创办咸宁“五七干校”,聚集了大批文化大师巨匠。人数之多,密度之高,名气之大,在世界文化史上十分罕见。文化部机关、中国文联和作协、故宫博物院和荣宝斋等原中央文化部所属的26个部门和文艺团体的文化部高级领导干部、著名作家、翻译家、出版家、艺术家、国家级文博专家、画家、学者、电影工作者及其家属6000余人,分3批先后下放到“文化部向阳湖五七干校”分设的5个大队、26个连队,分散居住在王六嘴外、红旗山、向阳桥、王家寨水库、“五七”桥、红旗桥、奶牛场……等地,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边学习边生产,参加脱坯烧砖、建房修墙、浦路修桥、围湖造田、开荒造地、割麦插秧、牧牛种地、养猪放鸭、拉车掏粪等劳动锻炼,短则一年,长则5年。亲临三大革命第一线,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开始了自给自足的新生活。</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刚刚参加劳动时,他们的手上时常冒出水泡、血泡,后来长满厚厚的了老茧,肩膀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从外到内潜移默化的接受改变,不断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思想感情,受到广大贫下中农的热烈欢迎,他们的生活和劳动也得到了当地农民的热心帮助。在“文化部向阳湖五七干校”,处处都留下了文化人的足迹,他们与当地老百姓一起筑堤6500米、造田2000多亩、开发湖田上万亩、盖房1475间,还建立了档案馆、医院、机修厂、碾米厂、砖瓦厂、煤窑、石灰窑、渔业队等。</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如此之多的文化名人在特定历史时期集中咸宁向阳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极为罕见,咸宁对这份独一无二、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按照“文史农旅”相结合的思路,保持学术中立态度,搞好保护和开发工作。从不同视角对“五七”干校相关历史文献和实物“不虚美,不隐恶”,进行收集、整理、保存,以不断更新的解读,诠释着“五七干校”这段不可再生文物的特殊价值。</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咸宁以“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为主线,辐射到向阳湖奶牛场及周边地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规划兴建三个旧址保护区(五七区、红旗区和向阳区)、十个新项目(文化名人事迹陈列馆、文化碑廊、文化广场、满眼风光亭、青少年野营活动基地、文化娱乐休闲中心、鄂南民俗馆、垂钓中心、鸭棚荷风亭、水上游乐中心)、六条道路(向阳大道、五七路、长堤路、湖心路、向阳路、红旗路)。</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五七干校”四大队的旧址“王六嘴”,有李季、孟超、张光年、韦君宜等人住过的红砖平房,在向阳湖截流河上,还有“五七干校”“学员”建造的“五七桥”、“向阳桥”、“红旗桥”,如今已成为仍在使用的交通要道,建造的房子已成为“经典建筑”。......</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五七桥”位于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奶牛良种场,修建于1970年,横跨“五七”干渠,为6孔石拱桥;上游紧挨桥身两孔之间处立有水泥石柱,正对水流方向为三角形,可减轻水流的冲击力;桥长32.5米,桥高3.4米,桥宽4.4米;设计载重为13吨。</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向阳湖名人旧居”已迁出居民,挂牌保护,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翻修。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镇甘棠村祝家垴8组是“向阳湖名人旧居”群落之一,“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核心区,是向阳湖14、15、16连队的居住区,也是6000文化名人旧址最集中、保护最好的营房。这里留有"五七战士"亲手所建的红砖红瓦平房17栋,历经40多年的风雨剥蚀,墙体结构依然完好,其坚固性、耐用性,明显优于当地民居。据说这些砖瓦的烧制技术,是由故宫琉璃瓦厂的老师傅手把手指导传授的,搅泥机、压瓦机等设备由北京故宫琉璃瓦厂调运过来。</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化部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总部旧址大铁门上铸有“五七干校”四个大字,院内设有展览馆。对旧址进行翻修,兴建“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展览厅”,是咸宁市向阳湖保护“一个总体规划,一条公路,一座名人博物馆,一个核心区,一个现代农村示范园”的“五个一”工程的一部分。投资规整废弃多年的干校,修缮倒塌的房屋,清理当年的劳动工具,把它建成了“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展览厅”,使之成为一种精神的传播基地。</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展览厅”陈列记录了6000多位"五七战士"——文化名人在向阳湖劳动和生活的珍贵照片。布展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图片、实物和文字资料展示,系统、全面地记叙了“文化部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产生、发展到被取消的全过程。还原了当年的历史事件,再现了当年“五七战士”艰苦创业的生活场景,了解了当年生产劳动、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从中挖掘提炼出为后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化部“五七干校”不仅有丁玲,郭小川、吴雪这些文化名流,而且还有我党建党初期的老革命家冯雪峰、赵辛初等一大批中国共产党的老干部。在展览馆的展板上看到冰心、臧克家等人捐赠的在干校时期的用品图片,看到冯牧当年身穿破棉袄放鸭子的图片,看到张光年披戴蓑衣在劳动的图片,还有赵辛初当年饲养过的耕牛遗角等珍贵实物展品的图片。赵辛初同志时任文化部副部长,曾任湖北省委书记。</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资料栏里还清晰的记载着“下放单位”和“五七干校部分学员名单”。下放单位有:文化部、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联、国家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荣宝斋、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中国电影公司、新华书店总店等单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化部领导:李琦、赵辛初、徐光霄,周巍峙、司徒慧敏、吴雪、仲秋元、马彦祥等;</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作家:沈从文、冯雪峰、冰心、楼适夷、张天翼、孟超、陈白尘、萧乾、郭小川、李季、臧克家、张光年、严文井、韦君宜、牛汉、绿原等;</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评论家:侯金镜、冯牧、许觉民、阎纲等;</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翻译家:金人、孙用、纳训、赵少侯、刘辽逸、文洁若、许磊然、陈羽纶、孙绳武、蒋路等;</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画家:邵宇、邹雅、刘继卣、冯忠莲、李平凡、秦岭云、卢光照、许麟庐、张世简、林锴、张立辰、张广、徐希、范曾等;</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书法家:李长路、刘炳森、谢冰岩、佟韦、王景芬等;</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出版家:陈翰伯、王子野、金灿然、史枚、陈原、王益、王仿子、丁树奇、范用、宋木文、刘杲、薛德震、陈早春、杨德炎等;</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博专家:吴仲超、唐兰、单士元、王冶秋、龙潜、刘九庵、耿宝昌、徐邦达、史树青、王世襄、罗哲文、谢辰生、吕济民、杨伯达、胡继高等;</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学者:宋云彬、杨伯峻、马非百、赵守俨、陈迩冬、王利器、顾学颉、傅振伦、程代熙、林辰、周汝昌、周绍良、金冲及、王士菁、傅璇琮等;</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编辑家:郑效洵、张惠卿、李侃、江秉祥、崔道怡、何启治等;</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电影工作者,如唐瑜、洪臧、季洪、丁达明、胡健、韩生义、石梅音、王君壮、楼青兰、刘建中、康玉洁、徐真、陈宝国等;</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图书发行家,如汪轶千、郑士德、杜克等;</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化部办有“五七干校”多处,但其他干校文化名人聚集的规模均不如向阳湖大。浩浩荡荡的文化大军纷纷汇集咸宁,使“文化部向阳湖五七干校”成为千余所干校中聚集知识分子和文化名人最多,文化资源最丰富、最集中的干校,可谓是文化大师的集中地。社会经济地位处于不同阶层、精神文化需求处于不同层次的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互相理解相互沟通的。久居大都市的现当代名人名家,初来乍到,对江南水乡有着强烈的新鲜感。多年过去后回忆起来,似乎找到乾隆皇帝下江南般的快意。因此而演绎出许多鲜为人知、可歌可泣的轶闻趣事。</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那段时期的生产与生活虽然特别艰苦,江南水沼地吸血的蚂蟥和蚊子以及堤埂泥路里扎人的野菱角更是防不胜防。满腹经纶的现当代名人名家来到向阳湖后,顶烈日斗严寒,饱经风霜经受磨练,始终乐观积极向上,从未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仍不忘记录历史,借诗抒怀,为时代而歌。文笔飞扬的记载了在咸宁“五七干校”的艰苦岁月和难忘经历。留下了2000多篇讴歌咸宁山水和咸宁人民劳动生活的回忆录或散文随笔、诗歌等形式的文艺作品以及上千幅关于向阳湖的不朽画作等,客观真实的记录了咸宁“五七干校”生活,并与当地百姓民众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成为文化人永远绕不开的文化心结,成为一座沉积的文化金矿,形成了独特的“向阳湖文化”,这些触动心灵深处让人印象深刻的宏篇巨画不朽之作,见证了中国一个特殊时代的历史变迁,成为中国文学艺术宝贵财富中极为难能可贵的一部分。古老而年轻的向阳湖因此而备受世人关注瞩目,“文化部向阳湖五七干校”那段时光也因此而泛起了别样的光辉。</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郭小川写有江南林区三唱《楠竹歌》《花纹歌》《欢乐歌》,发表在1977年2月的《诗刊》。《在长江边上五七路》这首诗中写道“我们剧烈跳动的心,——这整个肌体的中心枢纽,直通着伟大祖国的心脏,——北京街头。”</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牛汉被冯雪峰在泥泞地里劳动的身影所感动,一挥而就写有《半棵树》: “半棵树仍然直直地挺立着/长满了青青的枝叶/半棵树/还是一整棵树那样高/还是一整棵树那样伟岸。”</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沈从文凭记忆整理了60多万字的拓荒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触景生情写有组诗《大湖景诗草》“茫茫大湖畔,野竹丛杂生,本是蛟龙窟,人多执杖行”。他写诗人李季--“连长还兼司务长,久停诗笔抓思想。同争改造勤学习,真理永远贴心上”。</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臧克家1972年因病从干校返京,1978年3月出版诗集《忆向阳》。在诗集的序里描述:“向阳湖,是一个年代久远的荒湖,面积宽广,茅草丛生。野鸟在上面安家,獐子在里边落户。泥浆混浊,青天也印不上个清亮的影子。四面一片荒野,栽不到一株树。”他描写与当地农民的情谊:“喧宾竟夺主,让我住上房。一见推心肺,语少情汪洋。劳动是我师,亲手教插秧。寒夜归来晚,烫脚留热汤。手捧一盆火,暖身暖心肠。佳节送瓜果,身如在故乡”。</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著名出版家陈原先生1997年在“忆向阳”的题词,对干校生活的总体评价:“六千人的汗水、泪水,苦恼和忧虑,还有一点希望,汇成向阳湖。”</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著名诗人柳忠秧在长诗《向阳湖的历史天空》写道:“聚合离散,星移斗转,/ “文明的祭园”诉说着一幕幕人间悲欢。/一湖血泪,一湖青史,一湖诗篇,/小舟自横,细雨徐来,几多沧桑,几许悲鸣。/岁月为向阳湖留下一串串不屈的身影,/时空为向阳湖定格一串串光辉的心灵。”</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单士元1907年生于北京,1924年底溥仪出宫后任“清室善后委员会”书记员,故宫博物院成立后,从研究员到副院长。90岁那年题词:“向阳甘棠,桂香满天,灵芝铺地,如入仙境。每一念及,令人神往。”</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旧社会”过来的高知王世襄,之前在国家文物局工作。来到“向阳湖”后,插秧、种菜,放养家禽家畜,什么活都干。面对艰苦的生活工作环境“受而无怨”“豁达乐观”。王世襄写放牛:“日斜归牧且从容,缓步长堤任好风,我学村童君莫笑,倒骑牛背剥莲蓬。”好像归隐田园般美好。他在《观鱼诗》里写道:“春搴兰草秋芝草,朝啖团鱼暮鳜鱼,日日逍遥无一事,咸宁虽好却愁予。”在寄给下放在天津团泊洼文化部干校的夫人袁荃猷的信里,表露出压抑不住的“闲愁”。从《畦边偶成》中状物言志,寄寓坚忍:“风雨摧园蔬,根出茎半死。昂首犹作花,誓结丰硕子。”</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美术家朱宣咸以自己亲身经历创作的木刻版画作品《五七干校的夜读》,非常形象、生动、典型地记录了“五七干校”这一历史史实。</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画家张广劳动之余与水牛为伴,绘出了百余张水牛素描,使得“张广画牛”名满画坛。</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杨绛在《干校六记》中的《学圃记闲》《凿井记劳》里对干校的工作有过真诚与清醒的描述:不太艰苦,就是单调,或者是担尿挑粪等知识分子从来不会主动接触的劳动。</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张光年(光未然)写有“干校蒙难纪实”《向阳日记》。著名剧作家陈白尘写有纪录向阳湖放鸭等经历的《牛棚日记》。冰心来到向阳湖时已是70岁高龄,她与臧克家、张天翼轮流看守菜地;原文化部副部长赵辛初在这里做放牛倌,与牧童为伴;萧乾在这里的主要任务是挑粪浇地……著名演员陈宝国随父亲(电影局干部)来到向阳湖,并在咸宁读书三年,高一离开咸宁。</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廖咏絮在央视纪录片《大师的背影·向阳湖畔》拍摄纪实中写道:随机采访到了人群中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大爷,居然对当年“二十五连”下放的一些过往记忆犹新,能清楚地说出当时连队医生的名字,也还记得当时在农民中流传一时关于干校干部的民谣:“穿得破,吃得好,一人一块大金表。”因为这些高资“五七战士”,而是保留工资待遇来“劳动锻炼”的,与靠天吃饭的农民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咸宁百姓口中流传的顺口溜“身穿破棉袄,手戴大金表,走路拄拐棍,三步两跌倒”则真实的反映了名人名家们当时的工作生活状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人民日报》刊发社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1972年4月24日),要求正确执行党的干部政策,大批老干部和专家教授返城,五七干校也渐趋衰落、冷清,只有极少部分人滞留,大多数地方把“五七干校”当作让干部轮流劳动、学习的场所。当全国掀起“批林批孔”、“批儒评法”、“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评《水浒》”运动时,各地的“五七干校”则应时事政治运动需要,成为办学习班的场地,平时则只有看守房舍和农具的留守人员。1979年2月7日国务院发出《 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地“五七干校”从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宣告正式撤销。“文化部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解散,数千文化名人先后相继离开向阳湖。</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随着时间流逝,文人们亲手烧砖盖建的房屋早已被空置,唯有墙头标语宣传栏依然醒目保存完好。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年留下的:“为人民服务”“五七精神”等宣传标语。从每间房屋门前挂着的标识可以看到“冯雪峰”“陈白尘”“张天冀”“郭小川”“严文井”“ 萧乾”“牛汉”“冯牧”等名人的名字,可以推断想象出他们曾经居住生活在一起,满怀豪情不畏艰难战天斗地的情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化部向阳湖五七干校”那段难以忘记的时光与“向阳湖文化”,记录了1969年至1974年间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段人生艰辛历程,成为共和国不可忘却的特殊历史。随着历史沉淀,社会不断进步向前发展,必将历久弥新,碰撞出新的火花,有着别具一格的文化传承,产生出不同凡响的特殊效应。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必然会弥补当代中国社会史、文化史、文学史的一段空白。</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是特殊时代的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意义。向阳湖见证了历史变迁,见证了几代人的成长,见证了向阳湖厚重的历史与深刻的文化底蕴,见证了咸宁人民从鱼米之乡到现代化创新不断奋进的铿锵步伐。</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98年,咸宁市正式立项建设“中国向阳湖文化村”。2001年湖北省教育厅批准"向阳湖文化研究"为重点科研课题。2002年省政府将“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列为第四批湖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向阳湖文化"被国家档案局列为抢救项目。中国文学编年史当代卷重点介绍了"向阳湖文化"。2007年"向阳湖文学"被省作协列入"文学湖北"实施工程。2008年省社科院成立了"向阳湖文化研究"专题课题组。2011年我国第一套系统研究“五七干校”丛书--向阳湖文化丛书7本,计300余万字编辑出版。2013年3月5日,国务院批准将“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第一家被列为国家级文保的“五七干校”。</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时代车轮滚滚向前,历史已经翻过了厚重的一页,每个时代都打下了自己的烙印。“文化部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已成为咸宁旅游景点之一。“五七战士”烧砖的窑洞、修建的房屋、构建连接生活区与湖田的桥梁,还有“五七战士”走过的田间小路,开垦的荒坡湖田以及“五七战士”亲手烧制的一砖一瓦,种植的一草一木......许多旅游者慕名前往,从点滴细微处去搜寻挖掘那还未走远逝去的记忆,寻找历史车轮碾过的文化履痕。</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向阳湖“五七干校”早已成为并不遥远的值得回忆记录的历史时代符号。面对历史,有回忆,有思索。回望历史,有审视,有展望。品味历史,启迪后人,向阳湖这块地灵人杰美丽富饶的地方,随着祖国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改变,已走出中国,走向国际,将实现“以水为脉、以路为枝、以绿为纲、以文为魂”的空间概念。建成全国湿地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示范点,候鸟重要栖息地和物种基因库,维护长江水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节点。</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一湖碧水的向阳湖,领略水的壮观,感受水的力量,感受水的灵性,感受水的沉重坚韧,感受作为一名普通咸宁人对一切过往的包容恩泽和对美好生活的幸福期盼。不管时事如何变迁,历史永远都将客观存在。新时代依然需要“向阳精神”,向阳湖——定会成为咸宁人民永远的骄傲。</span></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