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老物件 一个时代的记忆

西窗剪烛

<h3>  任何时代都会留下印记。一个家都是一段历史,一样物件都有一个故事。前一段时间,老家一套住了二三十年的老房子准备处理。因后期居住不多,一直处于半空置状态,基本保持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原样。妻子事先清理过几次,说有用的东西基本都拿走了,剩下的杂物你再拾掇拾掇,没用的扔了。我遵嘱一拾掇,竟发现这些杂物中,许多老物件挺令人留恋,有的还挺“宝贝”呢。 </h3> <h3>  看到上图,年龄大些的都认识:手工布鞋、布鞋底,八十年代之前出生的人都穿用过。中国人几千年来都这样做鞋穿鞋,只是现在再也看不到了。做这鞋非常讲究,先要做鞋底,做鞋底就要“糊骨子”,即用碎布、面糊拼接糊成平整的5层布骨,再经太阳晒干,晒干后照鞋样剪鞋底,鞋底要用5层布骨叠加而成,总共有25层布。布骨固定后再纳鞋底,需粗针、棉线、针箍,那真是千针万线、千辛万苦。旧时妇女从青丝到白发,一生不知要纳多少鞋底、做多少鞋,正可谓:慈母手中线,游子脚上鞋。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h3> <h3>  这种手工毛线衣、编织针和毛线现在已很少见,大家基本都穿机织的毛衣了。可过去那是妇女的必备技能,如能织各种花式、款色的毛衣是被人推崇和高看的,甚至一件漂亮的手工毛衣能成为女孩子送给男孩子的定情物。据说,现在手编毛衣有所回潮,说手编毛衣更能满足自我审美需求,而且既动手又动脑可预防老年痴呆。</h3> <p class="ql-block">  这是七十年代“三大件”之一的缝纫机,是当时每个家庭都追求的目标。那时普遍三四十元工资,过日子必须精打细算,衣服破了都要缝补后再穿。有一台缝纫机,缝缝补补自己解决,甚至可以用它自己做衣服。减少了支出,就等于给自己增加了工资。都说,穿衣是一个人的脸面。那个年代,一台缝纫机撑起了一个家庭的脸面。</p> <h3> 随着空调的普及,电扇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像这种小微风扇更是不见踪影,然而八十年代这种微扇却是风靡南京。那时住浦口职工宿舍,暑天最难熬,每天深夜一二点也睡不下,早上醒来草蓆上一滩汗水。那年夏天,获发明专利的亚美牌微风扇(右边的那个)出来了,这可救了大驾,宿舍里每人床上一台微风扇,微风不断伴入眠,从此“苦夏”不再苦。</h3> <h3>  图中的松下彩电和上菱冰箱都应是家电中的老寿星了,均购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已近30年。那时这两样家电可都是时髦紧俏商品,必须凭券托人才能买到。至今冰箱运转正常,制冷效果仍较好,不结霜。电视机图像清晰。从这两样家电可以看到当时日本货大举进入中国的影子。可喜的是现在国产家电已迎头赶上,新屋中已购置了外型美观、质量上乘的国产彩电、冰箱。</h3> <h3>  七十年代初,在农村插队时当民办教师,很想有块表计时。但当时月工资仅21元,而最热门的上海牌手表价格120元,要买实在不容易。后来攒了两年钱,家里又资助一点,终于如愿买了第一块上海表,当时那激动的心情就如现在买了一辆汽车。我试着紧了一下发条,这两块七八十年代买的上海牌和宝石花牌手表现在仍运转正常。</h3> <h3>  这三台相机都是胶卷相机,在如今数码时代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其购买过程仍令人难忘。八十年代,相机很少,个人也想有个相机玩玩。一日,看到报纸广告,一款海欧135相机仅几十元。几名同事一鼓动,便集体购买了几台,也算圆了相机梦。九十年代,国产相机还有几家,较突出的是凤凰相机。总想有个单反,贵的买不起,就花几百元买了个凤凰单反。2000年后,为便于外出旅游,也想有个名牌,便买了台奥林巴斯一体机。然而没过几年,数码机兴起,胶卷机再无用场。这三台机记录了一名业余摄影爱好者烧钱的“血泪史”。相机多年来一直存放在老屋,如何处理却成了难题。</h3> <h3>  这是一个樟木箱,是八十年代一名亲戚从近千公里外的江西赣州一路带回来的。樟木箱防虫蛀,过去很受推崇。那时一件衣服都要穿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只有好料子的衣服才有资格放入箱内。然而,面对如今日新月异的着装行情,“压箱底”的衣装习惯与现代观念已格格不入,樟木箱在现在的家中已难有立足之地了。</h3> <h3> 过去中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物资供应不足,任何物品都要凭票证定量供应,票证主要有粮油本、粮票、油票、布票,另还有煤券、糖券、烟券、酒券、华侨券等数十种购物券。这次老家清理,找到了八九十年代前一直使用的城市粮油供应本和一些粮票、油票,并晒出来让年轻人开开眼,从而更珍惜现在物质丰富的幸福日子。</h3> <h3>  此物学名痰盂,实为过去家庭的重要洁具,年轻人结婚成家都要置办一对。我儿子幼时就是坐着痰盂长大的。随着家庭卫生设施的改善,这种痰盂已很少见,幼儿大小便也有了更舒适便利的坐便椅。痰盂,就像马桶一样,已随着生活的进步而被淘汰。</h3> <h3>  七八十年代经济不宽裕,买东西时都喜欢斤斤计较。因此许多人家都备有一杆秤,上菜场还携带一种弹簧秤,防备被短斤少两。如今普遍使用电子秤,经济宽了人们心也宽了,这种中国人延用了数千年的木杆砣秤已不多见了。</h3> <h3> 这东西年轻人可能都不认识,它叫应急灯。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经常停电,一停就是半天、一天甚至更长。这种应急灯便应运而生,有电时充足电备用,停电了用来照明,还兼有警报、远光功能,那个年代十分管用,几乎家家必备。只可惜由于长期不用,蓄电池充不进电,已失去使用功能。</h3> <p>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年轻时在石油勘探队,哪有石油哪是家,队伍驻地多在荒郊野外,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理发这种小事也成为“头”等难事。当时队上一老一少两位王姓师傅,主动揽起义务为全队职工理发的“闲事”,用的就是这样一套手动老式理发推剪,从此队上一百几十号人理发不再出队。后来我虽调离勘探队,但却一辈子记住了这两位师傅。儿子出生后,头发长了也要理,我就想效法队上,自己动手。正好一亲戚有这一套闲置理发工具,我就全套接收过来,幼时的儿子就成了我学理发的“试验品”。但由于仅一名“顾客”,实践偏少,理发技术提高不大,往往剪得凹凸不平,没有美感。好在儿子小不懂美,总能糊弄过去。后来儿子上了小学,渐渐有了美的意识,坚决不肯在家剪,我也就此“失业”,这套工具也一直闲置家中。现在市面上理发推剪都换成了电动的,这种老式理发工具已经不见。但是作为陪同儿子成长的见证,我还是好好收藏起来。</p> <h3>  这玩艺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最熟悉了,叫小霸王学习机,是小霸王公司八十年代末开发的一种儿童电子助学机器,当时可谓风靡全国,小学生几乎人手一台。小霸王老板段永平也因此赚到人生第一桶金,而后在此基础又创办了步步高,其后更是分立出两个全国销量前三的手机公司:OPPO和ViVO。看到小霸王的第一代产品,联想到现在的发展,更感叹人生的无限。</h3> <h3>  这是我们八九十年代主要阅读的几本杂志。文革后,长期压抑的中国文坛喷发而出,一大批优秀作品陆续面世,大都由《人民文学》刊载的。那时《文化与生活》《八小时以外》《科学与生活》《家庭》《青年一代》等杂志贴近生活、讲求品味,很受年轻人和女同志欢迎。现在市面上有些杂志已看不到,见到旧本尤觉珍贵。</h3> <h3>  算盘有三千多年历史,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那时小学都设有珠算课,现在也不知有无此课程了,但我觉得作为传承还是应该开设的。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长期用于财务的算盘完全为计算机、计算器所取代。从事财务工作近四十年的妻子一直遗憾没有留一个算盘纪念,这次整理杂物找到一把小算盘,虽没有老算盘珍贵,但也足以弥补缺憾了。</h3> <h3> 这组《西游记》师徒瓷人大概是1986年买的,当时正值86版《西游记》开播,接近上学的儿子看后,每天在家舞枪弄棒学猴样。他的爷爷出差无锡,就带回了这4个师徒瓷人玩具。儿子如获至宝,一直保存至今。</h3> <h3> 这种洋河曲酒市面上已经看不到了,然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却是紧俏商品。洋河酒真正的品牌是洋河大曲,清代就是御品,“蓝”系列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这种曲酒相当于现在的“海之蓝”。八十年代月工资几十元,低档酒一瓶几毛、一块多,高档的如茅台要七八元,还要华侨券,像这种三四元一瓶的洋河曲酒比较适中,也最紧销,需找“关系”托人买。本人不善酒,但老岳父好酒,来都要喝几瓶,因而洋河曲酒都要常备。后来老洋河没人喝了,但还余了几瓶,大多烧菜时做料酒用了,谁知清理时竟找出一瓶“漏网”的。这陈年洋河老酒虽然瓶盖都锈蚀了,但仍能感受到一种透瓶的香味,令人回味无穷,就留作纪念吧。</h3> <h3>  这台收录机也是购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属于“三转一响”中的“一响”。有了收录机,就可以买新磁带,听自己喜欢的歌,业余生活丰富不少。那时喜欢听邓丽君、小虎队、李谷一等人的歌以及相声等,也录了些儿子小时的唱歌。只是这台常州产星球收录机质量较差,已完全无法运转,只能留点磁带做纪念了。</h3> <h3>  这东西上点年纪的都认识,我们叫汤壶,有的地方叫汤婆或暖壶,冬天用来取暖的,是我继承老家的唯一老物件,铜质的。我自小就用,很可能是解放前的。小时,冬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将汤壶灌满开水,然后放上铜钱大的活塞内盖,再盖上并拧紧外盖,并用毛巾裹上,防止烫伤。最后将汤壶从被头慢慢推至被尾,整个被窝就热了。睡觉时,脚抵着汤壶,再冷的寒天也不惧了。汤壶,始终保留着老家的温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