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遇见最美的时光【品味书香第七期】——海口市长滨小学教师读书交流

海口长滨🍀邓之富

<h3>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h3><h3>思想是导游者,</h3><h3>没有导游者,</h3><h3>一切都会停止,</h3><h3>目标会丧失,</h3><h3>力量也会化为乌有。</h3><h3> ——歌德<br></h3><h3>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h3><h3>建立起自己的思想。</h3><h3> ——鲁巴金</h3> <h3>读书,也有仪式感</h3><h3>——【读书宣言】——</h3><h3><br></h3><h3>我读书,我快乐</h3><h3>我读书,我成长</h3><h3><br></h3><h3>点亮阅读之灯</h3><h3>开启智慧之门</h3><h3><br></h3><h3>做学生读书的点灯人</h3><h3>做学生心灵的领路人</h3><h3><br></h3><h3>最美长滨人</h3><h3>从每一天读书开始</h3><h3><br></h3><h3>读高雅书</h3><h3>做高尚人</h3><h3><br></h3><h3>让书香充满校园</h3><h3>思想因书香而充盈</h3><h3><br></h3><h3>让阅读成为习惯</h3><h3>生命因阅读而精彩</h3><h3><br></h3><h3>最美长滨人</h3><h3>手中有书,心中有爱,眼中有学生</h3> <h3> 《课堂创意管理实用技巧》这本书涵盖课堂常规、学生学习问题、学生行为问题、学生心理问题、后进学生管理五大方面,助力ー线教师轻松应对课堂管理问题。</h3><h3> 50多个管理技巧,好学易懂,每一个管理技巧从情景回顾、管理过程、技巧提炼、迁移运用和教育感悟五个方面进行呈现与详解,注重实操性和可复制性。反对强管硬控,强调创意管理、积极引导,教给一线教师课堂管理的智慧和应对机智。</h3><h3> 紧贴课堂教学实际,针对课堂管理中比较典型的棘手问题给出破解之道,让课堂成为成长的土壤,而不是烦恼之源。突出工具性与实用性,一线教师案头必备。</h3><h3> 课堂是教师成长的第一土壤,针对很多一线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课堂管理能力不足的现状,特级教师董一菲与团队成员从课堂常规、学生学习问题、学生行为问题、学生心理问题、后进学生管理五个方面,分享了50多个应对课堂管理棘手问题的破解之道,教给一线教师课堂管理的创意智慧和应对机智。</h3><h3> 每一个管理技巧,紧贴课堂教学实际,从情景回顾、管理过程、技巧提炼、迁移运用和教育感悟五个方面进行呈现与详解,注重实操性和可复制生,好学易,助力ー线教师成长在课堂、使课学成为成长的士壤,而不是烦恼之源。</h3> <h3>第二章 学生学习问题之管理技巧</h3><h3>1.唤醒小组潜能,知之好之乐之 </h3><h3>——应对课堂中的小组合作低效</h3><h3>2.巧妙联系,让语文课堂焕发生机 </h3><h3>——应对课堂中缺乏共鸣</h3><h3>3.巧设情境,激励成长 </h3><h3> ——应对课堂中学生学习动力不足</h3><h3><br></h3><h3>常见的小组合作类型:</h3><h3>1、“常规型”。即根据学生座位就近组成学习小组。</h3><h3>2、“小群体”型。在学生自发的人际关系基础上,会产生非正式群体——小群体,小群体中的成员之间有共同的行为模式,有较强的凝聚力。</h3><h3>3、智能协作型。我们根据课堂学习任务,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差异性这个角度,还可以把合作学习小组分成以下几种类型:</h3><h3>(1)交叉合作。当学习目标较难达成,而且对全体学生都有学习要求的时候,我们运用交叉合作的分组方法,学习好的学生对学习困难学生给予帮助。</h3><h3>(2)同等生合作。A:“优——优”合作。由于优生的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因而他们能够适应并且也喜欢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通过这种合作,能够使他们得到跨越式的发展。B:“差——差”合作。如果教师不加辨别地单一地使用“交叉合作”的话,容易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扼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降低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完成某些学习任务的时候,让学习困难的学生互相合作,由于基础相同,他们反而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使他们得到提高。</h3> <h3>  《课堂创意管理使用技巧》与之前的“教学钩子”那本稍有不同,第一本有操作技巧步骤,例子相对简略。这一本每一个管理技巧都有这六个板块组成:问题导入——情景回顾——管理过程——技巧提炼——迁移运用——教育感悟。有详细的案例,有总结,更有文采。老师们也写教学反思,如果也这样写,先叙述故事,再讲授感悟,也很好! 建议大家抽空也读读,肯定有收获。</h3><h3> 例子:那天,教到《江南》这首诗,到了朗读环节,感觉学生状态低迷,提不起兴趣。自己也感觉这诗句没有朗朗上口,反而有些拗口。单纯的指导读,自己有黔驴技穷。可能少了趣。又正好要教“东西”,“南北”这两对反义词。诗歌的情感是通过鱼欢畅地游,来体现作者的开心。学生正好不在状态,就设置情境,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吧。于是,我说每个组就是一片大大的莲叶莲叶(莲叶变成方的了!哈哈哈)谁来当鱼,在莲叶下面畅快地游一游呀?好多学生纷纷举手。接着,其他同学当念诗句,“鱼儿们”根据意思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又到南,一会儿游到北。在活动中,在学生的欢笑声中,学生读书时就有了一点点意思,有了兴趣。也应该明白是意思相反的词,并且对诗歌的情感也有了理解。</h3> <h3><h3>读书感悟:</h3><h3> 投入课堂,根据当时情境,调整教学环节与策略。但这得多难。只能在课外备课时多细致些,平时多读书、学习才行。就像这本《课堂创意管理技巧》。 </h3></h3><h3> “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的空间交给学生,把说的机会留给学生,把练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找到自信和快乐,学生不但能获得智慧的启迪,更能得到愉悦的体验。这样的课堂上,有智慧碰撞迸溅的灵感火花,有相互交流产生的思维飞跃,更有体验探索带来的心灵愉悦。”</h3> <h3>  这本书里讲的多是语文课堂教学,我是教数学的,我在看书时,要努力把书中讲的转化为“数学课堂”,寻找到语文与数学课堂的共性。</h3><h3> 每个技巧是独立的,零碎的,我每看一个技巧的介绍后,都努力去思考其背后的本质——支撑这个技巧的理论是什么?</h3><h3> 本书的第二章是“学生学习问题之管理技巧”,什么是学习问题,通章看完后,我自己理解是:这章是告诉我们在课堂里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结合书里的介绍及联系自己教学的感悟,下面和大家分享在课堂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的几点想法。</h3> <h3>  老师不论你掌握多高的技巧,在课堂中要想正确引导学生学习,首先你要对这节课要输出的知识点做到了然于胸,这节课要解决的是什么知识点,学生要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是什么,要用哪些练习题进行针对练习巩固等等。也就是说,老师课前不把课备到位,一切技巧都是空谈。</h3><h3> 这不是一句空话。一个老师走进课堂,只是想着如何把知识传授完,漠视学生的感受或是不在乎学生的感受,那么这老师教学的状态总是以自己为主,与学生永远隔着一层膜。往往很多时候老师抱怨学生笨、抱怨学生不积极回答问题,都是老师心中只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物”。如果老师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去对待,常想,如果我是学生,会是怎么想的?这样的老师,他的课堂不会差去哪里! </h3><h3> 师者有一颗仁爱之心,爱学生,在乎学生的感受,那么在就会经常反思课堂的不足,进而改进,技巧自然而然就出来了。</h3> <h3>  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的空间交给学生,把说的机会留给学生,把练的方法教给学生。 我觉得整章书里,这句话最好。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的主角交还给学生,课堂不是老师的表演。老师首先把课堂的知识点弄清楚,然后想:我该怎么设计教学活动去引导学生学。这过程学生会懂吗?如果不懂,我该如何给学生铺个“垫脚石”;如何让学生感兴趣;如何鼓励学生?等等 常想,自然会想到很多技巧,并去运用,就能熟能生巧。</h3><h3> 学生课堂学习需要老师在课堂里进行引导,这是主要的。我觉得教师对课堂行为习惯的要求也是不可忽视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些要求如:举手发言、学会倾听、给发言好的学生给予鼓励等行为。教师要明确给学生提出,并长期训练、长期强调,还要设立相应的鼓励,鼓励学生都往这些方面去努力。如:每周表扬一次在课堂里乐于分享观点的学生。给学生盖个红花印章,并告诉学生家长他的孩子在这周的课堂里最积极回答问题,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还有表扬会倾听的学生等等。老师长期这样做,那么学生就会养成参与课堂学习的好习惯。</h3> <h3> 朱子读书法</h3><h3> 朱熹的弟子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六条"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有内在的逻辑,是一个完整的读书、求学、进业的程序和步骤。" </h3><h3> 循序渐进读书,朱熹主张要循序渐进。它包含三个意思:第一,读书要按一定的次序,不要颠倒。 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正好符合人类认识的规律。人类认识客观事物总要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第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切实遵守它,即量力性原则。从心理学的角度,每个人的能力是有差别的,不仅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水平有差异,而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个人的能力水平也是不同的。所以,应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制定学习计划。第三,读书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综上所述,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有利于让知识结构层次化,也符合心理学中"认识材料的系列位置影响记忆效果,材料的顺序对记忆效果有重要作用" 。</h3><h3> 熟读精思读书还有巩固性原则,即既要熟读成诵,又能精于思考。有些人读书"所以记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 。他提出,熟读的要求是"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为此,他主张读书要能成诵,强调读书必要读足一定的遍数,即使已能成诵,但若遍数不够,仍要读够遍数。"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熟读的目的是为了精思。朱熹提出精思的要求是"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对于精思的方法,朱熹提出了"无疑--有疑--解疑"的过程。这里所说的从无疑到有疑再到解疑的过程,即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无论是发现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是精心思考的结果。 </h3><h3> 虚心涵泳,虚心涵泳包含有读书的客观性原则。读书方法具体包括两方面的涵义。所谓"虚心",是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精心思虑,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不要先入为主,牵强附会。读书中发现了疑问,"众说分纭",也应虚心静虑,切勿匆忙决定取舍。所谓"涵泳",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他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h3><h3> 切己体察,切己体察包含有读书的结合实际原则。朱熹强调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必须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他说:"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他竭力反对只向书本上求义理,而不"体之于身"的读书方法,认为这样即使是"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也无益于学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h3><h3> 着紧用力,着紧用力包含有读书的积极性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必须抓紧实践,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其二,必须抖擞精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为此,朱熹把读书形象又深刻地比喻为救火治病、撑上水船和破釜沉舟。认为读书应该具有犹如救火治病那样的紧迫感,具有撑上水船那样不进则退的顽强作风和破釜沉舟那样的勇往直前的精神。</h3><h3> 居敬持志,居敬持志既是朱熹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他最重要的读书法。他指出,"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所谓"居敬",敬,恭敬,就是读书时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 所谓"持志"是要坚定志向。朱熹说:"立志不定,如何读书?"要立定学圣贤之道、修身复性的志向,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h3><h3> 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六条均反映了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具有深刻的借鉴价值。 它是朱熹一生刻苦治学,五十载辛勤执教的切身体验和实践经验总结。 朱子读书法是我国古代最系统的读书法,是集古代读书法之大成,值得我们教师认真研究和参考。</h3>

学生

课堂

读书

学习

技巧

管理

教师

老师

朱熹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