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千年古盐田

孙树昆

<h3>洋浦千年古盐田是洋浦经济开发区一道独特的风景。它位于洋浦半岛西南处,濒临新英湾。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盐田总面积750亩,有7300多个形态各异的砚式盐槽,年产盐量500吨。据悉,这个千年古盐田汉朝时期已存在,是我国最早的日晒制盐场,也是我国至今保留最完好的原始日晒制盐方式的古盐场。盐田的制盐工序古老、原始、独特,盐巴是用经太阳晒干的海滩泥沙浇上海水过滤成齿水后,在玄武岩砚式石盐槽上晒成,白如雪、细如棉,咸时适中纯正,具有纯天然、颗粒小、可直接食用等优点,是生活中盐系列的上乘原料;老盐可清热退火、消毒散瘀,可作为馈赠亲朋的旅游礼品。</h3> <h3>1200多年前的唐末年间,一群福建莆田的盐工不知什么原因,千辛万苦迁居到当时海南岛西部的古儋耳郡,在洋浦半岛的海边开山辟石,建造家园和盐田。他们的盐田十分独特,将海边大片的天然火山岩石削去一半,在石头顶部除四周留出凸边外,把中间打磨平滑,做成石槽。平时在这些石槽中注入经海泥过滤后的海水(涨潮时海水就会自动漫入这些盐槽),靠阳光晒出高品质的食用盐。由于这种方式开创了高产量的"日晒制盐"的先河,清朝乾隆皇帝曾御书"正德"赐给这些盐田人,后来人们也称这里为"千年古盐田"。</h3> <h3>正因为皇帝御书"正德",盐田在49年建国前,一直保留着正德村这一名字。其实正德原名是谭正德,洋浦盐田开创的先人。在这偏远的小村中,盐的历史正在消逝……</h3><h3>词条标签</h3> <h3>洋浦千年古盐田是我国最早的盐田,也是我国最后一个保留原有古老的自然阳光制盐方式的盐田。由于这种方法开创了高产“日晒制盐”的先河,再加上这里的食盐味道鲜美而且又对许多疾病都有疗效,清朝乾隆皇帝听闻后就给盐田人写了“正德”赐给当地人,这一举措足以证明当时人们对洋浦千年古盐田的食盐品质的高度认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