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一<b>、课堂困境的表现:虚假学习与浅表学习的普遍性</b></font></div><p><br></p>中小学课堂上虚假学习、浅表学习的学生大量存在,造成了学习困难学生不断增加,厌学学生比例不断攀升,这是当前课堂最大的困境。<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虚假学习导致“学困生”不断增加</b></div><br>所谓虚假学习就是“假装学习”,而实际上根本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学生采用各种“伪装”的方式来蒙蔽老师,进而逃避学习。<br>虚假学习的情况从小学三年级左右开始大量存在,一直持续到初中二年级左右,虚假学习的学生逐渐沦为“学困生”。<br>虚假学习的学生往往对学习的内容缺少兴趣,不掌握学习的方法,跟不上教师教学的节奏,但是为了避免教师的惩罚,会采用“假装学习”的方式来逃避。<br>虚假学习的学生往往会表现出非常尊重纪律,比如坐姿非常端正,对教师察言观色、与教师高度配合、紧跟教师的步调,不对老师的教学进度造成任何干扰。<br>但是如果仔细去观察学生,一些孩子出现假装写字、假装读课文、不懂装懂等等一系列“自我伪装”的行为表现。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会感到非常顺利,对学生的表现也比较满意,于是教学进度越来越快。<br>但是到了“考试”阶段,这种的“虚假学习”的学生成绩就会暴露出来。<br>几乎所有的“学困生”都经历了这样的蜕变历程:<b>“投入学习——遇到困难——发求救信号——无回应——未能完成学习任务——受到负面评价——失去兴趣——直至放弃”</b>。<p></p><p><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1. “学困生”的成因模型</h5> <b>学生很难通过自身的力量打破这个“学困生的死循环”。</b><br><br>在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的课堂上,教师也很难发现学生所发出的“求救信号”,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教师往往都是不知情的。<br>因此教师没有办法回应学生的“求救”,学生和学生之间也不允许互动,所以学生一直处在孤立无援的状态,他们完不成学习任务,而且每一节课几乎都有大量的新任务压下来,学生越来越感到无能为力,越来越害怕上课、害怕学习。<br>同时,学生还要承受来自教师、家长、甚至同伴的批判或惩罚的压力,不堪重负的“学困生”越来越难以承受,直至最后放弃。<br>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将这些学生称为<b><font color="#ed2308">“课堂上的观光者”</font></b>,这些“观光者”很少被教师点名,也很好主动举手与大家分享信息。<br>他们尽量坐在教室的最后面,隐藏自己,逃避课堂活动。有些观光者常常受到教师的斥责,因为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而很少参加课外活动,并且在班中通常被孤立。<br>在教师与观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u style="">“别管我,我也不会打扰你。”</u>那些被冷落的学生变成了观光者,从不参与,从不兴奋,也未被看中,仅仅待在课堂上而已。<br>小学阶段大量的“隐性学困”进入了初中,当学习任务的难度和要求提高以后,这些学生的真实学习能力就暴露出来。<br>初中二、三年级的学生开始放弃“伪装”,不再掩盖,而是表现出完全放弃——“趴睡”等现象开始大面积出现。<br>九年义务阶段教育结束以后,一大批学生都对学习完全失去了兴趣,这些学生被“中考”挡在学校的门外,作为“不合格产品”被淘汰出局。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浅表学习的“伪学优生”逐渐沦为“学困生”</b></h3> 学生浅表学习(surface learning)的情况在课堂中也非常普遍。浅表学习是一种以完成外在任务、避免惩罚为取向的学习行为,以机械记忆和反复操练为主,缺少深度思维加工,因此学习成果多以复制为主,难以迁移和深化。<br>浅表学习的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指令在行事,教师所讲的话都认认真真记录下来,即使教师讲错了,学生也不会提出质疑,如同一架不知疲倦的“复印机”。<br>但是,如果教师提出了比较挑战的问题,这些学生就不太愿意去思考,而更多地是等待其他人或者教师给出现成答案。<br>在小学阶段浅表学习的学生成绩一般是比较好的,也可能是教师眼中的“学优生”,但是随着学年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到了初中二年级以后,开始出现学习困难和成绩下降的趋势,到了高中阶段,学习任务难度进一步提高,这些学生会表现出学习成绩“断崖式下跌”,学习状态急转直下。<br><b><br><font color="#39b54a">“伪学优生”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学习内容的挑战性不高,学习方法不当造成的。</font></b><br><br>从教育目标的角度上来说,1956年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而他的学生洛安德森(L. W. Anderson)对这六个层次进行了重新修订,将其归纳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br>其中“记忆、理解、应用”被称为“低层次目标”,而“分析、评价、创造”被称为“高层次目标”,其中“创造”作为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具有最高的动力价值,即以最高层次的“创造”作为教育目标取向,则相应的其他五个层次目标将会在“创造”的目标下达成;但如果仅仅以“记忆、理解、应用”这些低层次的教育目标为导向,就无法自然达成高层次的教育目标。<br>我们长期进行的以知识传递为取向的教育就是以“记忆理解”为主要策略的方法,难以产生高品质的思维成果,所以“伪学优生”才会不断蜕变,最后甚至沦为“学困生”。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2 教学目标分类与演变图示</h5> <p><b><font color="#167efb">二、课堂困境的归因:</font></b><b><font color="#167efb">高速而压缩化的课堂教学进度与缓慢而复杂的学生学习历程的落差</font></b></p><p><b><font color="#167efb"><br></font></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学生真实的学习历程:缓慢而复杂</b></h3> 学习在什么情况下会真实地发生?这是我们需要重新探讨的问题。<br>学习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过程,是从问题情境出发,去寻找答案的过程。学习是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复杂的思维和互动过程。<br>思维不是自然发生的,它是由“难题和疑问”引发的,而正是“解决方案的需要”,维持和引导者反思性思维的整个过程。思维的发生就是反思——问题生成——探究、批判——解决问题的过程。<br>佐藤学借助社会建构主义对“学习”的界定,提出“<b><font color="#39b54a">学习”是以语言为媒介构建意义的语言性实践;“学习”是问题解决过程中“反思性思维即探究”;“学习”是在具体活动中的“社会交往”;“学习”是持续地构建自我与社会(同一性与共同体)的实践。</font></b><br><br>学习的过程是在“自我”与“共同体”的张力中不断重构的过程。 <p>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初产生于“学习困境”,在不同学科情境下可能表现为“迷思概念”、“戏剧冲突”或“两难困境”,这种不能解决、不能突破、不能澄清的状态就是所谓的“认知冲突”,这是一种强烈的心理矛盾状态,并引发探究冲动,不断寻求解决方案,这个过程重要进行:冲突、理解、分析、试错、验证、修正、重构等一系列心理过程,学习者完成头脑中的思维过程以后还要通过社会互动,到他人那里去寻求验证或者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倾听他人,完善自己的方案,从而更好地解决认知冲突,并从中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这就产生的新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习不断持续和深化。</p><p><br>要使学生产生持续学习的内部动机,必须经历复杂的思维、心理和社会过程,佐藤学将学习成为“与客观世界的对话”、“与他人的对话”、“与自我的对话”,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历程给予专业的、细腻的回应,这是课堂教学真正的价值之所在,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原则。</p><p><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3 学生真实学习历程示意图</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4 教师对学生学习历程的回应</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高速而压缩化的课堂教学引发普遍性的“学习困难”</b></h3> 与学生学习过程的缓慢、复杂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往往是高速的、极度压缩化的,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br><br><b>第一,从教学目标的角度看</b>,以知识体系的传授为逻辑起点,较少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对知识进行打包、压缩,学生的自我学习需求几乎没有启动的情况下,直接“喂给”学生。<br><b>第二,从教学内容的角度看</b>,很多教科书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差距很大,较少考虑学生的立场、视角,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br><b>第三,教学内容非常庞杂</b>、信息量很大,在教师专业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难以进行区分、筛选和归纳,所以会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刷题。<br><b>第四,从教学进度上来看</b>,每节课的教学进度几乎都与学生的学习进度之间有较大落差,教师的教学进度完成了,但是学生并没有跟上,学习进展缓慢,积压了很多难以解决的学习任务。<br><b>第五,从教学设计的角度上看</b>,教师往往从如何教学的角度上进行“教学设计”,而较少从促进学生的学习角度上进行“学习设计”。<br>教师教学内容往往是多、杂、快,很多时间被浪费在已有知识的不断重复上,而真正核心的、有难度、有挑战的课题则往往没有时间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解决,学生学习过程有大量的“不懂、不理解”的“夹生”,但出于对进度的考虑,往往都被掩盖和忽略了。<br><b>第六,从教学方法上看</b>,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几乎不主动参与,所有过程都是教师支配,学生只负责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衰退。<br>自主的思考和探究过程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件“苦差事”,他们宁可做等老师或者“学优生”给出现成答案。思考的惰性使学习无法深入,真正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三、课堂变革的方向: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深度学习</font></b></h3> <p>深度学习是基于学习者自发的、自主性的内在学习动机,并依靠对问题本身探究的内在兴趣维持的,一种长期的、全身心投入的持久学习力。<br><br><b>首先,从动机情感上来说</b>,深度学习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令人身心愉悦充实的学习状态,学习者常常是忘我地,不知疲倦的;<br><b>其次,从认知的角度上看</b>,深度学习是思维不断深化的过程,向高阶思维阶段(分析、评价、创造)发展,学习者能够不断自我反思与调节,因此这样的学习最终是通往自发的创造;<br><b>最后,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b>,进入深度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而且能够与他人有效沟通合作,共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p><p>我们的课堂教育如果能够以所有学生的“深度学习”为目标,保障学生的学习权,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因此课堂转型的愿景必将是“保障每一位儿童高品质的学习权”<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表2 虚假学习、浅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区别</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变革方案</b></h3> <p>从本质上说,深度学习是一种高度沉浸、不断持续深化、不断扩展延伸的学习方式。深度学习的学习者是沉浸其中,精神高度集中,内心愉悦充实,处于一种“迷恋”和“忘我”状态,心理学上称之为“心流”(flow)或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因为沉浸其中,所以深度学习者常常忘记了时间和自身的疲劳,所以能够持续下去,乃至终身学习。<br><br><b>1.课堂愿景的确立:保障每一位学生都能投入高品质的深度学习</b><br>大量的虚假学习和浅表学习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的重要性,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全身心地参与进来,并且能够在教师和学习同伴的互助下挑战高挑战的学习任务,享受品质的深度学习,使课堂和学校成为真正成为学习共同体,从而保障每一个学生的真实的、高品质的学习权,这是实现公平优质教育的必然选择。<br>从课堂层面来说,由于教育教学方法的相对落后,很多儿童并没有得到公平的学习机会,他们在学校和课堂中没有得到公平的学习机会,多数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之中,他们只是课堂的“观光者”,多数学生缺少思考的机会、表达的机会、分享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的学习权。<br>学生被明确或隐蔽地分成不同的等级,获得不同的学习机会,这使得很多学生在学校中缺乏存在感和归属感,并用“虚假学习”的方式来逃避惩罚,逃避学习,教育公平难以真正落实。<br>课堂作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场域,要为学生提供安心而适宜的学习环境,并通过高品质的学习设计以及协同合作的学习关系的建立,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br><b><br>2.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师的倾听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地发生</b><br><br>教师主讲课堂仍然占主流,教师将已知的知识通过讲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在讲授的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学科的逻辑而难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历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只能应对和配合,难以形成主动的学习动机;课堂上严格的纪律控制让学生处于一种躲避惩罚的应激状态,他们以坐姿端正、听口令和配合老师来避免惩罚,大脑高度戒备状态,无法放松,也就很难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课堂作为多采用“秧田式”学生往往会因为学习成绩的高低而被潜在地分成若干层次,学生之间形成强烈的竞争关系,较少产生合作的机会。</p><p>课堂往往是由教师和学优生的对话所构成的,大部分学生的观点和诉求都没有办法得到倾听和应答,使得很多的学生处于一种紧张焦虑之中,难以真正进入学习状态。<br><br>要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就要让课堂处于一种安全润泽的氛围之中,让学生降低紧张焦虑的心态,呈现一种真实自然的学习状态。教师要呈现出“倾听”地身心状态和“柔软”的身体姿态,改变僵化的课堂氛围。<br>只有当一个教师真正理解学生并具有人文关怀时,学生才能学到更多的“基础知识”,并展现出更高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br>首先要倾听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的探究兴趣所在;其次要倾听学生的学习困难在哪里,了解学生的“迷思概念”和“认知冲突”,并以此为起点进行学习设计;再次要倾听学生的观点的独特性和价值所在,并将这些观点串联起来。<br><br>从教学过程与教学节奏上看,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并且让学生形成相互协同合作的关系,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交流、试错和修订的时间,在学生们的思考遇到困难或者无法深入的时候,教师再去进行点拨、指导,因而教学节奏要慢下来,教学环节要尽可能简化,这样学生才会有充分的自主学习与协同合作的时间。<br>另外,从教学设计与策略选择上看,改变凭经验教学或者按照教学参考书来教学的常规做法,要通过细致的课堂观察和深入的教学质量分析,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特别是学生的学习困难到底产生于何处,从学生的学习困难入手,进行“逆向”的学习设计,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br><br><b>3.课堂学习的深化:以高品质学习设计培育学生高阶思维</b><br><br>要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就要进行高品质的学习设计,这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br>所谓“学习设计”是为了学习者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从学习者的角度为其设计学习计划、活动和系统,学习设计是为学习者系统规划学习活动的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活动脚本。<br>学习设计必须要遵循学习者的学习起点、认知风格和学习历程,揣摩和研究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历程:学习的起点是什么,需要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可能会提出怎样的问题,会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最可能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等,并通过有效的设计将学习活动引向深入。</p><p><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br></span></p><p><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当前的课堂普遍存在着“过多过快”的倾向。</span><br>主要有以下表现:<br></p><h5><ul><li><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ed2308">首先,教学目标过多、过杂,</font></b><span style="color: inherit;">教师分不清教学目标的主次,不明确各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教师常常会出现教学目标的迷失,因为教学目标设计不当,无法完成既定目标,从而不断加快教学进度,以完成目标;</span><br></li><li><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ed2308">其次,设计过多的教学环节,</font></b><span style="color: inherit;">每个环节都只预留1-2分钟的时间,所以学生几乎没有时间去思考,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教师往往采用提问学优生或者自问自答的方式来推进,从而出现教学进程远远超过学习历程,学生学习目标无法达成的情况;</span><br></li><li><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ed2308">再次,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教师往往采用不断重复、复习学生已知知识的方式进行巩固</font></b><span style="color: inherit;">,课堂中的大量时间都放在夯实基础知识上,学生面对、解决挑战性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较少,课后作业也往往是对已经学会的知识的反复“刷题”,这使得学生的“学习”一直处在“记忆、理解”低阶思维的训练,而缺少高阶思维的挑战。</span><br></li></ul></h5>学习设计要遵循<font color="#ed2308">少即是多</font>(Less is more)的原则,教师作为学习设计者首先要明确而清晰的教学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学习任务要“少而精”,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聚焦核心问题进行探究,才可能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用于学生主动的学习,才能给学生完整的学习和历程,并且经历完整的思维过程。<br><br>如何确定最为核心的学习任务,这需要教师对学科本质进行充分的研究,深刻理解知识内容和相互间关系,同时充分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困难与认知策略等,从而找到两者之间最为恰当的结合点,并将其巧妙地设计成学习任务。<br>学习设计要以促进学生“探究未知”为出发点,进行“逆向思维”(Backward thinking),根据确定的学习主题,设计出具体问题,并设计评价标准和“脚手架”,并鼓励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实践,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再进行指导,学生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br>强调学生在具体的任务或挑战性情境中去主动探究,在实践活动中动手设计、创造。而不是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反复的复习和巩固。<br><br>为了让学习设计更加清晰、明确,并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得到更具象化的呈现,<b>可以采用制定“三案”——“预习案”、“学习案”和“训练案”的方式来进行</b>,其中预习案是让学生了解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可以通过预习案的引导由学生在课前完成,而在课堂上则利用“学习案”集中精力去探索学生难以独立完成的“挑战性课题”,并通过学生之间的学习成果共享以及教师的点拨、修订不断地深化研究;课后则采用训练案的方式进行延伸拓展的学习和变式训练等。<br>这样可以更为有效地利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并使学生的学习形成一种不断深化的正向循环关系,保证学生的深度学习。<p></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