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致家长一封信——小学生预防冬季传染病常见知识

实验小学

<p>尊敬的各位家长:</p><p> 你们好!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身体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蔓延扩散,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确保所有孩子身心健康安全,现将几种常见的冬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提供给大家,请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p> 新型冠状病毒 <p>  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已知会引起疾病,患者表现从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不同,例如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新型冠状病毒(nCoV)是一种先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如此次中国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p> <p>二、人感染冠状病毒后会有什么症状?</p><p> 感染症状取决于病毒种类以及患者自身身体状态,但常见的症状包括: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在更严重的情况下,感染会导致肺炎,严重的急性呼吸道综合症,肾衰竭甚至死亡。</p> <p>三、如何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p><p> </p> <p>1、勤洗手</p><p> 手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冠状病毒也不例外,洗手是明确的预防措施之一,孩子们洗手会不太认真,家长们要记得让孩子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搓手不少于 20 秒进行清洗。如果带孩子出门在外不方便找到清水和肥皂,那么可以使用含有 70~80% 酒精的免洗洗手液。</p><p>以下情况,都建议大人和孩子洗手:</p><p>● 外出回家; </p><p>● 咳嗽或打喷嚏后;</p><p>● 触摸口、鼻、眼之前;</p><p>● 用餐前;</p><p>● 处理生鲜食材之前和之后;</p><p>● 如厕后;</p><p>● 接触过动物、动物粪便之后。</p> <p>2、合理佩戴口罩</p><p> 建议少去或尽量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场所,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流感症状的患者。如果一定要去,合理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p> <p>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p><ul><li>为更好地发挥口罩的防护作用,在佩戴口罩时尽量收紧口罩的松紧带,压紧鼻两侧的铝片,以减少四周的泄漏,且最好缓慢呼吸。</li><li>佩戴的时间要适宜。医用无纺布口罩可以持续应用6-8h,遇以下情况应及时更换:呼吸困难、口罩有破损或毁坏;口罩与面部无法密合、口罩受污染(如染有血渍或飞沫等异物时)、曾使用于隔离病房或病患接触、有异味。</li><li>佩戴后绝对不要用手去挤压口罩。各种口罩包括N95口罩,都只能把病毒隔离在口罩表层,如果用手挤压口罩,使得病毒随飞沫湿透口罩,还是有机会感染病毒。</li><li>废弃的口罩不要随意丢弃,否则会造成二次污染。一般环境下用过的口罩要放入垃圾箱,污染环境用过的口罩要按危险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li></ul> <p>3、不要让孩子接触野生动物 </p><p> 尽量避免孩子接触野生动物或其粪便,更不要让孩子吃野味,并确保食物煮熟透了再食用。</p> <p>4、注意个人卫生 </p><p> 在室内,务必确保空气保持流通状态。并告诉孩子打喷嚏或咳嗽时,不要直接用手捂住口鼻,正确做法是使用纸巾或弯曲手肘掩盖口鼻。用过的纸巾应丢弃在垃圾箱内,然后彻底清洗双手。</p> <p>5、警惕异常症状,及时就诊</p><p> 如果孩子和大人出现以下症状,请及时就诊:</p><p>● 咳嗽,咳痰;</p><p>● 发热(体温 &gt; 38℃);</p><p>● 日常活动或休息时出现呼吸困难;</p><p>● 深呼吸时感到疼痛;</p><p>● 心跳加快;</p><p>● 感冒或流感好转后,突然病情恶化;</p> 流行性感冒 <p>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p> 水     痘 <p>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传染,儿童多见。</p> 鼠    疫 <p>1. 鼠疫的传染源</p><p> 主要为感染动物和肺鼠疫患者,常见有啮齿类动物和野生食肉动物,如蒙古旱獭、喜马拉雅旱獭和达乌尔黄鼠、长爪沙鼠、布氏田鼠等。</p><p>2.鼠疫的传播途径</p><p> 鼠疫主要通过病媒生物传播、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跳蚤是传播鼠疫的主要媒介,寄生在染疫动物的跳蚤感染鼠疫菌后再叮咬人,即可造成人的感染。接触传播是指人在宰杀、剥皮及食肉时接触染疫动物,或接触鼠疫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时,病菌通过皮肤表面伤口或粘膜进入体内而造成感染。此外,肺鼠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病人在呼吸、咳嗽时释放出的病菌可以形成飞沫而短时间悬浮于空气中,此时他人吸入时也可造成感染。</p><p>3.临床表现</p><p> 根据发病部位和病理变化的不同,可将鼠疫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型鼠疫等,其他类型鼠疫如皮肤鼠疫、肠鼠疫、眼鼠疫等型比较少见。</p> <p>4、预防措施</p><p>(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摄入足够的维生素,要注意营养均衡。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p><p>(2)每天应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p><p>(3)减少公共场合的逗留时间,勤洗手。空气流通不畅,很容易就会被别人传染上感冒,外出回家以后,也要多洗手,预防病从口入。</p><p>(4)适当的锻炼来加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跑步、打球等,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都会对我们身体免疫力的加强有所帮助。</p><p>(5)早发现、早治疗。如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红斑、皮疹、呕吐等疑似症状的,应及时就医,家长要第一时间通知班主任,对已经确诊为传染病的,为避免交叉感染,一定要按照医学规定的隔离期限,安心留在家里休养直到病愈后持医院复课证明方可回校。</p><p><br></p>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p>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肠道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原。诺如病毒对恶劣环境抗性较强,具有耐低温、耐酸等特性,不易灭活。所有年龄段人群对诺如病毒均易感,儿童、老年人、免疫缺陷者及器官移植者属于高危感染人群。</p> <p>一、诺如病毒感染症状</p><p> 诺如病毒的潜伏期相对较短,数小时至3天,多为1~2天。诺如病毒感染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儿童患者症状主要以呕吐为主,成人患者腹泻为多;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p> <p>二、诺如病毒传播途径:</p><p>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p><p>1.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p><p>2.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p><p>3.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p><p>4.诺如病毒在人群密集的场所中(如托幼机构、学校、医疗、养老院等)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p> <p>三、如何有效预防诺如病毒感染</p><p>1.用肥皂及清水洗净双手,尤其在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以及在如厕或处理呕吐物及粪便后。</p><p>2.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洗净,牡蛎和其他贝类产品应深加工后食用。因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在60℃高温或经快速蒸汽仍可存活,食物需要至少煮沸15~20分钟后方可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应当扔弃。</p><p>3.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纺织品(包括衣服、毛巾、桌布和餐巾)沾染呕吐物或粪便时,应迅速高温清洗。</p><p>4.对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的家庭成员进行隔离治疗,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要为他人准备食物或照料他人,避免污染食物或将病毒传染别人。</p><p>5.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传染的机会。</p><p>6.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时,应尽早到医院肠道门诊就诊。</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nbsp; &nbsp; &nbsp; 望各位家长认真阅读,了解冬季传染病预防的相关知识,从自身做起,保证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感谢家长的支持与配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