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1月25日,廿三里二小本学期第三次语文教研活动在东阶梯教室开展,由龚瑶龚老师执教三年级《掌声》,全体语文老师参加此次活动。<br></h3> <h3> 《掌声》主要讲述了一个患小儿麻痹症的女孩英子,因为第一次上台时获得了同学的掌声而逐步改变抑郁性格的故事。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间的鼓励和关爱。文章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后面饱含着充沛的情感。<br></h3> <h3> 在环节设计上,龚老师抓住两个写掌声响起的句子,从第一次掌声响起向前展开,探究英子的自卑及原因;从第二次掌声响起向后展开,揣摩英子前后心情、性格等的变化,感受掌声带给英子心灵的震撼,并由此明白两次掌声的含义,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別人的关心和鼓励。
</h3><h3><br></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教学中,龚老师运用了角色体验,情景对话,想象补白等方法帮助学生揣摩英子的心理。</h3><h3> 如:让学生理解“英子犹豫了一会,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圏红红的。”这句话时,让学生通过抓关键词“犹豫”、“慢吞吞”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创设情况“假如你是英子,此时你在想些什么呢?”并随机采访“英子”的真实感受,学生真正把自己当成英子,感受到了英子的内心活动,然后再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h3><h3><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 评课过程中,老师们聚焦语文要素,各抒己见, 展开了富有活力的讨论,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本课进行了评价。既肯定了龚老师的优点,也指出了一些不足的地方。对此,龚老师认真听取,虚心接受。<br></h3> <h3> 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积极参与,共同探讨语文要素,交流新教材中的教学难点,交流彼此的经验。相信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廿三里二小的教研活动,定会争艳斗芳,越来越好。<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