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百战穿金甲,换得今日家国安

国政

<h3>离开敦煌沿柳格和连霍高速东行390公里,迎面见收费站高悬“酒泉”二字,这座有2000余年历史的古城就在眼前了!</h3> <h3>公元前133年,汉武帝经充分准备,对匈奴大举进攻,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赵充国等对匈奴发起二十余次战争。将匈奴彻底驱逐出漠南、漠北。为巩固对河西一带的控制,汉朝设置了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並建起玉门关、阳关,史称“列四郡、据两关”。如今酒泉鼓楼成为名噪当地的夜景。</h3> <h3>观赏鼓楼夜景后,可以逛逛“汉唐美食街”。甘肃美食应有尽有,夜深人不静,依旧你来我往、摩肩接踵。</h3> <h3>酒泉东南150公里就是玉门。玉门油田是建国初期仅存几个油田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解放前十年总产量占全国原油产量95%,也是前苏联援建中国156个项目之一。从毛主席当年下达西北野战军的指示也可见其对新中国恢复经济建设重要性。</h3> <h3>解放初期,百废待兴。中央政府对玉门油田的要求是“出石油、出技术、出人才”。</h3> <h3>1949年至1957年玉门向全国输出技术人员十万人;设备四千多台套。1957年玉门油田原油产量占到全国原油产量87.8%!</h3> <h3>1959年,大庆油田建设使中国甩掉了贫油的帽子。铁人王进喜率领的1205钻井队也成为石油工业战线的标杆!</h3> <h3>星星峡位于新疆甘肃交界处,是进出东疆的隘口,八十年前,陈云、滕代远曾在此处接应工农红军西路军幸存的四百五十名指战员,这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大挫折。两万多名红军将士在西征中牺牲、失散。此地建立“西路军魂”纪念碑,三名红军战士持枪肃立的头像,枪口直指青天,似乎述说着他们未竟的事业和至死不渝的壮志!</h3> <h3>为了记住这段历史,我们沿312国道来到张掖高台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在这里记录着一段悲壮的历程。</h3> <h3>1936年,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后,应是形势一片大好,但执掌四方面军大权的张国焘、陈昌浩却与中央发生战略上的分歧,欲通过甘肃、宁夏与苏联沟通获得外援。但实质上是另立中央,与实力较差的一方面军分庭抗礼。</h3> <h3>1936年底四方面军渡过黄河,本拟发动宁夏战役,因形势变化放弃。但在战略上陷入既无根据地又无群众基础的被动局面,战斗准备极不足,对青海马步芳、甘肃马步青的部队战斗力估计不足,沒考虑到民族矛盾,遭到数倍于己的马家军和六、七万民团昼夜围攻,至1937年1月红五军在高台被包围,最终弹尽粮绝,全军复沒。红五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也壮烈牺性!</h3> <h3>《红军西路军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李先念为並肩战斗过的西路军战友题词的纪念碑高高矗立在三千余名烈士长眠的墓园正中。</h3> <h3>董振堂是领导宁都起义的将领,也是红军军事领导人中有勇有谋的卓越指挥者,以四十二岁英年早逝,是我党我军的重大损失。</h3> <h3>纪念碑背面是中共高台县委、县政府的悼词。</h3> <h3>红五军阵亡将士坟冢松柏青青,並献祭有鲜花缎带。</h3> <h3>纪念馆庄严肃穆。</h3> <h3>纪念堂正面是身着红军军装的指挥员永存的光辉形象!</h3> <h3>纪念馆侧厅是宁死不屈,昂首挺身面对强敌的红军指战员立像!</h3> <h3>一名西路军小号手屹立在《西路军烈士永垂不朽》的丰碑下不绝吹奏冲锋号,使后人永远铭记他们的悲壮历程!<br></h3> <h3>英烈群像雕塑前有刚献上的黄色菊花。陵园已成为红色教育基地,革命自有后来人。</h3> <h3>张掖地区属红色砂岩山体,在流水浸蚀下沿垂直纹理形成红、黄、蓝、绿、白层层交错的解理面。</h3> <h3>在阳光的映照下,清晰的山峦五色纷呈却又井井有条。即使山水冲刷也不相混杂,这真是天地自然造化出的奇观。</h3> <h3>象是斑马身上的条纹,连宽窄都相近,张掖的丹霞地貌迷人而又令人感叹,居然有如此美妙的以大地为纸的巨幅重彩山水图。</h3> <h3>甘肃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之一,禅宗传入敦煌后,对吐蕃影响甚大。除西藏外,沒见过如此多的庙宇(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有380余所佛寺)。这座马蹄寺在张掖以南65公里处,是集祁连风光、佛教艺术和裕固族风情一体的景点。传说是天马下凡饮水踏在寺内留下马蹄迹,现在仍可在普光寺马蹄殿见到蹄印,故此得名。</h3> <h3>佛阁上三层挑檐斗拱的屋顶采用鎏金铜瓦,明光闪闪、熠熠生辉!</h3> <h3>马蹄寺千佛洞后的岩壁上,开凿了数十个洞窟,窟内有石雕佛像,彩绘壁画。</h3> <h3>天王殿后倚山体上,也开凿有佛造像的洞窟。</h3> <h3>马蹄寺上、中、下观音洞共有七十余个造像洞窟。</h3> <h3>因寺庙始建于晋朝,距今已逾千年,近年重新修咠,黄墙黑瓦彩绘色泽鲜明。即使远在青海的信徒也前来朝圣!</h3> <h3>山丹军马场位于张掖,自汉武帝时始养军马,现骑兵部队已退出建制,但军马场仍在繁育良种马。</h3> <h3>祁连山下的苜蓿草含植物蛋白丰富,从汉使张骞引种到内地,始终是牧草的首选。</h3> <h3>祁连在匈奴语意为天,祁连山即“天山”,远方的马群正在安静的进食,我们就不打扰它们了。</h3> <h3>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夺得祁连山和阏支山,望着对面阏支山下川流的清水、树木丰茂的草场,才理解匈奴人的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阏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传说山中出红色颜料是匈奴女子的化妆品)。</h3> <h3>张掖扁都口位于祁连山中段227国道两侧,隋炀帝在大破吐谷浑后,决定在张掖召开二十七国会议並举办万国博览会,遂率军队及家眷由此穿越祁连山,不料六月暴雪,士卒死伤过半,娘娘也命断山中。</h3> <h3>此即扁都口镇,去往祁连和张掖的必由之地。我们即从此穿祁连山峨博岭赴青海!</h3> <h3>车沿227国道西(宁)张(掖)线行进在祁连山中。想当年隋炀帝徒步而行何等艰难?</h3> <h3>穿过祁连山,来到黄教格鲁派六大寺位于青海湟中县的塔尔寺。这里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出生地。</h3> <h3>塔尔寺山门内景。</h3> <h3>山门内广场上游人如织,有女信众在“磕长头”,双手合十套上木板,在额头、胸前稍停,跪地向前扑去。起身后在双手伸及处立定,重复前套动作,由于磕头一次前进尺度与身长一致,也称“等身长头”。</h3> <h3>广场东侧有一排覆钵式白塔,塔基有雪山狮子和诸佛图案,上有十三层敷金相轮,顶部塔盖上有葫芦状塔刹,男女信徒缓步绕塔礼拜。</h3> <h3>塔尔寺西出口金刚宝座式门上的三塔。</h3> <h3>2000平方米的平顶大经堂,是僧侣读经的场所。由于禁止拍照,只能观赏四周泛黄的唐卡,顶部密集的宝相花,一尊尊年代久远的佛象,一部部不知何朝何代抄写的经书整齐叠放在直抵屋顶的玻璃柜中,怕有千部之多吧?地上是方形的坐垫,当两千僧侣在钟鼓铃铎声中颂经时场面一定很壮观!</h3> <h3>塔尔寺内殿堂不似汉传佛教飞檐起脊,而多为平顶。彩色边框的方窗、朱漆大门是最常见的样式。</h3> <h3>藏式藻井与现代灯具相配,也是今为古用的一个例证吧!</h3> <h3>满琉璃铺设的绿墙绿瓦“长寿佛殿”又称小花寺,一个玲珑精致的小门显得狭窄拥挤了。</h3> <h3>寺庙超大,似乎永远走不完的路。</h3> <h3>寺院巨大,修缮工程自然少不了,寺内自设古建筑修缮公司。</h3> <h3>汉藏结合式的屋檐构造。</h3> <h3>这里倒是飞檐斗拱,柱梁间雀替画满佛教的吉祥图案。</h3> <h3>入乡随俗,两位汉族姑娘特意梳成藏式发辨礼佛。</h3> <h3>头戴尖顶高帽的就是黄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了。</h3> <h3>弥勒佛殿始建于万历五年(1577年),是塔尔寺最早的正式佛殿。进深面阔均为五间。为两层汉式宫殿式建筑,高13米,有15根藏式八楞柱架斗拱起飞檐,满绘彩饰,金色云纹。门额上有“佛日重旭”牌匾。</h3> <h3>殿外信众和参观者均驻足欣赏这一由大禅师仁钦宗哲主持建造的佛殿。</h3> <h3>大金瓦殿内12.5米高的大银塔。挂满白色哈达。塔内宗喀巴脐血育成的菩提树,据说还在生长。殿外的菩提树即其枝杈。</h3> <h3>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由于更换下来的酥油花可以拍照,故此悬“护国保民”牌匾殿门前人头攒动。</h3> <h3>塔尔寺有专塑酥油花的艺僧,制作前先将双手在雪水中冰冻,然后掐揑成型,有诸佛菩萨、护法金刚、奇花异草、珍禽瑞兽……形象逼真、色泽艳丽。</h3> <h3>酥油花之宗喀巴法像。每年正日十五,寺内举办酥油花展示,观者如云。</h3> <h3>壁画内容多为描绘佛本生故事。</h3> <h3>殿内柱上裹着藏式花毯显得花团锦簇。殿堂深处即为保温玻璃柜中的酥油花。</h3> <h3>大殿顶部正中是鎏金法轮,左右分别卧有牝牡双鹿,顶部两侧分别为一支鎏金“索力德”(三叉戟)。檐帘采用堆绣,不是以针线刺绣,而是以绸缎贴补成花的佛教八宝“轮、罗、伞、盖、花、罐、鱼、肠”。</h3> <h3>堆绣以各色花缎剪贴成形后塞入羊毛或棉花使之凸起如浮雕状。再将堆绣佛像与帷幔相结合,实为一种唐卡。</h3> <h3>既到青海,青海湖是必到的景点,路途中经过倒淌河。河水自东向西流入青海湖,有别于一般河流自西向东,故名倒淌河。</h3> <h3>高原蓝天白云,两根白镶边紫红藏式柱和青海湖拱门在迎客了!</h3> <h3>时值九月,已过了油菜花盛开的(青藏地区盛花期在七、八月)季节,但有当地人专门晚种了油菜花,营造出门源油菜花田的美景,游客可以付费进去拍照。</h3> <h3>每块油菜花田都竖着一块“青海湖留念”的巨幅红色字牌,渲染出青海湖畔倘佯花海的美景!</h3> <h3>青海湖名不虚传,确有海的感觉和意境!</h3> <h3>青海湖藏语“措温布”即蓝色的海,是内陆最大的咸水湖。</h3> <h3>青海湖古称“西海”,人们就在湖中塑造了一尊西王母造像。</h3> <h3>湖面积4583平方公里,深度可达32.8米。青海湖环湖自行车赛颇为有名,绕湖一周有360公里。</h3> <h3>青海湖中的鱼雷试验基地也成为摄影爱好者的目标。</h3> <h3>作为鱼雷试验基地,青海湖为国防事业也作出了贡献!</h3> <h3>从青海湖去西宁路经海南藏族自治县。又是“风吹草低见牛羊”。</h3> <h3>西宁东关清真大寺。</h3> <h3>西宁东关清真大寺与西安化觉寺、兰州桥门寺和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並称西北四大清真寺。</h3> <h3>路经黄南一不知名寺庙,见到几部迎亲的轿车,与汉地一样系彩带挂红汽球。一个藏族妇女在忙着整理彩带,可惜沒吋间观赏藏族婚礼了!</h3> <h3>青海黄南郎加乡郎加寺</h3> <h3>郎加寺名不见经传,原址在山顶,老喇嘛在圆寂之前,嘱托徒弟将寺庙迁至平原。新郎加寺落成于2018年,可以零距离观察一个崭新的寺院,实为难得的机会</h3> <h3>郎加寺山门为原木本色未髹漆。</h3> <h3>寺内的覆钵式白塔造型别致,四层塔基上围建了白、黄两色的小塔68座。</h3> <h3>寺院内靠南墙盘腿而坐的二十几位小喇嘛每人面前一部经书,正在前仰后合地大声朗读经文。</h3> <h3>读经堂(学校兼读书馆)面积虽不甚大,但却陈设齐全,而且不限制拍照。</h3> <h3>金鹿法轮的大经堂。</h3> <h3>大经堂正面唐卡上层是释迦牟尼绣像,下层是宗喀巴绣像。悬挂着色彩斑斓的帷幔。</h3> <h3>彩绘壁画焕然一新。</h3> <h3>讲经堂内铺着藏毯的长座垫是小喇嘛学习的场所。</h3> <h3>寺院客堂陈设一新。</h3> <p class="ql-block">来自佛教发源地尼泊尔的佛像和法器,据喇嘛介绍是世传的珍品。</p> <h3>大殿门前除四大天王壁画,彩绘满布无处不在,令人眼花缭乱。</h3> <h3>走出郎加寺最后一瞥还是“萃堵波”白塔。</h3> <h3>再次翻越祁连山,又进入甘肃。甘肃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交通不便,商品输入输出成夲过高,国家作为扶贫重点就是投巨资修桥铺路,这座跨越黄河的海黄大桥2017年9月通车,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双索双塔斜拉桥,桥身总长1743米,南塔高193米,北塔高186米。整个西北地区高等级路桥都是近年修建投入运行的,已经对西北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