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阳光”托起最美“夕阳红”</h3><h3> 刘景新</h3><h3>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昨夜的一场风雨使今早的气温下降了许多。瑟瑟秋风扫荡着马路上湿漉漉的落叶,几只麻雀懒洋洋地蜷缩在枝丫间无力地低吟着.</h3><h3>天冷了,敬老院里的二奎叔还好吗?</h3><h3>二奎叔是我未出三服的叔叔,今年70岁了,无儿无女,患有风湿性关节炎。</h3><h3>二奎叔是个勤劳的人。改革开放初期,当人们还在犹豫观望的时候。他只身一人,骑辆嘉陵摩托,往返大口河、滨州、东营等,贩卖虾酱、马口鱼等海货,着实火了一把,在村里第一个盖起了砖瓦房,第一个买了电视,娶了让全村小伙子羡慕的漂亮老婆。结婚后,小两口恩爱如宾,夫唱妇随,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好景不长,就在一家人高高兴兴地盼着等着爱情的结晶降临的时候,二婶却因生产大出血撒手人寰。二奎叔痛不欲生,发誓独守余生,再不娶妻。</h3><h3>时光飞逝,岁月无情,眼看着二奎叔一天天变老。虽说他手里也有一些积蓄,加上每月养老金,吃穿不愁,但日益加重的孤独感无时无刻不折磨着他。再加上年轻时落下的风湿病越来越重,一到阴天下雨,腰腿痛得厉害。虽说侄儿几个都孝敬他,但都有工作,且远在县城,也是有心无力。二奎叔的养老问题摆上议事日程。</h3><h3>每次周末回老家,都要去看看二奎叔。我买了些蔬菜、水果,带上替他买回的药品,走进他的小院,咿咿呀呀的京剧唱段回荡在耳边。屋子里远没有以前的整洁,未洗的碗筷显摆在锅台上。我拉了他的手,拉起了家常。我看见二奎叔眼里闪着光,脸上的皱纹似乎舒展了许多。</h3><h3>后来,他给我打电话说,一个远房亲戚介绍他去一家养老院,可他坚决不同意。他说,千好万好不如自己的家好。不是亲骨肉,谁会真心对咱。看来,他对社会养老机构心有余悸。</h3><h3> 一天,我无意中在滨州网看到了无棣阳光养护院的事迹报道,结合自己对社会养老事业的认识,向二奎叔详细介绍了党和政府关心体贴老年人,重视社会老龄问题的有关方针政策,打消了他的后顾之忧。三天后,二奎叔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敬老院。</h3><h3>转眼两周过去了.下雨了,天气转冷,二奎叔的腰腿还痛吗?新的环境,新的生活还适应吗?和这些陌生的老人住在一起习惯吗?趁着周末,我去商场买了身保暖衣物,又买了些礼品,匆忙赶往敬老院看望二奎叔。</h3><h3>沿着宽阔整洁的中心街道西行,在道路尽头右拐,远远看到一个古朴而素洁的大院,大门正上方牌匾上几个漂亮的楷书金色大字“阳光养护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分外醒目。再近些,突然听到从院子里飞出嘹亮的歌声,惹得路边腊树上的几只小鸟停止了嬉闹,挓挲起了耳朵。走进院子,看到的是一幅幅温馨的画面:这边,十几个老人身穿鲜艳的服装,正在排练歌舞;那边两个老人,舒展腰肢,动作划一,太极拳打的有模有样;石桌前,两个白胡子老人正面对棋局,凝神思考。菜园里,几个老人正在侍弄着郁郁葱葱的菜苗。半天没找到二奎叔,原来他和几个老伙计身穿戏服,正在老师指导下,排练京剧《玉堂春》呢。</h3><h3>走进二奎叔的卧室,我不禁惊诧于他的变化之快了。被褥叠的板板整整,床单平整舒展,洗刷用品干干净净,摆放整齐。三个六七十岁的老人,竟把房间收拾的井井有条。看我好奇的样子,二奎叔笑了:“呵呵,大家都这样,习惯了。再说,几个姑娘小伙经常过来帮忙拾掇。”</h3><h3>我不禁想到,是集体生活改变了老人们的生活习惯,是养护院优良的服务让老人们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h3><h3>“您的腰腿疼又犯来吗?”我关切的问。二奎叔拿出了自己的健康体检报告递给我</h3><h3>“蔡院长亲自为我诊治风湿病,我的腰腿痛毛病好多了!” 二奎叔兴奋地对我说。</h3><h3>原来,这里有定期体检制度,而且有专业医生针对老人们的病情,进行有效康复治疗。有了定期体检,二叔的健康问题可以放心了。</h3><h3>“有了这么多老伙计在一起,我一点不觉得孤独了。你们就放心吧。”</h3><h3>“这阵子很忙,我们正在排练节目,准备`九九'老人节的庆祝活动呢。”</h3><h3>俗话说,老小孩,老小孩。看着二奎叔孩子似的开心的样子,我心里也觉得暖暖的。</h3><h3> </h3><h3>走出大院,再次注目那金光闪耀的门牌,心中激荡起无限的感慨——“阳光”必将托起最美“夕阳红”!</h3><h3> </h3><h3>作者简介:刘景新,博兴县乔庄镇中心学校教师。县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热爱文学,喜欢读书。有散文、通讯散见《迎春花》《山东商报》《滨州日报》《东营日报》《今日博兴》《无棣大众》等国家、省、市各级报刊及网络平台。愿以文字记录生活,用文字传播温暖。</h3><h3> </h3><h3>通联:博兴县乔庄镇中心学校</h3><h3>电话:13685438619</h3><h3>邮编:25650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