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br></h3> <h3>(一)
高楼林立巷陌深,车如流水人如潮;
濠江风云二十载,澳门回归展新辉。
中西文化并包容,医疗教育经济兴;
鄂澳交流收获丰,手足情深民族魂。<br></h3> <h3> <br></h3> <h3>(二)
天门政协七人行,向总带队展才情;
互助互暖乐融人,克难共进学澳门。
葡式泰厨中国菜,林林总总品家宴;
梅霞妮子朝晖伴,志华少雄亦成文。<br></h3> <h3> 11月5日至8日,应省政协常委、澳门体育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会长、澳门国际机场专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马有恒先生邀请,以省政协副秘书长罗昌兰为团长的我省基层优秀教师和医务工作者代表团一行26人,赴澳门进行了为期4天的考察交流。我作为天门市一名优秀教师代表随团参加了此次活动,深感荣幸和骄傲,同时也满怀着对天门政协、省政协的感恩与感激之情。</h3><h3><br></h3><h3> </h3> <h3> 短短四天的时间,日程安排紧凑又周密,内容丰富又充实,而且颇具匠心。从我们入境到最后离镜,马有恒先生在万忙之中抽空亲自迎接、欢送,与我们一一握手、留念,我们无不被亲切和善的马先生儒雅风范和人格修为所折服。<br></h3> <h3> 考察期间,我们随代表团拜访了澳门中联办,走访了濠江中学、培道中学、镜湖医院、教业中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参观了澳门回归纪念馆、澳门博物馆及澳门的世界遗产大三巴牌坊,并与相关单位进行了座谈交流。 每到一处,都得到最高规格的礼遇,受到最热情最周到的款待并聆听到最真诚最细致的讲解……我们既倍感温暖和尊重,又获益匪浅,感慨良多。<br></h3> <h3> 四天的交流学习,我们既欣赏到了南海明珠——澳门这座国际性现代化都市旖旎优美的自然风光,又了解了澳门饱经沧桑的历史变迁以及澳门拥于祖国怀抱后二十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仅更深地领略了它厚重悠久中西合璧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更真切地感受到澳门同胞与内地同胞的手足情深以及他们强烈深沉的爱澳爱国情怀。我们收获着、感动着、也感叹着……<br></h3> <h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繁荣的基石,也是一个城市安定幸福的命脉。走进澳门中小学、大学、教育青年局,我们看到,澳门教育既有“一国两制” 的制度优越性,又深深烙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印记。尤其是当我们走进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培道中学、教业中学后,我们对澳门的教育发展和教学模式有了最初的接触与了解。<br></h3> <h3> 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坐落在澳门的氹仔半岛,刚走进这所学校,我们没有看到宽阔无比的操场,也没有看到金光闪闪的校门,如果不是有热情接待我们的校长、老师带路,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精巧玲珑的地方就是2019年六一儿童节习爷爷亲自写回信的那所全国著名澳门英才附属学校。和内地学校“宽宽的门”,“大大的窗”比起来,澳门,真的寸土寸金!<br></h3> <h3> 首先 濠江中学校长陈虹简要介绍了濠江中学的情况,陈校长说,濠江中学创建于1932年,已有87年的办学历史,学校秉承“忠诚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有着优良的爱国传统,1949年l0月1日,新中国成立,杜岚校长就带领师生在学校升起了首批五星红旗,学校的教育事业随着祖国的强大而不断发展。濠江中学是拥有幼稚园、小学、中学一条龙的大型学校,濠江中学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历届学校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与祖国共命运,同发展。<br></h3><h3> 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只有坚持从娃娃抓起,着眼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突出思想内涵,强化思想引领,做到润物无声,才能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h3> <h3> 随后,在讲解团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参观了濠江中学独具一格的文化墙、教学楼、艺术教室、图书馆……学校文化墙虽然面积不大,却是别具匠心,图案设计充分体现了学校“立足濠江,拥抱澳门,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办学目标,爱澳爱国教育在这一堵小小的文化墙里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开放兼容,才能富强兴盛。</h3><h3> 美术教室里陈列的各种各样精致的手工作品和乐器教学室里琳琅满目的乐器告诉我们学校注重艺术教育,着力培养具有审美情趣的有个性特长的学生。宽阔优雅布置温馨的图书馆特别吸引考察团一行人的眼球,大家都忍不住想捧上一本书静静地阅读了。据说澳门教育暨青年局在每所学校特设图书管理员,播出专项资金购书,扶助各校提升阅读水平,力度很大。一个重视阅读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一个崇尚阅读的学校肯定是最幸福的学校。<br></h3><h3><br></h3> <h3> 培道中学同样是面积小得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走过一条狭窄的通道,就是一个不足20平米的操场,一群学生在拍篮球,这就是他们每天课间活动的场所。走在一条十米不到的走廊,看着两旁的墙体文化,内心生出不少感动。培道学校非常注重品德教育,倡导“小孩子,大任务”,从小加强责任意识培养。每班开展“品德小战士成长之旅”,提倡学生自己做自己的事,学习做各种家务,每个班级前面都贴出班级“品德小战士”放大了的照片,分层迭出的照片记录着亲子间的感动和体验,真好。教育美在细节。没有那么多的花样,就从眼前做起,从爱家爱父母做起,告别假大空、形而上的一些说教,这种德育理念值得我们内地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思考。<br></h3> <h3> 聆听培道中学太空探究——小行星光变探究项目报告会,我们深深感受到澳门学校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视,惊叹于澳门学生们从小的科学探究精神。正如培道中学校长在座谈时说的那样:“教育要与学校实际相结合,与生活相联系,注重应用理解与创造,不随波逐流 ,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br></h3> <h3> 坚守传统根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澳门教业中学留给我的最深感受。首先我们在教学楼环绕的空间里看到赫然矗立着一尊“至圣先师”孔子石雕巨像,据说这里被称作“孔子花园”,它与孔圣堂、孔子学堂一起,形成学校独特的“三孔”校园人文景观。学校还成立“孔子研究学院”、自编校本教材《论语语录》等,让学生从小接受儒学经典的熏陶与浸润。<br></h3> <h3> 我们参观了学校占地250平米的书法练习室、书法展览室、书法研究室。只见三间专用教室里,推介着“文房四宝”文化,陈列了历届师生优秀书法作品,收藏有《中国历代书法精品大全》共100卷等名家法帖供师生鉴赏。听说学校坚持实施了六十多年的书法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教学生写好字,更是由于历任校长对书法在美育、德育特别是爱国教育方面的育人功能有更深刻的认识,他们希望从书法艺术的演变发展中,从书写的诗词歌赋内容中,让师生得到“情的熏陶,理的启迪”。我们考察团一行人无不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教育要坚守传统文化之根基,筑牢精神之家园,孕育人文之情愫,在此真正落地生根。这也许正是澳门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内在原因。因为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h3> <h3> 走进澳门,看到这个不足30万平米的海岛之国如此欣欣向荣,听到澳门人民幸福生活的一件件鲜活的事例,比如,澳门许多学校实现全免费上学,18岁以下或者65以上的人医疗费用全免等等这些幸福的事儿,我们心生羡慕,同时也深感澳门政府在教育和医疗方面投资巨大,以解决人民的基本生活为保障,逐步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当然,幸福的澳门背后有强大的祖国可依靠和信赖,中国政府对澳门的深切关怀与支持极大地提升了澳门同胞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br></h3><h3> <br></h3> <h3> 一直以来,澳门与湖北,长江与濠江有着亲密的手足谊,深厚的同胞情。鄂澳之间的友好交往已延续了18年 ,双方就教育、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也促进了两地的教育发展、文化交融,可谓意义深远,作用巨大。此次鄂澳交流,在省政协副秘书长罗昌兰女士的带领下,我们这些来自天门、仙桃、潜江三地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增进了感情,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也激活了思想,还更多地引发了我们对教育,对医疗这两项最大的民生工程进行更深入地思考、探索与实践。<br></h3> <h3> 爱国爱民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对于每一个学子来说,就是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而对于我们每一个政协委员、每一个个体来说,就是从我做起,做好自己,让个体的目标汇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