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们笑得灿烂,去更远的地方

<h3>阳光灿烂,微风不燥。2019年的研学旅行开始啦!我们班一共有17个孩子报名参加,他们热情奔放,活泼可爱。我们的目的地是桐城,分别是桐城的六尺巷、文庙、木鱼山公园、老街。</h3> <h3>由于大巴车进不了学校,孩子们一早就从学校步行去河坝上上车,丝毫没有怨言。步履轻快,我是跟不上队伍啦!</h3> <h3>大巴车上,欢声笑语,学生们尽显才华,老师们也是搬出了久违的歌声。小朋友说唱就唱,还能改编歌词呢,棒棒哒!</h3> <h3>校长来一首</h3> <h3>六尺巷</h3><h3>桐城六尺巷的来历</h3><h3>清代康熙年间,安徽桐城张英进士及第后,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京为官,他的家人在桐城办起事情来就神气了很多。有一年打算扩修府第,不巧的事张府的邻居是叶府,叶府的主人也在京城做官,而且官至侍郎。</h3><h3>张府扩建府院时,提出让叶府让出三尺地面好修建院墙,然而叶府的家人却死活不答应。张府人觉得张英比叶侍郎的官大,就像让张英以官势压服叶侍郎,长一长的张府的威风,灭一灭叶府的气势。于是他们就修书一封,派人去了京城。</h3><h3>张英接到家书以后,知道家人倚官仗势,欺凌同乡,心中老大不高兴。他手捧家书一肚子不快,最后他断然挥笔给家人写了一封回信说:</h3><h3>千里投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h3><h3>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h3><h3>信得意思是要家人不要再也与叶家争那三尺宽的地面,让自己家人往里缩三尺来构筑自家的院墙,家人看到张英的来信,就不与叶府去争了。</h3><h3>叶府的人听说张家去京城搬张英时,心想张英必定要强占三尺地面,正发愁的无计可施时,却见张家动工修墙主动往里退了三尺,一打听才知道是张英有书信指示张府人这么做的,叶府人就把这个情况上京告诉了叶侍郎。</h3><h3>叶侍郎得知详情后,也指示家人把院墙往里缩三尺。这样桐城县变出现了一条六尺宽,百米长的小巷——六尺巷,张叶俩家也成为了世交。如今小小六尺巷穿越百年,已经变成了桐城有名的景点,向世人诉说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让。</h3> <h3>六尺巷合影啦</h3> <h3>桐城文庙</h3><h3>桐城文庙,亦称“圣庙”,位于安徽省桐城市龙眠中路2号,地处桐城市广场北端,占地面积415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803平方米,已有近700年历史。</h3><h3>桐城文庙坐北朝南,文庙建筑群以大成殿为中心,以御道为中轴线。主要建筑有文庙门楼、 宫墙、棂星门、泮池、泮桥(又名状元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土神祠、东西长庑等。后院设置“陛下”、月台、祭坛等附属建筑。桐城文庙既是元、明、清时期祭孔的礼制性建筑群,又是一座学宫,是桐城县学和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属“庙学合一”的文教活动场所。桐城文庙是了解桐城、认知桐城派和研究古代文学史的重要窗口。主要景点有文庙门楼,大成殿,桐城派陈列馆等。</h3><h3>2013年,桐城文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万世师表</h3> <h3>导游讲解详细,孩子们认真仔细地听!</h3> <h3>木鱼山乐园</h3> <h3>笑得多开心呀</h3> <h3>抓拍很成功</h3> <h3>女孩子也毫不逊色</h3> <h3>屁股都震痛了,要站着休息一会</h3> <h3>勇于攀登</h3> <h3>滑滑梯上的风采</h3> <h3>这个三年级的小朋友还真是不错,今天当了一次石头小学的学生!</h3> <h3>孔城老街<br></h3><h3>孔城老街,坐落于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境内,距桐城市市区12公里,已有1800多年历史。</h3><h3>明清时期,孔城老街作为连接巢湖地区和长江地区的重要水运码头日益繁荣,太平天国时期,孔城遭到破坏,但不久即恢复;2009年,孔城镇党委、政府对老街核心区域二甲至八甲的300间临街房屋进行整修复建;2011年5月1日,孔城老街举行了修复完成开街仪式。</h3><h3>孔城老街,总长约3公里,街道宽度为3米左右,街、巷、弄路面均为麻石所铺,总面积17万平方米。分为十甲,每甲之间有闸门隔挡。南北走向,呈“S”形,地势南低北高,一条主街,两条横街,另有三巷一弄。店铺房舍皆为青砖灰瓦,多具飞檐翘角,木镂花窗。</h3><h3>2019年1月10日,孔城老街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h3> <h3>与三冲小学的诵读比赛,团结就是胜利</h3> <h3>明清科举考试</h3> <h3>天井</h3> <h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孩子们在这一次旅行中不仅身心得到了愉悦,也懂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h3><h3>整个旅行中尽显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你们阳光灿烂,愿你们笑着走向远方,笑着走向更完美的自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