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合涧古镇,居群山之中、傍淅河之阳。合涧古称“仙岩”,历史悠久,上溯周末,卢子綦与乔璋、乔瑞二童居栖霞谷之岩,得道成仙。始皇帝邀其炼丹于皇宫,师徒逐名闻天下。所居之岩号“仙人岩”,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通往“仙人岩”之栖霞谷口,有数十户之村,始名“仙岩”。宋代林虑县曾只设一乡名“仙岩”,“仙岩”南淅河因两溪汇合,宋代已有“合涧河”之称,明朝改“仙岩”为“合涧”,并延用至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镇西,栖霞谷,林虑之绝胜。两山拱抱,九峰千仞,千巗万壑,虎踞龙盘。红叶黄菊,苍松翠柏,碧绿横空,遮天蔽日。河流九曲,蜿蜒而下,或汹汹激流,或潺潺浅滩,或烟波浩渺,或飞流瀑布。栖霞观。堂殿巍然,缔构雄伟,列仙洞室,拥掖左右,不类尘世。自秦汉以来,道士香客不断,晨钟暮鼓不绝,香火鼎盛不衰。满谷云遮雾罩,五彩斑斓。猴啼两岸,鸟鸣翠柳,鱼翔浅底。亦梦亦幻,胜似仙境。沿河茶马古道,崎岖陡峭,合涧巩关,羊肠坂道,太行十八盘,商贾马队,三五成群,来往不绝。栖霞谷北山,林虑之西山,自南向北栖霞、金牛、洪谷、天平、黄华、鲁班豁……群峰联屏,壁立万仞,高耸云霄。迤逦北去,横绝百里,犹如卧龙。镇东,西山之余脉,突兀而起,高不及西山之两成,曰林虑之东山,西高东低,自西向东绵延百里,东达豫北之平原。镇北,东西两山之阔地,良田千顷,北望林州城之全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合涧古镇,始于秦汉,兴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林虑六集之首。全镇七街二十巷,四周三券九寨门。夜间各门紧闭,设岗放哨,防匪防盗,固若金汤。南北主街最寬最長,南券北券首尾呼应,街中四门亭贯纵横四方。三券一亭皆两层,底层四方青石所砌,上层青砖琉璃瓦殿宇,玄武庙北券之上,乱樑殿雄宏精巧至极(万历二十年重修,1592年)。山西会馆(明正德十一年建,1516年)、关帝庙(乾隆四十四年建,1779年)、南券、东南券,自西向东沿淅河北岸而建,皆明清风格,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富丽堂皇、雄伟壮观、亭台楼阁、鳞次栉比、古色古香,美轮美奂。东南券外,合涧大桥,长虹卧波,气势恢宏。大街小巷,店铺林立,井然有序,商号招牌,琳琅满目,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生意兴隆,日进斗金。节日庙会,券里券外,人山人海,摩肩擦踵,川流不息。说书唱曲,吆喝叫卖,不绝于耳。牛哞马嘶,鸡鸣犬吠,热闹非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仙岩乡人杰地灵,货通天下;合涧镇物宝天华,人文荟萃。虞舜①足迹茶饭庄,立五帝之尊;卢子綦修炼仙人岩,闻名遐迩;林虑长鍾皓②以德行称,至德可师;魏文帝曹丕访栖霞、诗《游仙》,扬名海内;荆浩③隐居洪谷、画山水,庐匡立宗;知州李诚栖霞观撰碑文,千古不朽;王庭筠④驻足五松亭,文章千古;谢思聪⑤筑渠修志,开林州先河;知县巩焴⑥筑合涧巩关,万民称颂;沙蒋村郭兴义⑦捐资修仙岩桥,博济为怀;抗日英雄鍾明山战武乡,枪落敌机;战神皮定均立马合涧镇,解放林县;抗美英雄鍾天金赴朝鲜,荣立军功。马有金领军天河红旗渠,造福于民;能工巧匠出太行一带一路,引领世界。</font></h3> 故乡,美哉!美兮!北宋山水画家、绘画理论家郭熙曾曰“太行枕华夏,而面目者林虑”,“林虑乃天下名山巨镇”。“合涧古镇”乃镶嵌于林虑绝胜处之明珠。太行归来不看山,林虑归来不看岳,仙岩归来不羡仙。邀天下宾客,迎四海亲朋。美景!佳肴!美酒!盛情!不亦说乎!<br>注释:①虞舜,虞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三皇五帝之一,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字都君。民间传说,唐舜曾隐居林州南三十里茶饭庄,村旁有舜王谷、舜王庙(仙台寺)、狮山、象山等地名和古迹。,尧帝闻其贤,千里访贤于此,后传位于舜。过去舜王庙(仙台寺)在林州很有名,进山朝圣之人纷至沓来,香火极盛。当地山民热情好客,凡来者食宿一律免费,茶水尽饮,饭菜尽吃,日子一长,“茶饭庄”村名便被叫起来。<br>②钟皓,字秀明,颖人。桓帝朝为林虑令。前后九辟公府,征为廷尉正、博士等皆不就。时,皓及荀淑并为士大夫所归慕。东汉名臣李膺常叹曰:“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诸儒颂曰:“林虑懿德,非礼不处,悦此诗书,弦琴乐古。五就州招,九应台辅。逡巡王命,卒岁容与。”<br>李膺,字元礼,河南襄城人,东汉名臣。他先举孝廉,后又举高第,一生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声名远扬。他写得一手好文章。在阳城的时候,门下学生有四五百人,李膺每写完一篇文章,学生都争相传阅。他能文也能武,打得了鲜卑,守得住边疆,多次打退鲜卑的侵犯,以致后来羌人一听到李膺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后汉书》称:“天下楷模李元礼。”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的【历史上的监察官】专栏中专门刊登了李膺的事迹。<br> ③荆浩(jīng hào)(约850-?)中国五代后梁最具影响的山水画家,博通经史,并长于文章。孟州(今河南济源)人。大概生活在公元870—940年间。荆浩博通经史,博雅好古,能写文章,也能作诗。士大夫出身,后梁时期因避战乱,曾隐居于太行山洪谷,故自号“洪谷子”。荆浩不仅创造了笔墨并重的北派山水画,被后世尊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还为后人留下著名的山水画理论《笔法记》,以假托在神镇山遇一老翁,在互相问答中提出了气、韵、思、景、笔、墨的所谓绘景“六要”,是古代山水画理论中的经典之作,比更早时期南齐谢赫的“六法论”有所发展,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现存《匡庐图》备受推崇。<br>④王庭筠 (金) (1156~1202年)字子端,原籍河东熊岳(今辽宁省盖县)。明昌元年(1190年),章宗帝给翰林学士院下旨说:“王庭筠所试文句太长,联不喜此,亦恐四方效之。”又给平章张汝霖下谕日:“王庭筠文艺颇佳,然语句不佳,其人才高,亦不难改也。”四月,召王庭筠参加馆阁考试,录取赐职。但御史诬陷他“尝犯脏罪”而被罢官解职。不久,来林虑山隐居。在黄华山周围买田200亩,种粮种菜。在黄华上寺(即慈明院)设立读书处,创办黄华书院,授徒教书,作诗绘画,自号“黄华老人”、“黄华山主”、“雪溪翁”,与乡民、学者打成一片,使林虑山的文化教育事业兴盛起来。短暂的隐居生活,同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结下了不解良缘,留下了许多诗篇、书画、碑刻。至今他的《黄华山居诗》碑仍立于山寺。 其中王庭筠留下四首行书诗碑,为自诗 自叙 自书 自刻,号称四绝,其书风超迈。王乃大书家米芾的外甥。原碑己已分化,后翻刻诗碑现保存于原林县文化馆院内。<br>⑤谢思聪,字崇谋,号联塘,明代滋阳(在今行唐)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任林县知县,后升任陕西巩昌州通判。<br>作为兴水先驱,谢思聪在林县乃至全国享有盛名。林县俗语称“今有红旗渠,古有谢公渠”,“谢公渠”说的就是谢思聪当年任林县知县时修的一条9公里长的水渠。这条水渠虽小,却影响深远,著名的“红旗渠”即是受“谢公渠”的启发而修建的。直到今天,凡是到林县参观“红旗渠”的,一定会听到谢公渠的故事。<br>当年,林县有40多个村庄面临饮水困境,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谢思聪担任知县后,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下大力筹措资金组织民众修建了一条深约3尺、宽约2尺的石砌水渠。因为此渠出自太行、林虑两山交汇处的山谷之中,故取名为“共山渠”。此渠西引洪谷山水,东到辛安村止,全长18华里,由沿渠的椒园、小付街、小屯、圪道、杨家庄、拐头山、木篹、辛安、马军池、北山、豆家庄等11村公修共管,通水后,有效解决了沿渠49村的人畜用水问题。<br>谢思聪还编纂了《林县志》初稿。为此,他走遍林县山川,广征博采,请人参与修改,征求多方意见,不断充实完善。正当县志筹备完毕之时,谢思聪升任陕西巩昌州通判,后任知县接任后,再次修订为四册的《万历林县志》,成为林县有史以来第一部县志。<br>⑥巩关,在合涧区河交沟嘴子口。明崇祯五年,流贼掠泽潞(今指晋城、长治一带),知县巩焴筑此关,防贼东窜。名以其姓,且取固圉(yǔ,防御)保境之意。邑人苏继韩有《创修合涧巩关记》。<br>⑦郭兴义,林州市陵阳镇沙蒋村人。合涧南临淅河,河上自古无桥。每逢雨季河水暴涨,常阻断交通为害社会。年复一年的民怨,引起了郭兴义的关注。此人是当时林县知名慈善人士,他靠商业起家,致富后多有义行。民国七年(1918),又首倡修建合涧大桥。他看此地上距"仙人岩"不远,便提议将桥名定为"仙岩桥"。该桥为当时县内最大工程,耗资巨大。郭先捐钱七千串。为筹措资金,又开办了凌集煤矿,将所得利润全用于大桥工程。1922年,民国总统徐世昌彰其德行,亲授其手书"博济为怀"匾额。同年,兴义八十寿终。之后不久,大桥工地施工告急,其子郭树森承父遗志,始终不懈,捐钱至两万余串,终使大桥工程完工。<br>民国二十一年(1932),大桥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洪灾袭击,九拱桥眼被冲垮六拱。从此以后,交通再度中断,时间长达十八年之久。<br>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派"老根据地访问团"来到林县,了解到重修合涧大桥是广大人民迫切要求,省政府拨下专款并派遣技术人员,由大桥附近的五个区141个等政村组织民工义务出勤修建。工程于1952年11月1日动工,1953年6月3日竣工,历时七个月。在三拱老桥北端接建新桥五拱,并将原"仙岩桥"名改称"人民大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