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left;"> 如果您有空到了垣曲,也就是那个发现了世纪曙猿化石,号称黄帝铸鼎之中国最早铜都,又是舜帝故里汤都亳城等等冠绝天下威名的那个晋南黄河北岸,小浪底水库库区和红色革命老区的偏僻小县城,那么多的古代传说故事和神奇逸事,让您几乎不敢相信这些都是发生在那片山区小县而充满疑惑,然而不仅仅是外乡人,甚至是垣曲当地人,在司空见惯耳熟能详的故事之外,也不一定什么都清楚。当你置身垣曲中心广场,那著名的铜制壁画、汉白玉帝舜故事雕塑、青铜甬道历史年表、垣曲宝鼎、垣曲铜业发展史碑刻还不能让您惊掉下巴的话,垣曲历史年表青铜甬道记载的有些事情一定会让见多识广的您犯疑惑的。比如今天要说的“店下样”,它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呢?首先请您看看这段青铜甬道铭文记载:</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垣曲历史年表青铜甬道</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4000万年前】古城寨里村出现曙猿。</h3><h3>【150万年前】丁家河有人类活动。</h3><h3>【公元前2100年左右】舜生于诸冯。</h3><h3>【公元前660年】晋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h3><h3>【公元前353年】在古城东南置幽州。</h3><h3>【东汉时】垣县改东垣县。</h3><h3>【470年】东垣县改白水县,属邵上郡。</h3><h3>【北魏时】孝昌年间,撤邵上郡,在阳壶城置邵郡,白水分白水、青廉县。</h3><h3>【537年】白水县改亳城县,邵郡改邵州。</h3><h3>【北周时】另置蒲原县。</h3><h3>【605年】隋大业初,废邵州,亳城、青廉、蒲原三县合为垣县,属绛州。</h3><h3>【617年】隋义宁元年,在县城置邵原郡,垣县分垣县、青廉、亳城。</h3><h3>【618年】唐武德元年,属邵州。</h3><h3>【622年】唐武德五年,撤亳城入垣县。</h3><h3>【627年】唐贞观元年,撤青廉县入垣县。</h3><h3>【北宋时】改垣县为垣曲县。</h3><h3>【1075年】北宋熙宁八年,设垣曲县钱监,岁铸钱三十六万贯。</h3><h3>【1092年】北宋元祐七年,置垣曲店下样。</h3><h3>……</h3><h3> 对了,就是这段,“1092年,北宋元祐七年,置垣曲店下样” 。这个店下样是什么呢?官职?建筑?还是什么古怪的器物?</h3><h3> 估计你去打听一下,旁边的人清楚这个典故的也不是很多,当初我看见这几个字也是充满了疑惑的。后来读过一篇文章,稍微明白了一点点,但是依然是充满了疑惑。</h3> <h3> 问问万能的度娘吧,她首先给我们的是这样一个简短的信息。</h3> <h3> 这个豆腐块文章也是很不过瘾。</h3> <h3><b>这是一个秤砣,也是一件国家一级文物,还是垣曲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西晚报 01-23 05:58</h3><h3><br></h3><h3> 这是一个秤砣,也是一件国家一级文物,还是垣曲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个秤砣,有怎样的价值能让它有如此分量,断不是因为它是块石头,有些分量,而是它历经千年,是山西盐运历史中一个重要的证据。</h3><h3><b>宋代石砣(见图片)</b></h3><h3> 1958年秋,山西垣曲县东滩村群众修水渠时,发现了一件大型石砣,石砣上有铭文。此石砣发现之后便长期放在该村井房内,直到1981年10月被运到垣曲县文化馆,现存于垣曲县博物馆。此石砣的标准名称为“垣曲县店下样”(以下简称“店下样”)。“店下样”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方形,中间有系绳用的穿孔,无孔的两侧面阴刻缠枝牡丹花纹饰。下部为八棱形,周围镌刻铭文。其下饰一周缠枝蔓草莲花纹。“店下样”整体保存完好,重140公斤;通高47.3厘米,最大对角径48厘米。“店下样”的铭文刻在八棱形的八个平面上,共38行,每行6~8字,计293字,其中个别字漫漶不清,全文照录如下:</h3><h3><b>垣曲店下样</b></h3><h3> 今为自来雇发含口、垣曲两处盐货,沿路□户多端偷取斤两,不少地头不肯填培。又虑勾当人并不两平秤盘,乱有阻节,别无照验,有妨雇发。今来与众同共商议,各依元发斤两,相度地里远近,节次饶减,起立私约石样叁个,于安邑、含口、垣曲等处,各留壹个。含口比安邑减壹斤,垣曲比含口又减壹斤,充沿路摆撼消折。所贵断绝弊倖,各尽明白。今后每遇装卸盐货,各依所立石样比对秤盘。其石样周遭完平,并无缺损,常在秤下存放。又虑主事人作弊、不依石样卸车装船,别有增减斤两,许诸色人画时封记下盐席,各赴本客处陈白,立支茶酒钱伍拾贯。□□所置石样叁个,仰逐处勾当人等不得借与别客使用,□虑斤两不同恐惹争讼,各令知悉。元祐七年七月初七日置。</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孟州助教贾(花押)</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延州助教严(花押)</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延州助教赵(花押)</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 浩书 程克俊刊</h3><h3> (注:□,表示铭文缺损部分)</h3><h3> 根据对这段铭文的解读,便能知道,“垣曲县店下样”是我国宋代运输解盐所用的标准石衡器。“店”是古代置货鬻物之处;样,有样式、样板之意,古代衡器有时以“样”为名。</h3><h3> “店下样”指的便是放置于鬻盐邸店里的标准“石样”。更通俗的理解就相当于盐业公司的磅秤,盐在历史上一直属于国家严格管控的物资,必须持有政府许可文书才能买卖,这件文物便是当年用来矫正来往盐商所拉盐的分量的。</h3><h3> 垣曲县博物馆的王泽庆、吕辑书在1986年的《文物》杂志上对“垣曲县店下样”进行过详细的论证。铭文中称“店下样”为“私约石样”,是因为这一石样并非官府所立,而是几个州助教与有关众人协商而立,其铭文具有某种契约性质,是一种地方性的私约。1972年江瑞安新江公社所出北宋熙宁年间铜铊,铭文有“取到广德军建平钱库省样铜铊壹副”字样,“省样”为官样,而此“店下样”则为私立的石样。</h3><h3> “店下样”铭文中有安邑、含口、垣曲等地名。宋代的安邑便是今日夏县,垣曲依然沿用宋代县名,只是县城所在地已经发生变化,当时的垣曲县城在今垣曲古城国家湿地公园。含口为安邑到垣曲的必经之路,《水经注》已有记载。《宋史·司马池传》:“时议者以蒲坂、窦津、大阳路官运盐回远闻,乃开口道,自闻喜逾山而抵垣曲”。自含口道开发,沿用至今。</h3><h3> 唐宋以来,河东解盐的销售之法屡变。或自由贸易,允许商贩运销;或实行禁榷,严禁私贩,违者处以重刑。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朝廷对解盐行禁榷之法,实行官卖。这给人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王朝中亦多有争议。庆历八年(1048年)兵部员外郎范祥主持盐政时,制订了“盐钞法”(又称“钞引法”),其方法是由盐商在边远郡县交钱买钞,四贯八百买一钞,持一钞可在盐池取盐二百斤,在通商区域内可以自由贩卖。此法先行于河东,经实践证明较为便利,切实可行,又推行到全国。</h3><h3> “盐钞法”实行时间较长,到四十多年后的元祐年间仍在实行。“垣曲县店下样”便是在实行“盐钞法”的过程中,为了防止运输过程中发生偷盗、短少分量等纰漏,而由有关的地方官吏以私人身份和众人共同商议设立的标准衡器。</h3><h3> “垣曲县店下样”的发现,为宋代“钞盐制”提供了实物例证,是一件对于研究宋代经济史很有价值的珍贵文物,也是山西盐运史上珍贵的历史记录。</h3><h3><br></h3><h3>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雅丽</h3><h3> 通讯员 吕东风</h3><h3>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张静玉</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垣曲“店下样”的铭文拓片</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r></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上边的文章,有图有分析,让我们详细了解了“垣曲店下样”原来是一个分量很大的石头秤砣,是用来称盐的。可是古代为啥用这么大的一个石头秤砣呢?不着急,我们再看看度娘还说了啥?</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黄河漕运与南村历史</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8-05-23 15:35:29 来源:三门峡日报</h3><h3><br></h3><h3> 黄河漕运是古代官方组织公粮物资水运的一种运输方式,是封建王朝的经济命脉。它发端于春秋、战国,各诸侯出于军事争霸的目的,依托漕运完成后勤补给及兵员运输。秦汉为黄河漕运的发展阶段。三国、魏晋南北朝地方漕运事业普遍兴起。隋唐时期,则借助其大一统的政治和军事优势,沟通了华夏五大水系,联通了千里运河。到唐宋时期,全国的漕运达到了鼎盛,各项漕运法规和制度得以创立并逐步完善。自公元前647年春秋中期的“秦输粟于晋,自雍及降相继”的“泛舟之役”开始,到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宣布停漕改折令为止,漕运在历史上存在了2548年。</h3><h3> 黄河漕运是中国漕运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古代联通中原与关中地区的唯一运输通道。《河南航运史》记载,在黄河漕运线中,西自峡口东至今渑池南村任村的这段长达65.4公里的峡谷河段统称为三门峡。南村地处豫晋交界,是黄河峡谷的出口,有“一脚踏两省(河南、山西),鸡鸣听三县(渑池、垣曲、新安)”之称,古代著名的济民古渡座落于此。豫晋大峡谷是黄河流入黄淮平原的最后一段险要峡谷,古又称“閼流”(閼:阻塞之意:閼流:指这段河流航行艰险),到了南村段则河宽水缓,是天然的水运停泊港湾。黄河漕运水路又与连接豫晋的阳壶古道在南村交汇,使南村成了黄河漕运航道上的重要驿站和交通枢纽,也是历代统治者争相控制的战略重镇。</h3><h3> 整个黄河漕运路线中,三门峡一线是最为关键的通道,这里两岸山峰陡峭,险滩暗流遍布。《水经注》中记载:“自砥柱以下五户以上,其间百二十里,河中竦石桀出……合有一十九滩,水流峻急,势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明万历二十五年,渑池县令王之都与垣曲县令冯至诚等合立的《创建回龙宫碑记》记载:“垣之西南距四十里曰五虎涧,间三里曰莺嘴窝,乃大河险要处,起吞天沃日之涛,排山倒海之状。泛航者抵则坠浆失柁,胆落神泣,皆谓冥冥中有飞挽云……”。可见此峡谷行船之惊险。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后的东周时代,政治局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诸侯各国之间的兼并愈演愈烈,出现了舟师水战。在河南境内有黄河漕运之始的记载,见于《战国策·魏策》。那时,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统辖地区主要在黄河以南地区,为逐鹿中原的交战要冲。秦汉时期,盛产粮食的农业经济富饶地区除关中外,大部分布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关东平原,即函谷关以东,东至海滨、南至鸿沟水系流经的区域。《十七史商榷·诸仓》中说:“秦都关中,故于敖置仓,以为溯河入渭之地”。秦朝漕运,除满足都城的粮食供应外,也为当时转漕给军,供给边疆驻扎的军队所需粮秣。秦统一全国后,及至魏晋之际,是黄河漕运的发展阶段。在这五百年间,秦都咸阳,西汉都长安,东汉和魏晋相继定都洛阳,这几个朝代的财政经济来源,主要仰赖黄河中下游流域和江淮一带盛产粮食的经济富庶地区。大量的粮食溯黄河西运关中,或经洛河运至洛阳,三门峡的黄河河道已是漕运必经之路。</h3><h3> 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接受了大臣刘敬“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的建议,开始漕运建设。河渭转运线犹如经济大动脉,每年需要从关东漕运大批粮食供给关中,数额最高达600万石。漕船上溯三门峡谷,虽有经常修治的拉纤栈道,也因航行极其艰险,漕运量不能适应所需,而且损失甚大。于是在汉成帝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当政者采纳了丞相杨焉的建议,采取凿广三门砥柱河道的办法,以平缓水势。但是在施工中,“镌之裁没水中,不能去,而令水益湍怒.为害甚于故”。这次凿石开河工程显然未获成功。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继续凿石开河,表明东汉时三门峡已是黄河航运的重要通道。据《水经注》记载,魏晋之世为征服三门天险,开发与利用黄河航运,从魏明帝景初二年至西晋泰始三年的29年间,长期以五千多人的力量坚持“岁常修治”。但是,由于三门峡河道自然条件极为艰险,修凿技术水平低,劳动条件也较简陋,所以三门天险仍未彻底征服。隋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在黄河三门峡修治河道,诏凿砥柱,企图由三门峡直接通漕西运。所以,位居洛阳与长安之间的陕州常平仓(又称太原仓,位于陕州西南四里),自隋初成为河渭转运线的主要转运仓之后,对古代漕运曾起过重要作用,而且历时甚久。</h3><h3> 唐代,漕运已达“凡三岁,漕七百万石”,主要来源是“益漕晋、降、魏、濮、邢、贝、济、博之租输渚仓,转而入渭”。为通漕三门,虽几经修整原有栈道,但终未彻底改善三门航道艰险条件,行船时,“挽夫辄坠死”的情况仍甚严重,所以采取开辟三门峡陆路相辅缩短车运距离的办法,以取代南路陆运。</h3><h3> 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待中裴耀卿改革漕运,实施采取缩短陆运的办法,把由洛至陕三百里的陆运改进为在三门峡北岸凿山开路十八里,实行水陆接转。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三门东置集津仓,西置盐仓,凿山十八里以陆运”,使“漕舟输其东仓,而陆运以输西仓,复以舟漕,以避三门之水险”。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漕山东粟四百万石”,除用牛车每年运米二百五十万石外,经由三门峡开元新河的运量应在一百五十万石以上。</h3><h3> 广德二年(760年),宰相刘晏改革漕运,从河阴仓转黄河漕船直达渭口的永丰仓。这种转运方式比裴耀卿的分段转运,省却了三道中转环节。在提高漕运效率方面,刘晏还主持设计创造了适航于汴河和黄河三门峡航道的优良船型“歇艎支江江船”共2000艘。其优点是:船体肥阔,长与宽的比例小,底平舱浅,载重大(每船载千斛,约45吨),吃水浅便于装卸。黄河奔流若沸,风浪大,尤其是三门峡旋流悍湍,暗礁丛立,自古行船视为畏途。刘晏设计创制的“上门填阙船”就是针对上述航道特点而造的一种坚固耐用、善抗风浪的船型。同时,对于挽船所用的纤绳,也特别重视安全和耐用。对漕船的编组,采取以食盐专卖的“盐利”雇人运输、“分利督之”的办法,改革了过去“取县取富人督漕挽”,强迫百姓漕挽的征发徭役制度,做到了“不发丁男,不劳郡县”。同时,又在“十船为纲,每纲三百人,篙工五十人”的编组基础上,“随江、汴、河渭所宜,教漕率”,以提高驾船技术熟悉河道特点,做到了“未十年,人人习河险”,可见当时黄河漕运数量及用工之庞大。</h3><h3> 在黄河漕运腹地的豫晋峡谷两岸,每个村庄都是从事黄河漕运服务的专业村,特别是以南村和五户滩为代表的村庄,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艄公和石匠,在黄河漕运中名声显赫,凡是到达这里的漕运船只,都要用当地艄公送过险滩激流。</h3><h3> 可以说,黄河漕运航道是数以万计的黄河艄公和石匠用生命和汗水铺成的。千百年来,响彻在豫晋峡谷那震天撼地的船工号子就是黄河漕运之魂!</h3><h3> 豫晋峡谷至今流传这样一个歌谣:</h3><h3> 提起五户滩,人鬼都胆寒;要想通过它,除非活神仙;黄河三门峡,河床窄有险;谷深崖壁陡,閼流成险滩;水浑藏礁石,浪高扑九天;后浪推前浪,浪花泛白烟;流速高又猛,滚滚到回山;闯过白浪渡,汹涌奔吊滩;千万好水手,个个旋涡眠;灾难创智慧,建堆导航船;堆建突峰上,艄公永向前;险滩顺利过,舵手齐欢颜;敕建五户庙,缅怀数千年。</h3><h3> 唐宋时期,黄河漕运成为“丝绸之路”的环节之一,始自西汉的“丝绸之路”,其东端虽然起自渭水流域的长安和伊洛河流域的洛阳。但来自关东地区齐郡临淄(今山东临淄)和陈留、襄邑(今河南睢县)等地著名的绢、罗、纱、锦等丝织品以及南方的茶叶,也是和漕粮一样地漕运至京师的。河南境内的黄河和汴渠水运,就开始作为“丝绸之路”东端的一环而发挥着重要用。黄河栈道上的题记“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九月二十五日,押茶纲大将王佐刊”,就印证了这一事实。</h3><h3> 宋代,南村成了潞盐的中转中心。山西运城的潞盐运至济民渡码头,分水路和陆路运往中原地区,水路依旧是黄河漕运古道,陆路沿阳壶古道南行。1958年山西垣曲东滩村(济民渡北岸)出土的,宋哲宗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的《垣曲县店下样》盐样石砣,记载了民运潞盐的兴盛。金皇统初年(公元1141年),出于军事和经济统治的需要,在南村设立利津县,管理黄河水、陆运输。</h3><h3> 随着元明清三代王朝相继定都北京,全国政治中心东移出黄河流域,官方的黄河漕运至此减弱。但在元代,南村又一度成为航运的造船基地,据《济民河神祠记》载:“涉己酉年,为张彬等原系济民官渡船户,承奉上司差遣,彬等三十余人接运修盖中滦仓廪筏木。癸丑年,复奉上司矜恤,彬等不避艰险放运之劳,将税赋杂役蠲免。自后,复遣南京柴总把本渡监造战船七十余只,放运供给。至元五年,攻击襄樊,遣前南京刘治中、周宣使、贾宣使起运造船棹杆木植四万三千余数。前韶州达鲁花赤暗普依奉上司文字,令本路人户俱入南村山林,采斫造船木植,彬等放运”。明清时期,南村城规模建设宏大,从清乾隆十一年和嘉庆十五年县志绘制的地图上可以看出,南村仍处于战略要地,此时设立南村巡检司,管辖利津渡口,同时还设有盐局,潞盐交易保持兴旺。清末陇海铁路修建通车之后,使得黄河漕运彻底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但东西部的物资互补、民间交流运输仍然不断。抗日战争时期,南村作为最重要的支前渡口,担当着晋南战场的物资供应和伤病员运输,我党多名高级将领在此渡河前往作战一线。1944年5月,日军突破中条山防线,在南村强渡黄河,致使中原失守。20世纪50年代,三门峡黄河大坝修建后,豫晋峡谷黄河运输才最终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h3><h3> 作为黄河漕运见证的历史遗迹,如崖上古栈道、开元新河、漕运路道仓址、摩崖题刻与碑记等,大多在修建三门峡水库时被炸毁和淹没。到了20世纪末,伴随着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八里胡同古代栈道遗址与汉代函谷关仓库建筑遗址等珍贵的黄河漕运遗迹也没入水下,不复得见。但庆幸的是,三门峡至南村段,峡谷中还有部分黄河古栈道漕运遗迹尚存。现存约15段,全长1000余米。比较重要的地段有渑池县南村狮子山栈道、槐扒栈道及陕州区王家后乡栈道,山西平陆三门镇栈道等。栈道形制从正面看,好似一道横行的大凹槽。顶部弧形,悬垂于路面上方2米左右,侧壁一般修凿平直,壁中间部位凿有并列的牛鼻形壁孔和D型凹窝,间距在2米左右。栈道上石刻题记众多,时间跨度从东汉到明清。</h3><h3> 此峡谷南北两岸还有10处隋唐时期用夯土筑成的“阏流堆台”,这些堆台都是古代黄河漕运导航设施的重要遗址,建设在突出河湾的山嘴处,两堆之间通视良好,堆下距河面有30余米,土堆建筑总高约10米,下部直径约6米,顶部直径为3米左右。位于北岸的有白浪堆、老鸦堆、任家堆、小堆、大堆等5个,南岸也有5处,其中以任家堆保存最为完整。</h3><h3> 2500多年的黄河漕运史,赋予了南村这个黄河小镇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黄河漕运繁盛时,数以万计的船只和数十万船工在这里中转补给,再加上漕运管理机构、军队、潞盐运输和阳壶古道上商贾的来往,四面八方的文化不断在这里汇集、交流、融合,在此地形成了极为独特的民俗风情,其中以南村方言最具代表性,这里的方言只存在在黄河以南的南村乡境20公里内,邻村邻县,大河上下,无一类同。从南村的方言中,可以分出晋、陕、豫、冀、鲁等五省口音韵律。</h3><h3> “蝉蛹是道菜、蒸馍像锅盖、待客饸饹面、朋友怀里来、地下四合院、石头桌上摆、出嫁一路哭、击鼓西门外”的南村“八大怪”民俗丰富浓郁。特别是南村的镢把戏,它就起源于黄河漕运拉纤时的船工号子。船工敲打船篙或船帮,纤夫吼唱号子,形成一种高亢、粗犷的声腔旋律。后来演变到人们在田间地头劳作时,敲打劳动工具即以镢把击节的演唱形式。清末民初,怀梆戏传入南村,镢把戏揉进了怀邦的唱腔音乐元素,镢把戏兼容并蓄,同时融合了豫西、山西等地方戏的特色,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村地方戏。镢把戏的音乐特色是以黄河号子为根基、以南村方言为母语、以怀梆唱腔为基调,近于锣鼓说唱的表演形式。镢把戏唱腔慷慨激昂,以镢把为主打乐器,演出节目多为表现田间地头的劳动场景以及欢庆丰收的生活景象,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该剧种2007年6月已被列入三门峡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h3><h3></h3> <h3> 综上所述,我认为,南村的历史就是一部黄河漕运史,南村的民俗文化是黄河漕运文化的缩影,南村镢把戏则是黄河漕运文化的活化石,黄河漕运遗迹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h3><h3> 最后,我借用中国漕运博物馆专家的一段格言:漕运是经济也是政治;漕运是历史也是传说;漕运是制度也是生活;漕运,一个民族行走在水上的智慧和故事!(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仰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运城盐池展览馆</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r></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上边的一篇《黄河漕运与南村历史》,写的就是垣曲县古城东滩对岸的河南渑池县南村的黄河漕运史。文章中的五虎涧,就是垣曲西边的五福涧河河口段的黄河滩,还有鹰嘴窝就是垣曲县的鹰嘴崖,垣曲县志故事记载,鹰嘴崖原来有古庙,就是黄河漕运激流险滩地段古人建庙祭祀河神和保佑漕运船工的遗址佐证。</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文章中关于宋代盐运史佐证的东滩济民渡盐席石样就是“垣曲店下样”。</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垣曲店下样,记载了宋代北宋天佑年间运城盐池解盐陆运和漕运中转的历史。解盐(念做hai yan)是指解州盐池池盐之意,而非解运食盐之意。戏剧《苏三起解》里面的解是解送之意,而此处的解盐是解州池盐的专称,解州就是运城盐池西南北岸的解州,是关公故里,也是解州关帝庙所在。运城盐池呈东北-西南走向的葫芦形细长条,运城盐池东北端北岸就是安邑,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夏代古都安邑,也是三家分晋的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最早的国都安邑,魏国后来往河南发展,建都大梁,应该是北宋时代都城汴梁即河南开封。前文所述之解盐陆运经过安邑、含口、垣曲,各置盐样一个,含口就是中条山北侧的闻喜县冷口,即垣曲火车三节半从南同蒲线在侯马南边闻喜县礼元火车站分岔至垣曲县必经之路,礼元至垣曲的火车,经过冷口、烟庄、马家窑、横岭关到垣曲,这个垣曲站是垣曲新城镇的古堆,而宋代盐运还要经过垣曲县新城镇的刘张村,沿着亳清河河谷经过皋落、长直、王茅、亳城、小赵至古城镇(垣曲县旧治所在)至黄河岸边的东滩,东滩古代建有阳壶城,旁边的寨坪东南角处的洪庆观有商城遗址发现,即垣曲商城遗址,古城东河就是沇西河东岸的东寨有秦代有武燧古城和烽火台,东寨处于沇西河河口入黄河处的东塬黄河隘口,黄河从此处的八里胡同向东奔流而去,过东寨经陆路可以进入垣曲东塬,这里是通往晋东南上党地区从而越过太行山和王屋山隘口进入华北和河南北部黄河以北中原地区进入河南山东的必经之路。秦军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万的长平之战就发生在晋东南长子和高平地区,长子县相传为尧封长子丹朱之地。</fon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1><b>长子县</b></h1><h3> 长子县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侧。东望太行山与潞州区、上党区搭界,西枕太岳山与晋城市沁水县、临汾市安泽县为邻,南接晋城市的高平市、北毗本市屯留区。截至2018年,全县辖7镇5乡1个开发区,399个行政村,总人口37万,国土面积1029平方公里。长子,因尧王长子丹朱受封于此而得县名,是炎帝桑梓、尧王故里、丹朱封地、精卫之乡、西燕国都、千年古县,素有“中国青椒之乡”之称。</h3><h3> 2018年,长子县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1637400万元、1064825万元、30042元。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h3><h3>中文名:长子县</h3><h3>外文名:Zhang zi County</h3><h3>行政区类别:县</h3><h3>所属地区:中国 山西省 长治市</h3><h3>下辖地区:7个镇、5个乡和1个开发区</h3><h3>政府驻地:丹朱镇</h3><h3>电话区号:0355</h3><h3>邮政区码:046600</h3><h3>地理位置:上党盆地西侧</h3><h3>面积:1029平方公里</h3><h3>总人口:366459人(2018年)</h3><h3>方言:晋语上党片</h3><h3>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h3><h3>著名景点:树化石自然保护区,发鸠山自然风景区,法兴寺,崇庆寺</h3><h3>机场:长治王村机场</h3><h3>火车站:长子站</h3><h3>车牌代码:晋D</h3><h3>行政代码:140428</h3><h1><b>建制沿革</b></h1><h3><b>名称由来</b></h3><h3> 尧之长子丹朱受封于此,并由引得县名。</h3><h3><b>历史沿革</b></h3><h3> 夏时属冀州。</h3><h3> 商时属黎国地。</h3><h3> 周初,周武王大封诸侯,为大史辛甲封邑。</h3><h3> 春秋时期,属晋。周烈王23年(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为韩国潞州属县。周赧王53年(前262年),属赵地。</h3><h3> 秦朝时期,属上党郡,郡治置长子县城。</h3><h3> 汉袭秦制。</h3><h3> 三国时,为魏属县。</h3><h3> 晋时,仍属上党郡。孝武帝太元11年(386年)慕容永称帝于长子县。建立西燕,长子县为西燕都城,后遂为后燕地。531年,划长子县西部与寄氏一部合并。建乐阳县于长子乐阳村(今岳阳村),同属上党郡。</h3><h3> 北齐至北周,统属壶关县地。</h3><h3> 隋开皇九年(589年)置寄氏县于长子城。改为寄氏县。开皇18年(598年)复为长子县,前后均属上党郡。</h3><h3> 唐初先改潞为州,后又划全国为十道,以道辖州,长子县属潞州,归河东道。</h3><h3> 宋朝仍属潞州。</h3><h3> 元朝实行省制,省下设路,路下设州。长子县属晋宁路潞州管辖。</h3><h3> 明、清时,属冀南道潞安府和山西省潞安府。</h3><h3> 民国八年(1919年)废府州设道。长子县属冀宁道,归山西省。</h3><h3> 民国十四年(1925年)废道,直属山西省。</h3><h3> 民国二十七年(1937年)属山西省第五专员公署。</h3><h3> 民国三十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1~1945年),先后隶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三专署、太岳行署第二专署、太岳行政公署第一专署。</h3><h3> 1949年属长治专署。</h3><h3> 1958年8月,长子县、屯留县合并为屯长县,归晋东南专署管辖。同年11月,撤销屯长县,并入长治市。长子县为联社,直属长治市政府。</h3><h3> 1959年6月,又恢复屯长县。</h3><h3> 1961年屯长县分治,长子复为县,属晋东南专署管辖。</h3><h3> 1971年属晋东南行署。</h3><h3> 1985年7月1日,实行市管县体制,长子县属长治市辖。县人民政府驻丹朱镇。</h3><h3><br></h3><h3> 话说垣曲店下样,发现于1958年东滩村民修水渠时发现出土,运城盐池解盐陆运漕运,在清朝修建铁路之后逐渐停运,现代化的公路铁路运输让古代漕运陆运成为历史,垣曲店下样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战乱年代被埋于地下,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个历文物重见天日。1958年垣曲县发生洪涝灾害,百年不遇,垣曲县古城和亳城等地被大水冲毁,1959年垣曲县搬迁至刘张新城镇。</h3><h3> 运城盐池,在古代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古代先民因为池盐而知味,诞生了无与伦比的烹饪技术和美食制作,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调味剂之祖。运城盐池还有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就是夏产食盐冬产硝。这也是我们高中化学老师对学生的必考题。这个奥妙就在于,食盐也就是氯化钠的溶解度比较低,夏天的运城盐池是一个大火炉,南风吹拂,高温天气使运城盐池的水分蒸发比较快,于是食盐因为运城盐池夏天的浓度达到了饱和浓度,于是运城盐池的夏天便于形成食盐结晶,白花花的食盐就是运城盐池夏天的主要产品。而到了冬天,因为温度低和水分蒸发缓慢,食盐不易结晶,运城盐池冬天不产食盐,但是运城盐池的另外一种产品,也就是芒硝,它的化学成分是十水硫酸钠,是一种不太稳定的水合晶体,在冬季由于气温低,硫酸钠的溶解度大大降低,于是运城盐池冬季会有大量的十水硫酸钠晶体自然析出,运城盐池冬天的白花花的产品主要成分就是十水硫酸钠晶体。而在夏季由于十水硫酸钠晶体不太稳定而容易分解成水和硫酸钠,夏季气温高而导致硫酸钠的溶解度比较高,因此运城盐池夏天不容易形成硫酸钠水合晶体,也就是夏天运城盐池不会出产芒硝的原因。当然运城盐池作为一个咸水湖,又称为中国的死海,它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成为一个十分神奇的地方,根据氯化钠和硫酸钠晶体的不同特性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就成了一个在冬天和夏天都是丰产期,但是却有“夏产食盐冬产硝”的神奇所在,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应用最早的产盐富矿。</h3><h3> 运城盐池除了氯化钠和硫酸钠晶体芒硝的大量出产之外,当然也有其他一些副产品,比如硫酸镁硫酸锌等等比较稀有的产品,不过不是自然出产的,而是通过熬制卤水等工艺制造出来的。氯化钠和硫酸钠晶体芒硝可以根据季节变化进行大规模的自然生产,盐化局的工人们只需要在不同的季节的合适日子里面从盐池分隔的晒盐池里面人工或者机械打捞卤水里面的晶体产品,可以说就是在卤水里面用铲子或者铲车去捞盐或者芒硝,而且产品的单一性纯度也非常高。熬制卤水法则需要根据不同的温度和浓度来得到需要的结晶产品硫酸镁和硫酸锌等等,另外运城盐池化工厂还出产南风牌奇强洗衣粉等化工产品。</h3><h3> 早在舜帝时代,帝舜在运城盐池琴台演奏著名的《南风》曲,后来舜帝去世后,就葬在运城盐池北边的鸣条岗苍梧山,就是现在运城市北相镇附近的舜帝陵。在《竹书纪年》里面有明确记载:“(舜执政)五十年,帝陟,葬于鸣条苍梧之山,今海州”。海州即解州,古往今来以音错写“解”为“海”。舜帝在三十岁之前,耕于历山舜王坪,《孟子》:“舜生于诸冯,耕于历山,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人,属冀州”。诸冯山位于垣曲,同善镇附近的神后村,古称姚墟,诸冯山舜龛就是帝舜出生地,诸冯和姚墟是一个地方的两种说法,以村名之即姚墟,以山名之即诸冯,而不是说姚墟村和诸冯山是两个不同地名。历山舜王坪位于今垣曲、沁水、翼城三县交界处,是舜帝在尧王访贤之前的躬耕处,而垣曲历山同善镇就是古负夏城,是舜帝“一年成聚,两年成邑,三年成都”的负夏城,即“迁于负夏”,帝舜三十岁之前活动的主要地方就是垣曲历山舜王坪和负夏姚墟妫汭之地,妫汭为垣曲沇西河上游的两条支流,负夏城就在妫汭合流之处,舜帝“渔于雷泽,陶于河滨,制器寿丘”也是在妫汭流域附近,此地距黄河主干道大约二三十公里,沇西河和亳清河在垣曲古城汇入黄河。在尧帝访贤至垣曲的时代,垣曲-渑池盆地应该是一片泽国,古雷泽水面应该比现在小浪底水库蓄水水位还高一点,雷泽之滨接近垣曲历山负夏城,亳城和古城还在水面之下,因此尧王访贤至乐尧之后,又往西北方向拐了一个弯,从今天西王茅即交斜渡过古雷泽最窄处,到垣曲西塬麻姑山下的杜村,然后沿着河沟(亳清河支流白水)进入望仙,然后顺着沇西河的妫汭河谷至负夏姚墟,再到历山舜王坪。沿着山沟谷地走了一条非常曲折的路线。大禹治水之后,古雷泽水位不断下降,至商汤伐夏时亳城位于湖滨,商汤伐夏之后建都垣曲亳城,有元代所立“殷商烈祖成汤聖王居亳故都”碑为证,也有上亳城遗址考古发现为凭。成汤伐夏的鸣条之战,也是发生于闻喜县与夏县之间的鸣条岗。与中条山相比,鸣条岗是运城盐池北岸的小土岗,绵延不断于运城盆地之运城盐池北侧。后来舜帝辅政平阳二十八年,尧帝去世之后,帝舜再次执政五十年,享年108岁,与《史记》记载舜帝寿九十七岁略有不同。</h3><h3> 古城附近东寨,在秦代置武燧城,东滩邵郡阳壶城(大概毁于黄河大水),在隋之后迁至古城凤凰台,稍微远离黄河干道,居于沇西河与亳清河环绕的凤凰台之高地附近,至1958年延续1400多年。1958年垣曲再次遭遇千年不遇的大洪水,垣曲县古城和亳城遭遇水灾毁城,垣曲县始搬迁至亳清河流域上游刘张村,建设新城镇与垣曲十二冶有色金属公司为邻。垣曲铜业发展史始于黄帝铸鼎,古魏国始制圜钱,宋置钱监,岁铸钱三十六万贯,戏剧《十五贯》说的是因十五贯铜钱而谋财害命稀奇剧情,冤案得申。一贯铜钱为五百文,也称为一吊钱,五百枚铜钱串为一串,称为一贯,为官方整钱基数,没有拆开之前有官方印记为凭,一是携带方便,二是可以防伪,与私制铜钱可以区分。自唐宋至明,垣曲冶铜铸钱业态盛极一时。</h3><h3> 垣曲方言“半吊子”或者 “250”和“二百五”,都是说人不着调,办事不严密,做事不牢靠,就是起源于一贯钱也称为一吊钱。钱串完整是诚信、规矩、可靠的象征,而不完整的一串钱或者恰好是半吊钱,商家和买主都十分忌讳,甚至会认为你是骂他或者隐喻此人不靠谱。引而广之,甚至“二吊子”、“二半吊”、“二吊半”都成为互相调侃和商务往来和人际交往的忌讳。</h3><h3> 垣曲县店下样,就是见证古代黄河漕运粮食、盐、军械、铜钱等战略物资历史的一个宝贵文物,其铭文记述了古代黄河漕运史和盐运史的盛况,也体现了晋商古朴诚信之风。垣曲店下样的重量,正好是一整袋解盐的分量,古代麻袋装盐,一整袋也正好是现在的140公斤左右,可以作为古今度量衡制度沿革的佐证。运城盐池解盐,出产于盐池卤水,盐包里面水分蒸发损耗斤两,在长途贩运之中在所难免,因而按照路程远近,渐次扣除不同斤两。垣曲店下样的标准化,虽然是盐商与管事官吏私下约定,但是对于防止沿途私取斤两,或者避免运输商队洒水作弊等情况发生也是一种约束。</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两件珍贵文物里的人文垣曲</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吉屋网</h3><h3><br></h3><h3> 垣曲县又称舜乡,是帝舜故里,位于山西省南端,东跨王屋,西踞中条,南界黄河,北接太行,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商周时为亘方,西汉称垣县,宋代始称垣曲并沿用至今。垣曲县因“周围皆山,黄河穿境而过,山垣河曲”,故名。另有资料显示,康熙版《垣曲县志》所载,隋大业三年,垣曲即为县名。</h3><h3> 据《垣曲县志》,垣指王屋山,山形如垣。垣指黄土高原地形,意为陡峭的山上平地,曲指河曲,县当黄河九曲之一,因称垣曲。世纪曙猿化石的出土,证明4500万年前人类的远祖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息。垣曲还有铜矿峪、胡家峪、葫芦峪、土桥沟、商城等众多遗址分布,真是一方人文绵长的热土。垣曲县博物馆位于垣曲县新城大街,珍藏了两件珍贵文物,其一是我国仰韶文化独一无二之器物—《单耳葫芦口壶》;其二是垣曲《店下样》。这文物里的垣曲厚重人文可见一斑。</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一:光影毫清河公园(图略)</h3><h3><br></h3><h3> 首先介绍一下《单耳葫芦口壶》。</h3><h3> 该口壶为泥质红陶黑彩弧线三角红圆点纹单耳葫芦口壶。壶口饰男性□□□形,应为母系氏族生殖性崇拜的具体体现。肩部饰黑彩弧线三角红圆点花纹,半圆形单耳,鼓腹下收平底。其造型独特,纹饰华美,为我国仰韶文化独一无二之器物。</h3><h3> 仰韶文化是距今约7000~500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彩陶文。仰韶时期的人们过着定居生活,拥有一定规模和布局的村落;原始农业为主要经济形式,同时兼营畜牧、渔猎和采集;主要的生产工具是磨制石器;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此时反映人们意识形态的埋葬制度已经初步形成。《单耳葫芦口壶》是垣曲仰韶文化独特的物证,印证着母系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有着十分珍贵的科研价值。我们不妨来一次穿越,随着文物一起走进母系氏族社会,感受垣曲大地别样的风情。</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二:单耳葫芦口壶(见上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三:店下样</h3><h3><br></h3><h3></h3><h3> 接着说一说《店下样》。</h3><h3> 在这里首先说一说什么叫“样”。“样”可以理解为标准或规范,引申为称量的标准或规范,来源于垣曲方言。很早以前垣曲人在称量东西的时候,普遍用到一个字“样”。至于是什么原因,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于是大伙查看物体重量的时候都只能跟着喊:让我“样”一下!</h3><h3> 原来“样”就是称量的意思,店下样作为衡器而存在,垣曲人正是延伸了这种衡器的内涵,由方言的方式保留至今。由此感悟垣曲的方言源远流长,其魅力不可小觑。</h3><h3> 《店下样》是河东盐池历史上一件重要的石权,它是宋哲宗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七月初七日,由孟州助教贾,延州助教严,延州助教赵某等三人共同约定的一件标准衡器,对销往垣曲县河东潞盐的重量起一个规范作用。</h3><h3> 垣曲《店下样》,八棱体青石质,八面俱阴刻楷书。通体高0.473米,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略小,呈梯形,顶端有阴刻的“盐样”二字,中间有圆穿孔,供系绳用,没有穿孔的两个侧面,刻有缠枝牡丹团花纹饰,也是阴刻的;下部略大,呈八棱形,一周刻有铭文,铭文下刻有缠枝蔓草莲花纹饰。经测量,石砣总重280斤 。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共打造了三个店下样,这是其一。题铭为保证盐运途中安全之规定,动员奖励,群众参与和互相监督等内容。《店下样》刻饰的珍贵铭文,可惜缺失了三个字,全文如下:</h3><h3> “今为自来雇发含口、垣曲两地池货,沿路(缺“辇”字)户多端偷取斤两,不少地头不肯填培。又虑勾当人并不两平枰盘,乱有阻节,别无照验,有妨雇发。今来与众共同商议,各依原(原文是元字)发斤两,相度地理远近,节次饶减,起立私约石样三个,于安邑、含口、垣曲等处,各留一个。含口比安邑减一斤,垣曲比含口又减一斤,充沿路摆撼消折。所贵断绝弊幸,各尽明白。今后每遇装卸盐货,各依所立石样比对枰盘。其石样周遭完平,并无缺损,常在枰下存放。又虑主事人作弊,不依石样卸车装舡,别有增减斤两,许诸色人画时记下盐席,各赴本客处陈白,立支茶酒钱五拾贯。(缺“今者”二字)所置石样三个,仰逐处勾当人等,不得借与别客使用,初虑斤两不同,恐惹争讼。各令知悉。元祐七年七月初七日置。孟州助教贾(花押)。延州助教严(花押)。延州助教赵(花押)。张浩书。程光俊刊。”</h3><h3> 《店下样》出土于1958年。垣曲县东滩村的农民在修建水渠时意外地挖出。</h3><h3> 《店下样》见证了运城盐池盐运历史。因为《店下样》问世的时代,正是“钞引法”普遍实行之际,潞盐市场活跃,盐商们的用武之地相当大,只要用钱买到盐钞换成盐,其余的运销问题皆听自便,完全可以进行自由交易,只要不犯法,国家并不过问。所以,垣曲的盐商们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制造一种私权店下样,在自己一个小地域内使用,那是并不触犯刑律的正当行为。他们在铭文中特别强调“所置石权三个,仰逐处勾当人等,不得借与别客使用,初虑斤两不同,恐惹争讼”。可见他们的法制观念还是蛮强的,这也反映了晋商的诚信理念。</h3><h3> 垣曲县位于河东盐池的东北隅,自古就是河东地区黄河北岸陆路通向河南、河北和山东的东大门,也是潞盐外运外销的主要通道之一。潞盐从盐池起运,经安邑、水头、闻喜、东镇、横水、冷口(即含口)、烟庄、转山、狮子铺、马家窑、刘庄冶、十八河等地,入垣曲境,再经上官店、下官店、皋落、石头圪塔、王茅,进入垣曲县城老古城。</h3><h3> 老古城是潞盐集散地,在此再分四路向外运销。第一路,由县城往东,用驮骡运送,经邓家庄、圣佛头、蒲掌、西阳、邵原、王屋、封门口,最后到达河南济源县和怀庆府的沁阳县等地。第二路,由县城往北,用车马运送,经沇西河槽、同善、马家河、东哄哄、西哄哄、次坦镇,最后到达晋东南地区。第三路,盐入垣曲盐库,再分运本县各地供老百姓食用。第四路,是最重要的一路,由县城往南运至黄河岸边的济民渡。该渡口十分古老,几可与蒲津古渡相媲美,是黄河从渤海口以船西行可以到达的最西端的一个水陆码头。这个水陆码头所在地就是东滩村,鼎盛时期,河上船来舟往络绎不绝,几十艘可载两万斤潞盐的大帆船停靠在码头上,气象颇为恢宏。东滩村里开满客栈、商号、饭店……俨然繁华一市镇。</h3><h3> 《垣曲县志》记载:“县城(指老县城即今老古城)南至黄河济民渡五里,渡在县南东滩村。其南岸系渑池阳壶渡,晋豫之通津也”。当时,在东滩村设有店口,运到这里的潞盐,卸车装船,从这里过黄河销往渑池或顺流而下至豫东各地。所谓店口,就是为盐运提供服务的店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其他行业的商人开设,由盐商出资使用。但是,这些店家往往自行或者串通辇户等人盗卖盐斤,因此经常被革除、处置;另一种是盐商自行开设的店口。盐商们打造私权店下样,正是为了保证盐运安全,它出现在店口林立的东滩村,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h3><h3> 这垣曲《店下样》蕴含了这么多的历史信息,的确令人称叹称奇。</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四:垣曲县中心广场(图略)</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五:垣曲宝鼎(图略)</h3><h3><br></h3><h3> 垣曲,大河之曲,有着古中国深厚的人文元素,这是一种仰望的风景,抒写中华文脉,在文明的维度张扬恒久的魅力。</h3><h3><br></h3><h3>作者简介</h3><h3>胡春良,男,山西夏县人,铸造工程师。</h3><h3><br></h3><h3> 这篇文章所说垣曲县方言“样”,垣曲县土话念做yue音,通“约”。意思是规范、标准之意。称重可以说“用称(念che音)样(念yue音)一下(念ha音)”。也可以是指样品,用硬纸剪裁的鞋底或者鞋帮子也叫“样”,此处指尺寸大小,式样肥瘦,裁剪衣服也是用尺子量好尺寸,用粉笔做记号,谓之裁样。木工用墨斗和角尺量线做标记也称为“打样”。广而言之,木工、泥瓦工、铁匠等预先备料划标记都称“打样”。平时说话办事或者不太精确的尺寸重量估算,也经常说:“你看大模样得多少?”可以指代长度、高低、宽窄等长度度量,也可以是材料重量估计,纸张布料的尺寸面积估算,也可以是粮食、土料、水等体积容量估算,还可以是钱财花费的估算。因而垣曲方言“样”含义广泛,根据语境概念变化而变化,因人而异,因事不同。</h3><h3> 垣曲县店下样的约定时间也很有趣,北宋元祐七年七月七日。垣曲民间讲究的吉日分为三、六、九,二、五、八和七,也是大家喜欢的日子,避免“一”和“四”。而且阴历七月七日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寓意商户往来如牛郎织女,相依相伴,鹊桥相会,一年一度,十分不易,寓意晋商互帮互助,互相搭桥,穿针引线,互不相欺之意。七月七日还是女儿家的乞巧节,也称女儿节,意为向织女和女娲娘娘乞巧和期盼婚姻姻缘之意,商户借这个特殊节日也有商家联盟如联姻,共同订立契约,寓意生意兴隆。可以好不夸张的说,阴历七月七与八月中秋一样,是商家联盟互相拜谒,商讨生意,凭证讨账平账的重要日子。垣曲县店下样用这个特殊日子揭彩开张,订立盟约实施细则和约定,也是非常具有纪念意义。元祐七年七月七日,还有“起起起”和“齐齐齐”之谐音之意味,更是商家喜欢的好彩头。</h3><h3> 至于万恶不赦的日本鬼子借机在1937年7月7日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卢沟桥事变,也可以说是他们不知天高地厚,在阳历7月7号胆敢在卢沟桥狮子头上撒野,让全体中华民族奋起抵抗,坚决打败日本鬼子,把日寇赶出中国去,成为积聚民族力量的最强音,也成为中华民族巨龙腾飞,消灭一切侵略者的热血沸腾,激情奔涌的日子。</h3> <h3>附:清代康熙版《垣曲县志》原文(节选):</h3><h3><b>垣曲建制沿革</b></h3><h3> 垣曲,古冀州之域,在周为周召分陕之所。春秋鲁襄公二十三年齐侯伐晋,取朝歌入孟门登太行,张武军于熒庭戍郫邵,此其地也。汉属河东郡,魏献文四年置邵郡于阳壶城,南临太河,又置白水县(附郭),西魏大统三年改郡置州名邵州,徒今治后周仍改邵郡于亳城(即汤居处),隋炀帝三年,取四面环山、黄河带遶(绕)之意改县名曰垣曲,义宁元年复置邵原郡,又置清廉城(附郭),唐高祖武德初改郡为邵州,贞观中废邵州改清廉城为垣城县,隶绛州,龙朔二年隶洛,乾封二年复隶绛,天授三年复隶洛,长庆三年复隶绛,贞元二年割属陕州,元和三年复隶绛,宋复改为垣曲,仍隶绛。元至元三年并入绛县,元至元十六年复析为垣绛,二县仍隶绛州,明代沿旧。</h3><h3> </h3><h3><b>形胜</b></h3><h3> (垣曲)县治建制黄河之干,北倚太行,南距大河,东有王屋山为左辅,西有中条山为右弼,邵原关扼其左险,横岭关扼其右险,峰峦叠嶂,涧谷幽阻,孟子所云舜之居深山之中,即此地也。山河表里形胜可凭美景点缀大地奇观。有八景续十景详列。八景:黛眉晴岚、阳壶返照、亳城春水、洪庆晚钟、天坛秋晓、葛寨春耕、柳庄烟雨、平原桑柘。十景:河亭晓景、关岭秋晴、舜井流长、汤城春早、山眠狮子、凝碧泉清、洞隐金牛、金澜水异、奎阁飞梦、虹堤万柳。</h3><h3> </h3><h3><b>邵郡:</b></h3><h3> 北魏孝昌年间置邵郡。治白水县,领白水、清廉、苌平、西太平四县。隋开皇初郡废。故治在今山西垣曲县古城南五里东滩村。</h3><h3><br></h3><h3><b>邵州:</b></h3><h3> 古代地名。北周明帝二年(558)置,治阳壶城(山西垣曲县古城镇南五里东滩村),领邵郡、王屋二郡。隋开皇三年(583)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治垣县,九年(626)废。</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滩济民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