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回归教育初心

在路上@

<h1><b>  11月3日,由湖北省教育厅的主办,中国教育服务中心培训中心承办的湖北省“国培计划2019”:乡村骨干教师省外访学(小学数学)培训项目在北京陶然大厦隆重开幕。此次北京学习之旅将持续12天,共有200位湖北省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参与学习。</b></h1><h1><br></h1> <h1><b>  11月3日上午八点整,开班仪式准时开始,首先中国教育服务中心培训中心杨总富副主任致辞,从国培政策角度阐释了本次培训的重要性,以及本项目培训的大致安排,更重要的是对老师们提出了学习期望,也表达了中教服有能力和实力做好本次培训。随后,刘学平老师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他表达了对本次培训的倍加珍惜,也对能有本次培训机会表达了诚恳的谢意,更是对未来的学习表达了坚定的决心。在刘学平老师的带领下庄严宣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对自己进行了一次深刻反思及更加坚定了自己前进的方向。</b></h1> <h1><b>  中国资深教育家,原教育司司长王文湛司长与我们分享了许多珍贵的教学理念,首先让我们摆正自己的定位“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让我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且在后面的分享中,让每一位教师都收获颇丰。</b></h1> <h1><b>  陈飞星教授组织的破冰游戏活动,以有趣的游戏化教学给整个培训带来了不一样的学习氛围,其实游戏也蕴藏着丰富的教育道理以及规律,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全新体验,同时在游戏中,还蕴含着无穷的哲理,如何去创新,如何去发挥团队的力量,如何提高领导力。</b></h1> <h1><b>  张丹教授带来的《如何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程》。她在讲座中强调小学教学要削枝强干,返璞归真,突出本质;要把散落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b></h1> <h1><b>  柏继明校长从数学学科的减负想到了学校的全面减负,她提出“减负——让学生‘富’起来”的办学思路,并逐渐探索出了“减负增质”的方法和途径。</b></h1> <h1><b>  特级教师刘克臣对《小学运算教学的实施建议》中,关于算法多样化和估算提出了实质的建议。</b></h1> <h1><b>  华应龙校长主题讲座《化错养正,立德树人》的讲座犹如及时雨,为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更新起到了指导作用。</b></h1> <h1><b>  吴正宪教授关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重点从课标修改的背景和几个重点等方面给我们解读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另外还介绍了新课标对于教学改革的几点启示,并着重分析了新教材中修订部分的意图,选择内容背后的深层原因和每个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b></h1><h1><b> 吴正宪老师说:用纯净的心做教育的事。爱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核心。做教师,要爱教育事业,要爱每个孩子;做数学教师,要爱数学,爱数学教育。爱学生,才能体会到教育中的幸福。</b></h1> <h1><b>  张秋爽老师的讲座很接地气,从”数的概念的形成”、“数的内容的分析”和“建立数概念的策略”三个大的方面给我们进行了剖析和点拨。三个小时的时间让我们徜徉在数学的海洋中遨游!什么时候,我也能像张老师这样,在数学教学中如鱼得水,让我的孩子们也像今天的我,在讲台下听得眼睛发亮?我期待这一天!</b></h1> <h1><b>  范存丽老师为大家做《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讲座。综合实践活动跨越了教室的界限,可以带孩子去领略另一番风景。让孩子们去靠自己达到成功,体会成功的喜悦,最可怕的是孩子们放弃努力尝试。综合与实践的数学价值不仅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载体,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b></h1> <h1><b>  贾福录老师为大家做《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思考与实践》。讲座中贾福录老师用案例分析的形式,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数据分析的重要性!</b></h1> <h1><b>  徐长青正高级教师在《优化“整合”教学的基本途径》的讲座中,他追求的简约教育让课堂由难变易,由繁变简,充满实效,充满后劲,在返璞归真中见实效,他先进的理念、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语言深深感染了每位学员。</b></h1> <h1><b>  孙晓天教授的报告《关注数学教学是新进展》,从孙教授的报告中,我获得了启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探索式的教学方式重要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出发,围绕提出的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以学生的探索为标志的学习方式。学生重新走一遍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学生“再发现”的过程。探索式教学的过程可以大体分为:情境创设——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总结规律。我们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突出培养学生“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b></h1> <h1><b>  韩校长的《数量关系与问题解决》让我深受启发,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是三问”(问图、问人、问己),也明白了什么是四基,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技能,基本知识。什么是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了解如何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常见方法。同时韩老师还具体用教学案例来解释这些方法。从这节课我还学会了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简单问题来解决复杂问题。正如韩老师所说,希望自己今后能给学生上好吃又营养的数学课。不仅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时也让我们不断地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模式,思索日后改进的方法及策略!</b></h1> <h1><b>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在王老师的课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善于倾听学生的思想,让孩子在思辨中进行深度对话,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抬杠求学问”的新理念。</b></h1> <h1><b>  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李国庆老师在《编码》这堂课中充分体现了这一教学思想,他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入手,导入切合实际,切合需要,通过“马约翰杯田径运动会”这一教学活动燃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思维碰撞,整堂课重视了对规则的尊重,对规则的解读,对规则的制定。</b></h1> <h1><b>  张艳老师的展示课《逆推》,这节课由浅入深的出示了几道数学问题,让学生自己画图探究,让学生自己讲解,提出疑问,解决疑问,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流程自然,知识点落实到位。</b></h1><h1><b></b><b> 最后,张老师给我们做了题为《建构模型的教学策略》的演讲,围绕讲解对模型的理解,以及认识模型的策略,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我们教学数学知识不能脱离生活。</b></h1> <h1><b>  朱老师的《植树问题》从问题入手,让学生通过画一画,呈现出了三种情况:两端栽、一端不栽、两端不栽,在生生交流中理解三种情况并总结规律。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令人舒畅!</b></h1> <h1><b>  王薏老师在《田忌赛马》的讲授中,从同学们熟悉的扑克牌入手,在自主探讨应对策略中,发现数学知识不仅从生活中处处可见,在比赛中还有很大的学问,通过游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了对本节课数学知识的理解,也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b></h1> <h1><b>  王瑶老师的《梯形的认识》让学生在不断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孩子对梯形的认识以及对梯形概念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图形的特征,让学生想一想,围一围等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b></h1> <h1><b>  孙佳威老师对王瑶老师的《梯形的认识》做出来精彩点评,并对如何凸显本质培养空间观念做了详细介绍。</b></h1> <h1><b>  11月13日,我们结业啦!</b></h1><h1><b></b><b> 感谢湖北省教育厅给予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b></h1><h1><b></b><b> 感谢中国教育服务中心让我们有机会听到资深专家的前沿教育思想。让我们不虚此行!</b></h1><h1><b></b><b> 特别感谢吴老师和班主任李老师及张老师的辛勤陪伴,感谢你们给予我们的宽容和耐心!</b></h1><h1><b></b><b> 道一声,你们辛苦了!</b></h1> <h1><b>  12天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让我喜获专家思想、理论的精髓,领略优秀教师执教的风采,参与伙伴互动式的探究,收获满满!专家学员们厚实的文化底蕴,执着的教育追求,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感到汗颜。</b></h1><h1><b></b><b> 回顾自己的教学,不管是从教学还是实践,我要做的还远远不够。通过这次学习,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会进一步立足实际,加强学习,注重思考。让“不足和差距”成为我发展的动力,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加强自我反思,我也会努力将在这里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去。</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