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我与爷爷的书法情缘</b></h3><h3>—纪念著名书法家刘东父先生诞辰117周年</h3><h3><br></h3><h3>原作| 刘锐</h3><h3><br></h3><h3> 1980年那个炎热的夏天,我正在重庆紧张的准备期末考试,并准备报考研究生,突然从成都传来爷爷因肝癌医治无效去世的噩耗!是否回蓉参加爷爷的葬礼,使我非常矛盾,在亲人们的劝说下,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大考,我最终还是放弃了回蓉参加爷爷的告别仪式,这成了我终生的遗憾,至今让我无法释怀。</h3><h3><br></h3><h3> 其实,我和爷爷在一起的日子并不多,他留给我的仍然是我儿时的印象: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从不和人红脸和大声说话,写字、读书、喝酒,就是他生活的最爱。</h3><h3><br></h3><h3> 可能是由于父母工作太忙的缘故,我小时候有不少时间寄住在成都南门东桂街居民楼爷爷家。印象中爷爷的家并不大,一间不足30平米房间被一个报纸糊的篱笆墙分隔为里外两间,里间除了简单床和必需的生活家居用品外,到处挤满了古书籍和书画作品,这是爷爷的卧室兼书房。在他不大的书桌上,放满了文房四宝、和他喜欢的镇纸石等小玩意儿,破旧的座椅旁有一个竹子书架,上面也挤满了古人字帖和书法作品。总之,一看这就是一间典型的中国旧式文人居所,清贫,但充满墨香。今天,当我重新了解了爷爷的过去,以及他的为人和品德,这让我认识到爷爷其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h3><h3><br></h3><h3> 爷爷出生于四川著名的的书香世家,家学渊源,受家庭熏陶,从小喜爱诗文书画,并受到良好教学。曾以青年才俊身份出任《济川公报》总编辑、《川康通讯》社社长、《国难三日刊》社长、川康绥靖公署秘书处长、民事处长等,抗战时期,做过许多有益的工作,后加入民革。1954年被聘为四川省文史馆馆员,长期从事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诗书画创作。他发表过许多诗书作品,著有《刘东父书洛神赋》《旷翁诗抄》《旷翁书画》等,他的书法作品,在国内书画界都有很大的影响。爷爷在书法上的造诣很深,由于深入传统,碑帖融合,文史涵养,长期磨砺而各体兼擅,他那端庄流丽、淸新隽永的个人书法风格,受到书界和广大读者的赞赏和喜欢。</h3><h3><br></h3><h3> 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看爷爷写毛笔字,站在和我一般高的书桌旁,望着爷爷的笔锋划过柔软的宣纸,时起时落书写出一个个大方、隽秀的汉字,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拿起笔,模仿爷爷的样子,可写得字歪七扭八,爷爷便用他温暖的大手,手把手地教我握笔和写字。那时候,我多么向往可以像爷爷一样写出漂亮的毛笔字,这可能就是我对书法的最早启蒙吧。</h3><h3><br></h3><h3> 可惜,后来没有更多时间和爷爷生活在一起,我也就没有坚持练写毛笔字,失去了向爷爷学习书法的机会。随着小学初中和进入高中,我的书法道路并没有真正开启。</h3><h3><br></h3><h3> 我真正开始练习书法应该是在上高中的最后一段时间。那时不知什么原因,高中时期的几个好友突然对书法感兴趣,大家约好坚持每天练习临帖,学习王羲之,学习赵孟頫,我们还特别喜欢爷爷临的《圣教序》帖,他们还把爷爷的字叫做“锐爷体”。记得在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里,我也时常铺开纸张临写字帖,阅读教程,发现了书法的深奥、奇妙。</h3><h3><br></h3><h3> 我一有机会就去向爷爷请教,爷爷总是有教无类,他教过无数学生,只要肯学习书法的,他都细心指导,从不怠慢。我的五叔刘奇晋和许多川籍书法家,那时都受过爷爷的指导,今天他们都已成为我国书法界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书法名人。</h3><h3><br></h3><h3> 爷爷对临帖十分重视,他在临帖上花了许多时间。他常对我们说,书法书法,法在字中,临帖绝不能偷懒。在我的记忆中,爷爷几乎天天要临帖。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得他在创作上能胸有成竹,往往是一挥而就,很少有重写的情况。临帖不但是他学习的需要,也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h3><h3><br></h3><h3> 爷爷教授书法经验丰富,讲解生动,从毛笔的起源到书法技巧以及发展的鼎盛时期,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使我对书法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高中时期的毛笔字练习,从横竖撇捺到长卷古帖,从起初的热情,到枯燥乏味的反复练习,以及对书法知识的初步学习,为我今天重新燃起对书法的兴趣打下了基础。</h3><h3><br></h3><h3> 大学毕业、北上工作、出国留学、异国生活.....,斗转星移,波澜人生,一晃40多年过去了,很遗憾,在这40多年中我再也没有摸过毛笔,写字和练习书法并没有成为我的生活习惯。</h3><h3><br></h3><h3> 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随着对刘氏家族及其槐轩文化的了解,逐渐的,书法的魅力又开始吸引了我。前年我的生日,夫人送了我一盒精美的文房四宝作为生日礼物,她的心意我当然是理解的,希望我重新拿起毛笔,练习书法,修身养性,但我都以工作忙为由,迟迟没有动笔。直到去年国庆节假期,我才真正又开始拿起毛笔临帖读帖,学习书法,坚持每日写字,了解书法史。短短一年时间,我对书法的热情已经超过了过去任何时期,这或许是因为我骨子里具有书法世家的基因,更是因为书法本身的强大魅力。有时我会因古人对书法的执着追求而对他们产生崇敬之情;有时观摩碑帖,会对书法家炉火纯青的笔法感到震撼。在学习书法路上,有喜怒哀乐,也有甜酸苦辣。我非常感激那些年爷爷在书法练习以及做人品德上对我们后辈的教诲和影响。</h3><h3><br></h3><h3> 据说,书法在中国唐朝以前叫作书道,包括修身、养生、悟道等方面的含义。最近,我通过学习了解多种书帖,领略了不同时代书法家的笔触和书体,通过一段时间的临帖和练习,锻练了我的定力,培养了我的兴趣,更激发了我对刘氏书法传统和国学文化的热爱,书法也开始逐渐成为了我的静心之道,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完)</h3><h3> </h3><h3> 2019年11月24日于北京</h3> <h3>我的爷爷刘东父先生</h3> <h3>爷爷的书法作品</h3> <h3>爷爷的书法作品</h3> <h3>刘锐习作</h3> <h3>刘锐习作</h3> <h3>刘锐习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