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很多家长会遇到一个很大的难题,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难以对孩子说“不”。孩子想要玩具,明明那个玩具不适合他;孩子不想去幼儿园,明明当天不是星期天。在大人看来,孩子的欲求似乎都很微不足道。最重要的是,大人们总是狠不下心来拒绝孩子。刚一被拒绝,他就开始酝酿一场撕心裂肺的表演。两个嘴角一下垂,委屈的眼泪湿润了整个小脸。</h3><h3> 每当这时,大人们都无法拒绝眼前的小可爱。他哭起来的样子好让人心疼,让人不忍拒绝。他一不高兴,大人心头就撕扯着疼。怎么办呢?很多家长在这个时候,都选择了妥协。稍稍一妥协,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但是,很多家长不懂得,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会变得越来越无赖。</h3><h3> 人们常说,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这其中包括了,原生家庭帮助孩子建立了一个怎样的世界秩序。毫无原则地满足孩子,让他一耍赖就能获得想要的东西,这是在帮助他建立一个错误的人生观和世界秩序。所以,家长要学会对孩子说不。当然,如何对着孩子稚气的小脸说“不”,这也是需要勇气和技巧的。家长们只要勇敢走出这一步,就会意识到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h3><h3> 如果想毁了一个孩子,家长可以一直顺从,不讲原则。这种做法,往往只是解决了孩子的情绪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如果要成就一个孩子,家长就应该学会跟孩说“不”。说“不”的姿势要优雅,理由要充分,态度要坚决。</h3><h3> 刚开始,孩子可能不太听得懂那些大道理,他可能只知道自己被拒绝了。但是,随着他的成长,那些道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让他成长为一个自律努力的大人。饥饿是人世间最基本的痛苦,让孩子体验饥饿、经历痛苦,他才能知道别人和他一样,才能学着体谅别人。</h3><h3> 我们一直讲要和孩子共情,但也别忘了也要让孩子学会这种基本能力。</h3><h3> 养育一个健康的孩子,放手很重要。但放手,绝不等于放任。为了孩子的安全和规则意识,要在3岁左右开始,对孩子尽早说“不”。因为6岁以前,是孩子性格的形成期,也是对孩子说“不”的最佳时期。而如何说“不”,才是父母最需要学习的重要功课。</h3><h3><br></h3><h3>一、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行动比说教更有用。</h3><h3> </h3><h3>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3岁以前的哭闹和要求,是不带有目的性的。当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本能的会大哭大闹,此时孩子其实是很无助的,只能依靠父母。这时候父母直接用行动终止孩子的不良行为,将孩子抱走,是最安全有效的法则。</h3><h3><br></h3><h3>二、鼓励沟通:鼓励说出理由,同时要听别人的理由。</h3><h3> </h3><h3> 开始要教会他如何与人沟通,当孩子哭完以后,他一般就会累了,可以让他休息一会。然后找个凳子让他坐下,(让他知道这个是个很认真,很严肃的问题,) 和他谈谈他为什么哭闹,然后要告诉他,你做得对还是做错了,如果做错了,你要向我道歉,要认错,立规矩,以后我们家里都要这样,谁做错了谁认错,错了以后就要改。同时要告诉孩子有什么事情要说,可以告诉别人你的想法,也要听别人的意见,这就是沟通,而不是以哭闹的方式解决。</h3><h3><br></h3><h3>三、延时满足:购买玩具延迟一周,努力才能获得</h3><h3> </h3><h3> 在性格培养中可以智慧地做一件事让孩子 知道任何东西都是来之不易的。</h3><h3> 带孩子去商店看玩具,第一让孩子知道所有东西都不是白来的,是爸妈要付出努力才能挣来的。第二东西确实很好,但是马上的到不行,因为没有在我们的计划里,所以要等一等,要攒钱,下周才能来买。第三用延时满足,让孩子心理惦记着期待着, 给了一个除情感之外的控制他的理由,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在成年以后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知道自己要付出很多努力才会达到目标,有较强的毅力耐挫力,能够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h3><h3><br></h3><h3>四、克制冲动:给予诱惑,令其进行自我克制</h3><h3><br></h3><h3>五、防止自私:食物分享替人考虑</h3><h3><br></h3><h3>六、防止娇气:跑步和游泳锻炼坚强品格</h3><h3><br></h3><h3> 内心拥有规则意识,孩子的安全感将伴其一生。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在规则面前,越早对孩子说“不”,孩子越懂得自保。对孩子的爱,不是一味地妥协,适当地说“不”,才是孩子未来健康成长最大的保障。<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