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走进历史,感受文明。11月24日,潞州中学2019级348班全体师生一起来到市博物馆参观学习。通过半天的活动,孩子们直观地了解和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深受启发、受益匪浅。<br></h3> <h3>上午九点整,全体同学准时到达。</h3> <h3>整齐列队,在讲解员和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博物馆参观学习。</h3> <h3>长治,古称上党,是中华民族发祥和繁衍生息的重要地区之一,其史前远古文化源远流长。秦汉以来,这里一直是上党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上、地下历史文化遗存极为丰富,历年来考古出土了大量石器、青铜器、玉器、瓷器、陶器、琉璃器、石刻等珍贵文物。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1990年9月动工兴建长治博物馆,1992年10月正式落成。</h3> <h3>长治市博物馆,占地面积13340平方米,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题写馆名。博物馆坐北朝南,分为办公楼、文物陈列楼、古墓陈列厅等。文物陈列楼顶部伞状,上置一长6米,高2.5米,重7.5吨仿春秋战国铜车马,为博物馆之标志。馆藏文物60000余件,包括青铜器、陶瓷器、玉器、书画、石刻、金银器等类别,珍贵文物1200余件,曾选调文物参加赴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地文物展览。馆藏文物以上党地区出土的明、清琉璃器,长治分水岭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和北方磁州窑系出土的宋、金瓷器等极富地方特色。</h3> <h3>第一陈列馆是“上党从来天下脊——长治古代文明展”,分石器、玉器、青铜器、陶器、瓷器五个单元,展出上自旧石器时代下止清代各类文物320件,同学们大开眼界。</h3> <h3>李伟老师也来了,他将历史课本知识和文物联系在一起,边走边讲。<br></h3> <h3>走近历史,了解五千年华夏文明在我们上党地区的真实再现。</h3> <h3>交流心得</h3> <h3>认真记录</h3> <h3>边走边拍</h3> <h3>第二展馆战国车马坑,是19世纪60年代国内发现的规模较大、数量较多的一个车马群坑,对于研究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军事、科学技术、马车制作技术等,提供了丰富资料,具有重要价值。车马坑1965年被长治市政府确定为文物保护点,在原址上进行了有效的保护,1992年搬迁入博物馆保存。<br></h3> <h3>专心致志</h3> <h3>上党的琉璃、法花有着很高的声誉。低温铅釉的琉璃,是我国陶瓷工艺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又名釉陶,或名金银釉、缥瓦、三彩等。商周时期就已出现,延续至今。</h3> <h3>博物馆广博深厚的内涵、庄重大方的氛围,向孩子们直观展示了长治悠久、辉煌的文明史。它不仅是古代历史的再现、也是文化和艺术的璀璨殿堂。在这里,孩子们感觉到时空的嬗变、文明的交融,感受到翻阅历史文化之页的沉重和喜悦,领略到五千年文明的熠熠光辉…</h3> <h3>同学们被工作人员生动有趣的讲解所吸引,听得津津有味。</h3> <h3>白釉碗,国家一级文物,全国只有3个,上海博物馆一个,美国一个,咱长治一个。</h3> <h3>每一件实物,每一幅画面,都犹如一本本生动的历史教材,展现了长治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h3> <h3>一言九鼎、化干戈为玉帛、瓮中捉鳖、青花瓷的英文表达“blue and white”、破釜沉舟……原来这些知识在文物中都能找到依据。</h3> <h3>走进历史的长河,沉浸在五千年华夏文明的辉煌之中,大家在赏心悦目的同时,更感叹于长治历史的博大精深。</h3> <h3>以史为鉴,以史明志。通过这次参观活动,同学们了解了长治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上党文明,进一步提升了探究历史文化的兴趣。活动结束后,大家兴致勃勃地合影留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