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2019年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经陕西省文物局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共同商议,以周、秦、汉、唐历朝精品文物为基础举办“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日献礼。</b></p><p><b>特展的主题确定为“与天久长”,典出汉代吉语,以此祝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运昌隆、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汉唐盛世的精神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薪火永续、与天久长,寓意丰富,深刻而美好。</b></p><p><b>特展展期为99天,寓意“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和“九九大运,与天终始”。</b></p><p><b><br></b></p> <p></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第五单元 天子居中</b><br></h1>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之一,国家统一,疆域辽阔,四夷宾服,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文学、史学、艺术和科技等诸多领域也取得了很大发展。<p></p><p>本单元展品,除了部分与祭祀、礼制相关的文物之外,大多是高等级墓葬中所出的艺术遗存,它们不仅展示了盛世汉代丰富的生活画卷,还映照着当时人们的信仰、礼仪制度和生死观念等。</p> <b>5-1 祭祀玉器一组</b><br>秦~西汉前中期<br>公元前221~前2世纪中期<br>最长12cm 最宽3.2cm 软玉<br>凤翔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br> <b>要不是经在社科院历史所工作的姐姐指点,我根本没看出这一组祭祀玉器居然都是一个个玉人,有眉有眼,有口有鼻,甚至还能看见带有花纹的腰带!这可真应了那句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的俗语哦。</b> <p><b>5-2 鎏金银铜竹节熏炉</b><br>西汉 <br>公元前138年<br>高58cm 口径9cm 底径13.3cm 青铜<br>茂陵东侧1号无名冢1号丛葬坑出土 </p><p>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r></p><p><b>我国自古就有熏香的风俗,这件竹节熏炉的炉盖形似多层山峦,云雾缥缈,再加以金银勾勒,宛如一副俊美的山景。青烟袅袅飘出,旋绕炉体,造成了一种山景模糊,群山灵动的作用,似乎是传说中的海上“博山”。</b></p><p><b>西汉时,封建帝王为了求得长生不老之术,大都信仰方士神仙之说,博山炉就是在这种习尚影响下发生的,并在汉代广为盛行。</b><br></p> <p><b>这件熏炉青铜质地,通体鎏金鎏银,属于国家一级文物。整件熏炉被分为三个装修区域,共有九条龙点缀其间。</b></p><p><b>从一起出土的“阳信家”刻铭的铜器剖析,加之前史文献的记载,得知这件熏炉原在未央宫,建元五年(前136年),汉武帝将其赏赐给姐姐阳信长公主。<br>“九”在我国古代标志最高数字,是皇权的一种表现。炉盖外侧铭文可知,此炉是西汉皇家未央宫的日子用器。</b></p> <p><b>5-3 阳信家鼎</b><br>西汉中期<br>公元前139年~前87年<br>高19.5cm 口径18.5cm 青铜<br>兴平市豆马村汉武帝(公元前141年~前87年在位)茂陵东侧1号无名冢1号丛葬坑出土 </p><p>茂陵博物馆藏</p> <p><b>5-4 阳信家温酒炉</b><br>西汉中期<br>公元前139年~前87年<br>高10.3cm 口径18.5cm 青铜<br>兴平市豆马村汉武帝(公元前141年~前87年在位)茂陵东侧1号无名冢1号丛葬坑出土 </p><p>茂陵博物馆藏</p> <p><b>5-5 衔物鼠</b><br>西汉中期<br>公元前139年~前87年<br>青铜<br>兴平市豆马村汉武帝(公元前141年~前87年在位)茂陵东侧1号无名冢1号丛葬坑出土 </p><p>茂陵博物馆藏</p> <p><b>5-6 铜斗</b><br>西汉早期<br>公元前141年<br>口径11.3cm 底径10.6cm 高8.7cm 青铜<br>咸阳市渭城区汉景帝阳陵陪葬墓园出土 </p><p>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藏</p> <b>5-7 铜升</b><br>西汉中期<br>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br>长17.5cm 宽7.2cm 高4.2cm 青铜<br>西安博物馆藏<br> <b>5-8 籥 (yuè)</b><br>新莽始建国元年<br>公元8年<br>长11.5cm 直径3.6cm 青铜<br>1970年咸阳市布里村出土 咸阳博物院藏<br><b>龠:同“龠”,是汉代的量器。<br>1斛(20000毫升)= 10斗,1斗 = 10升,1升 = 10合,1合 = 2龠,1龠 = 5撮,1撮 = 4圭。故1龠为10毫升。<br>那个平底的舀器应如汤勺大小。</b> <p><b>5-9 滴漏</b></p><p>西汉<br>公元前62年<br>高52.4cm 径20.9cm 青铜<br>西安南郊凤栖原张安世(张汤之子)墓出土 </p><p>陕西考古研究院藏</p> <p><b>5-10 馆陶家连鼎</b><br>西汉早期<br>其中一鼎通高22cm 口径21.5cm 腹径27.5cm 青铜<br>1981年陕西咸阳征集 咸阳市博物馆藏<br><b>四鼎相联,各作敛口,鼓腹,圜底,矮蹄足的式样。盖隆,均置三个环钮。鼎腹外侧各置一环形耳,另一侧有扣钮,当可与盖相连。腹饰弦纹一道。其中一鼎腹部横刻铭文二十字“铜连鼎四合,容各三斗,并重九十三斤,馆陶家,霸田”。</b></p><p><b>馆陶即汉文帝之女馆陶长公主。<br></b></p><p><b>我先后四次去博物馆,都未见到此展品。第三次去时偶遇博物馆负责人,才知道网上展品目录与实际确有不符,最终以实际展出为准。</b></p> <b>5-11 上林锺(zhōng)</b><br>汉<br>公元前1世纪中期~公元8年<br>高45.5cm 口径18.3cm 青铜<br>1961年西安高窑村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br><b>锺:是一种容器,也指一种酒杯,引申为“专注”、“集中”之义。<br>是钟字的繁体字写法,用法和意思完全相同。</b> <b>5-12 错金铜钫(fāng)</b><br>西汉<br>公元前202~公元8年<br>高61.5cm 最大径33.5cm 青铜<br>1964年西安莲湖区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br><b>钫:古代盛酒器皿,青铜制成,方口大腹</b><br> <p><b>5-13 鱼首铜扁壶</b><br>汉<br>公元前202~公元 220年<br>高25cm 口径5cm 厚15cm <b> 骨(疑似中英文材质写错,已向有关负责人反映了)</b><br>2000年榆林走马梁汉墓出土 </p><p>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藏<b><br></b></p><p><b>1999年以来,当地文物部门根据群众发现有人在走马梁一带盗掘古墓的举报,经派员认真调查,发现了这处总占地面积达数百平方米的庞大古汉墓群。<br>经请示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榆林市文管会组织考古工作队对该汉墓群中已发现盗洞的部分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目前共已发掘清理汉墓18座,出土各类文物200多件,其中最多的一座墓葬出土文物70余件。<br>出土文物中有青铜器、骨器、铁器、陶器、漆器等,造型别致,制作精良,纹饰独特,工艺讲究。其中的皮囊形鱼首青铜扁壶,造型为古丝路中的典型器皿;出土的小口深腹大陶罐,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特征;还有一件线刻填彩动物纹骨饰,专家称为国内外首次发现,其用途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b></p> <p><b>5-14 铜樽</b><br>西汉晚期~东汉<br>公元前1世纪~公元220年<br>高28cm 直径22.5cm 青铜<br>2002年西安末央区郭家滩出土 </p><p>西安博物院藏</p> <h3>铜尊局部</h3> <b>5-15 羊形灯</b><br>汉<br>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br>高33cm 口径10.5cm 青铜<br>礼泉县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b>5-16 铜灯</b><br>西汉<br>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br>27.4×11.1×21.8cm 青铜<br>1982年陕西省凤翔县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br> <p><b>5-17 双面人铜饰</b><br>西汉早期 <br>约公元前141年<br>长4.78cm 宽1.9cm 高2.2cm 青铜<br>咸阳市渭城区汉景帝(公元前157~前141年在位)阳陵陪葬墓园出土 </p><p>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藏</p><p><b>景帝阳陵是迄今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西汉帝陵陵园。</b></p> <p><b>5-18 鎏金虎头饰件一组</b><br>约公元前141年<br>每件长1.3cm 宽1.8cm 高1.5cm 青铜<br>咸阳市渭城区汉景帝(公元前157~前141年在位)阳陵陪葬墓园出土 </p><p>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藏</p> <p><b>5-19 车马饰一组</b><br>西汉中期<br>公元前139年~公元前87年<br>长3.3~8.5cm 青铜<br>兴平市豆马村汉武帝(公元前141-前87年在位)茂陵东侧1号无名冢1号丛葬坑出土 </p><p>陕西考古研究院藏</p> <b>5-20 鎏金铜虎镇</b><br>西汉中期 <br>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br>6.5×7.4cm 高3.6cm 青铜<br>西安博物院藏<br> <p><b>5-21 鎏金虎熊相斗铜镇</b><br>西汉中期 <br>约公元前139年~公元前87年<br>长2.8cm 高1.5cm 青铜<br>1981年兴平市豆马村汉武帝(公元前141~前87年在位)茂陵东侧1号无名冢1号丛葬坑出土 </p><p>茂陵博物馆藏</p> <p><b>5-22 人形铜镇</b><br>汉 <br>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br>高8.4~9.1cm 青铜<br>西安小白杨汉墓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br><b>《广雅·释诂》:“镇,重也。”镇就是用重物安定物件。顾名思义,铜镇就是用来系压帷帐或席角的一种器物。<br>魏晋以前,古人席地而坐,即坐在铺在地面的草席之上。王室贵胄之家,备有低矮的床榻,上面也要铺席。有的床上置帷帐,帷帐四角常用镇来压住。镇在春秋时就有实物遗存,在战国时期已流行,至西汉时达到鼎盛,镇的制作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b></p><p><b>镇多采用较重的材料,有铜、铁、玉、石等,其中又以青铜镇最为常见。隋唐以后又出现象牙、陶瓷、竹、木等质地的镇,但其功用却渐渐发生变化,成为文房中镇纸之用。<br>汉镇一般用金属铸造,体积不大。一套完整的铜镇共四枚,为了避免牵绊衣物,镇体的基本造型往往接近于半球形,主要有人形镇、动物形镇和博山形镇。镇的造型以虎、豹、凤鸟、辟邪、羊、鹿、熊、龟、蛇、牛、骆驼、博兽常见。工艺上,则有鎏金、错金银、嵌贝等等。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工匠将实用性和装饰性达到了完美统一,也从侧面反映出汉代人家居陈设品位的高雅。</b></p><p><b>相对于其他造型的席镇,人形席镇非常少见。<br>这组人形铜镇共四件,均为合范铸成,形体较小,姿态不一,表情各异,造型生动,戏剧性的说唱表演场面是汉代铸造雕塑作品中难得的珍品。说唱俑又称百戏俑,古代把说唱表演与乐舞、杂耍称之为“百戏”,在汉代非常繁荣,并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br>这组人形铜镇,具有卓越艺术技巧,是现实与浪漫的艺术结合,把当时的说唱人物生动形象真实的表现出来,是边说唱边表演的一刹那情景。从传神的表演神情与姿态看说唱故事进入高潮,得意忘形,又说又唱又表演,把周围的气氛都演染的欢快。</b></p> <b>5-23 金灶</b><br>西汉<br>公元前202~公元8年<br>长2.9cm 宽1.6cm 金<br>西安末央区卢家口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br> <b>5-24 金五铢</b><br>西汉<br>公元前202~公元8年<br>直径2.6cm 金<br>咸阳市毕原征集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b>5-25“必忠必信”铭铜镜</b><br>西汉<br>公元前202~公元8年<br>直径18.2cm 青铜<br>王纲怀先生捐赠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br> <b>5-26 鸟虫篆铭彩绘镜</b><br>西汉早期<br>公元前2世纪<br>直径28.3cm 青铜<br>王纲怀先生捐赠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br> <b>5-27 四叶八凤纹错金铁镜</b><br>东汉晚期<br>公元1世纪晚期~2世纪初期<br>修复后直径32.3cm 铁 金<br>王纲怀先生捐赠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br> <b>5-28 玉组佩</b><br>西汉初期<br>公元前2世纪前半<br>玉环直径8.8cm 软玉<br>西安东郊窦氏墓 西安博物院藏<br> <b>2001年西安东郊西汉早期窦氏墓(A组)出土。玉呈青黄色,扁平体环状,内侧透雕二熊、二猴并与四条变形龙纹及云纹相连接。两面纹样相同。一猴作半蹲踞状,另一只为侧身蹲坐状;一只熊呈正面蹲踞状,另一只熊作翻井斗状。玉环造型别致,多种动物姿态各异,活灵活现。尤其是将神话动物龙、瑞兽熊、以及猴子融为一体,别开生面。</b> <p><b>5-29 心形玉佩</b><br>西汉中期 <br>公元前2世纪中期~公元前12世纪前期<br>高7.1cm 宽4.4 cm 软玉<br>1991年西安北郊范南村陈清士墓出土 </p><p>西安博物院藏</p> <p><b>5-30 玉杯</b></p><p>西汉中期 <br>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br>高13.4cm 口径6.7cm 底径4.6cm 软玉<br>西安博物院藏</p> <p><b>5-31 玉俑头</b><br>西汉晚期<br>约公元前33年<br>高8.5cm 宽4cm 软玉<br>咸阳市渭城区汉元帝(公元前48~前33年在位)渭陵建筑遗址出土 </p><p>咸阳博物院藏</p> <p><b>5-32 玉羽人骑翼马</b><br>西汉晚期<br>约公元前33年<br>软玉<br>咸阳市渭城区汉元帝(公元前48~前33年在位)渭陵建筑遗址出土 </p><p>咸阳博物院藏</p> <b>我和二姐在看玉羽人骑翼马</b> <p><b>5-33 玉辟邪</b><br>西汉晚期<br>约公元前33年<br>长7cm 高5.4cm 软玉<br>咸阳市渭城区汉元帝(公元前48~前33年在位)渭陵建筑遗址出土 </p><p>咸阳博物院藏</p> <p><b>5-34 玉辟邪</b><br>西汉晚期<br>约公元前33年<br>长6.2cm 高2.6cm 软玉<br>咸阳市渭城区汉元帝(公元前48~前33年在位)渭陵建筑遗址出土 </p><p>咸阳博物院藏</p> <p><b>5-35 玉熊</b><br>西汉晚期<br>约公元前33年<br>长8cm 高4.8cm 宽3.3cm 软玉<br>咸阳市渭城区汉元帝(公元前48~前33年在位)渭陵建筑遗址出土 </p><p>咸阳博物院藏</p> <b>5-36 玉鹰</b><br>西汉晚期<br>约公元前33年<br>长7cm 软玉<br>咸阳市渭城区汉元帝(公元前48~前33年在位)渭陵建筑遗址出土 <br>咸阳博物院藏 <b>5-37 玉猪</b><br>西汉晚期<br>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br>长13.5cm 高5cm 软玉<br>西安南郊山门口汉墓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br> <b>5-38 玉带钩</b><br>西汉中后期<br>公元前104年~公元8年<br>长19.4cm 软玉<br>西安市建章宫遗址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 <p><b>5-39 玉辟邪</b><br>汉<br>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br>残高18.5cm 长18cm 宽6.7cm 重2kg 软玉<br>宝鸡市北郊金河砖瓦厂汉墓出土 </p><p>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p> <p><b>5-40 龙首骨铲</b><br>东汉<br>公元25年~公元220年<br>长22.5cm 骨<br>1998年神木大保当汉墓出土 </p><p>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藏</p> <p><b>5-41 舞蹈俑</b><br>西汉初期<br>公元前188年<br>高51cm 陶<br>咸阳市渭城区汉惠帝(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8年)安陵陪葬坑出土 </p><p>陕西历史博物馆藏</p> <p><b>5-42 彩绘骑兵俑</b><br>西汉初期<br>公元前2世纪初<br>高69cm 陶<br>1965年咸阳杨家湾汉墓出土 </p><p>陕西历史博物馆藏</p> <b>与秦始皇神情冷峻的兵马俑相比,汉阳陵出土的陶俑都是“微笑帝”,堪称“幸福指数”最高的陶俑。他们以蒙娜丽莎般神秘的永恒笑脸,向后人展示出“文景之治”带来浓郁而温和的生活气息。</b> <p><b>5-43 彩色男俑</b><br>西汉早期 <br>约公元前141年<br>高63cm 陶<br>咸阳市渭城区汉景帝(公元前157~前141年在位)陪葬墓M130出土 </p><p>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藏</p> <p><b>5-44 彩绘跽(jì)坐侍女俑</b></p><p>西汉早期<br>约公元前141年<br>高35.3cm 陶<br>咸阳市渭城区汉景帝(公元前157~前141年在位)阳陵陪葬墓园出土 </p><p>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藏</p><p><b>跽:长跪,挺直上身两膝着地</b><br></p> <b>5-45 彩绘士兵俑</b><br>西汉早期 <br>约公元前141年<br>高20.5cm 陶<br>咸阳市渭城区汉景帝(公元前157~前141年在位)阳陵南区20号陪葬坑出土<br>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藏 <p><b>5-46 陶狗</b><br>西汉早期 <br>约公元前141年<br>长33.7cm 高20.3cm 陶<br>咸阳市渭城区汉景帝(公元前157~前141年在位)阳陵陪葬墓园出土 </p><p>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藏</p> <p><b>5-47 陶牛</b><br>西汉早期 <br>约公元前141年<br>长69cm 高39.1cm 陶<br>咸阳市渭城区汉景帝(公元前157~前141年在位)阳陵陪葬墓园出土 </p><p>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藏</p> <p><b>5-48 陶猪</b><br>西汉早期 <br>约公元前141年<br>长41cm 高23.5cm 陶<br>咸阳市渭城区汉景帝(公元前157~前141年在位)阳陵陪葬墓园出土 </p><p>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藏</p> <p><b>5-49 陶羊</b><br>西汉早期 <br>约公元前141年<br>长39.3cm 高29.3cm 陶<br>咸阳市渭城区汉景帝(公元前157~前141年在位)阳陵陪葬墓园出土 </p><p>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藏</p> <p><b>5-50 陶雀龟架座</b><br>西汉早期 <br>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br>底长30cm 底宽21cm 高51cm 陶<br>西安高陵泾河工业园出土 </p><p>陕西考古研究院藏</p> <b>5-51 陶翼马</b><br>西汉早期 <br>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br>高29cm 宽19cm 陶<br>1991年西安灞桥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br> <b>瓦当,俗称瓦头,它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用于筒瓦顶檐上的一种建筑构件,指的是在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瓦,即具有圆弧的陶片,用于覆盖屋顶;所谓“当”,据解释:“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b><br><b>汉代,瓦当的使用达到了高峰期,素面瓦当减少,直至消失,多为图案瓦当,半瓦当和大半圆瓦当也逐渐减少。这个时期,瓦当的使用量相当庞大,制作技术也是突飞猛进,并且品种类别丰富多彩,制作精巧,图案纹饰多种多样。特别是到了西汉的中后期,工匠们将文字使用到瓦当之上,不仅美观而且寓意深刻,在当时,它成了使用数量最多的瓦当。它的出现和大规模制造,也把汉代瓦当带上一 个鼎盛时期,成为我国古代瓦当中独树一帜的品种。</b><br><b>文字瓦当究竟始于何时?学术界众说纷纭。无论始周说、始秦说还是始汉说,目前看来都欠妥当。近几十年来,考古学家对周代、秦代的建筑遗址经过无数次的考察,都没有发现任何文字瓦当的痕迹,至今在已出土的文字瓦当中,年代上限还没有早于西汉的。因此,很多学者认为文字瓦当出现于西汉初期,兴盛于西汉中晚期,尤其是汉武帝茂陵附近出土的品种繁多的文字瓦当恰好说明了这点。到了东汉以后,文字瓦当的使用骤衰,只有少量发现。</b><br> <p><b>5-52 “与天久长”瓦当</b><br>西汉早期<br>约公元前141年<br>直径18.3cm 高24.8cm 陶<br>咸阳市渭城区汉景帝(公元前151~公元前141年在位)阳陵陪葬墓园出土 </p><p>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藏</p> <p><b>展览主题确定为“与天久长”,典出汉代吉语,以此祝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运昌隆、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汉唐盛世的精神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薪火永续、与天久长,寓意丰富,深刻而美好。<br>特展展期为99天,寓意“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和“九九大运,与天终始”。 </b></p><p><b>下面各瓦当照片中的字,你能认出多少呢?<br></b></p> <b>5-53 “延寿万岁常与天久长”瓦当</b><br>西汉<br>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br>直径12cm 陶<br>西安博物院藏<br> <p><b>5-54 “千秋万岁与天毋极”瓦当</b><br>西汉<br>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br>直径18cm 陶<br>西安博物院藏<br></p><p><b>我猜测瓦当上的字应该是“千秋万岁与地毋极”。你觉得呢?</b></p> <b>请大家仔细看一下瓦当上画圈的部分。左图为网上查到的“千秋万岁与天毋极”(逆时针看字的顺序),右侧则是特展中展出的瓦当(上下两两从右至左的顺序)。天地二字一目了然。</b> <b>5-55 “千秋万岁”瓦当</b><br>西汉<br>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br>直径18cm 陶<br>西安博物院藏<br> <b>5-56 “千秋万世长乐未央”瓦当</b><br>西汉<br>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br>直径17cm 陶<br>西安博物院藏<br> <b>5-57 “长生无极”瓦当</b><br>西汉<br>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br>直径16.5cm 陶<br>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r> <b>5-58 “万有喜”瓦当</b><br>西汉<br>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br>直径18.2cm 陶<br>安康博物馆藏<br> <b>5-59 “道德顺序”瓦当</b><br>西汉<br>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br>直径15cm 陶<br>茂陵博物馆藏<br> <b>5-60 “大宜子孙”瓦当</b><br>西汉<br>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br>直径17cm 陶<br>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r> <b>陕西汉中石门是指是我国最早的人工隧道,称石门隧道,也是世界第一条人工开凿的人车通行的山体隧道,距今天已近2000年的历史。北魏《石门铭》云:"穹隆高阁,有车辚辚。……千载绝轨,百辆更新",如实描绘了石门通车的盛况。<br>石门汉魏十三品石刻即分布在隧道内与褒河一侧山体外。1960年文物普查统计,在石门故址的石刻有104种,仅石门内壁就有34种,在众多石刻中,以13种汉至南宋时代的石刻出类拔萃、蜚声古今,世称石门汉魏十三品。</b><br> <b>70年代初,国家修建石门水库,为保护文物,将这批石刻分凿切割下来,粘合原状后,现陈列于陕西省汉中市的古汉台博物馆大厅内。</b> <p><b>5-61 《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拓片</b></p><p><b>据网上资料知,《晏袤释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南宋光宗(赵惇)绍熙五年(1194)刻,南郑县令临淄晏袤书,27行,每行28字左右,字径5~6厘米,楷书。刻石通高270厘米,宽220厘米,四周有凸出10厘米宽的边子,字排列均匀而整齐,可惜石质酥劣,抗蚀力差,刻石已大片剥落,残存的刻字有些已辨不清。<br>《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刻于石门南百步左右的崖间,经年被青苔、泥沙所封闭,千余年未显露,宋代欧阳修、赵明诚、洪适的三种金石书籍,俱未得见而著录。至南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夏秋之际,为霖雨冲刷,字迹始显。当时南郑县令晏袤,始发现这方汉代摩崖的经过情况,以及原刻文字的内容加以注释,另刻了这方摩崖于原刻之下,故称《鄐君碑释文》摩崖。</b><br></p><p><b>未见此拓片,有可能尚未展出或因故未到京参展。</b></p> <b>5-62 《石门颂》摩崖刻石拓片</b><br>东汉<br>公元148年<br>315×215cm<br>原石1970年由褒河移入<br>汉中市博物馆藏<br><b>原石镌刻于陕西褒城县东南端石门隧道西壁,刻写面高261cm,宽205cm。此刻石由汉中太守王升撰文,主要赞颂了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杨孟文数次上疏请修褒斜道及修通褒斜道的功绩。本刻石奇纵豪迈的书法与峻雄的山川、幽危的阁道、苍莽的山脉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此摩崖刻字书写较随便,不刻意求工而流露出恣肆奔放、天真自然的情趣,为后世书家所珍爱。<br>1971年因修建大型水库,将石刻整体切割移置汉中市博物馆。</b><br> <b>5-63 《曹全碑》拓片</b><br>东汉中平二年<br>公元185年<br>高272cm 宽95cm 纸<br>西安碑林博物馆藏<br><b>《曹全碑》拓片是中国汉碑隶书中的代表作拓本, 碑文主要记述了曹全的出身和生平事迹。</b><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六单元 多元融汇</b></h1>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虽然政权更替频仍,令人目不暇接,却是多民族和多文化空前融合的一段时期。丝绸之路和海路的开通、佛教文化的传入,使这一时期的文化和艺术更加开放、多元、丰富和有创造力,艺术理论和绘画、书法和雕塑等多门类艺术空前发达,名家辈出,中国艺术史也由此从无名的艺术家进入到有名的艺术家的时代,并最终成就了造诣精深的唐代艺术。<br> <b>6-1 玉辟邪</b><br>北魏<br>公元386~534年<br>高4.5cm 长8cm 软玉<br>延安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r> <b>6-2 玻璃盘</b><br>北周<br>公元557~581年<br>口径10.8cm 高3cm 玻璃<br>1988年咸阳出土 陕西考古研究院藏<br> <p><b>6-3 绿琉璃瓶</b><br>隋 开皇九年<br>公元589年<br>高8.4cm 腹径7cm 玻璃<br>西安市清禅寺塔基遗址出土 </p><p>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r><b>此件玻璃瓶采用北魏时期传入我国的吹制法制成,透明度、光亮度均很好,一改南北朝时期中国吹制玻璃器粗糙的状况,表明隋代玻璃吹制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b></p> <p><b>6-4 琉璃玛瑙双陆子</b><br>隋 开皇九年<br>公元597年<br>玛瑙:最高2.2 cm 最大底径2.5cm<br>琉璃:最高2.5 cm 最大底径2.9cm<br>西安市清禅寺塔基遗址出土 </p><p>陕西历史博物馆藏</p> <p><b>6-5 鎏金石棺铜提手</b><br>隋<br>公元581年~618年<br>直径15.5cm 青铜<br>2005年潼关县税村隋墓出土 </p><p>陕西考古研究院藏</p> <p><b>6-6 蹀躞(dié xiè )铜带具</b><br>北周<br>公元557年~581年<br>复原后长110cm 青铜<br>1994年咸阳市陈马村北周武帝(561~578年在位)孝陵出土</p><p>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br><b>蹀躞:1.小步走路。2.往来徘徊</b></p> <b>6-7 东罗马狄奥多西斯二世半身像金币</b><br>北朝<br>公元386年~581年<br>直径2cm 金<br>1980年西安市金属回收公司拣选 <br>西安博物院藏<br><b>多悬啊!<br>(此物过小,摆放位置不尽人意,再加上本人手拙未拍清楚,请见谅)</b> <p><b>6-8 彩绘人面镇墓兽</b><br>西魏 <br>公元535年~556年<br>高37cm 陶<br>1977年汉中市崔家营出土 </p><p>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r></p> <b>镇墓兽是古人为了祈求墓葬平安,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防止墓葬被盗掘而制造出的一种怪兽。<br>这件镇墓兽有着人的面孔,狮子的身躯,造型上的独特表征,与相隔甚远的埃及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有着某些相似之处。</b> <b>6-9 陶女俑</b><br>北朝<br>公元386年~581年<br>高33.5cm 陶<br>1989年西安三桥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br> <b>6-10 吹排箫女俑</b><br>北朝<br>公元386年~581年<br>高22.5cm 陶<br>1989年公安局移交 西安博物院藏<br> <b>6-11 佛字铭佛像残镜</b><br>三国吴<br>公元222年~280年<br>直径18.8cm 青铜<br>王纲怀先生捐赠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br> <p><b>6-12 鎏金佛像</b><br>十六国时期<br>公元304年~439年<br>高13.4cm 青铜<br>1979年长安黄良石佛寺出土 </p><p>西安博物院藏<br></p><p><b>陕西省境内出土的十六国时期的金铜佛像十分稀少,这件佛像通体鎏金,衣褶线条简单明澈,带有“犍陀罗”遗风。更可贵的是,佛像背后还刻有当时犍陀罗地区流行的佉卢文铭文,这在内地十分罕见。</b><br></p> <p><b>6-13 鎏金佛像</b><br>北魏<br>公元386年~534年<br>高9.5cm 青铜<br>1972年西安莲湖区市建三公司出土 </p><p>西安博物院藏</p> <b>6-14 鎏金释迦如来立像</b><br>北周 天和五年<br>公元570年<br>总高17.7cm 青铜<br>西安博物院藏<br> <b>6-15 杜供仁造释迦佛像碑</b><br>北魏 景明四年<br>公元503年<br>高110cm 宽50cm 砂岩<br>西安博物院藏<br> <p><b>6-16 一佛二弟子造像龛</b><br>西魏<br>公元535年~556年<br>高58cm 宽21.5cm 砂岩<br>1978年西安第26中学出土 </p><p>西安博物院藏</p> <b>6-17 如来坐像及二胁侍立像龛</b><br>北周<br>公元557年~581年<br>高37.7cm 宽29.2cm 石<br>西安博物院藏<br> <p><b>6-18 观音菩萨立像</b><br>北周<br>公元557年~581年<br>总高94cm 像高58cm 石<br>1992年西安市北郊汉城乡出土 </p><p>西安博物院藏</p> <p><b>6-19 石刻菩萨造像</b><br>北周~隋代<br>公元557年~618年<br>高93cm 石<br>1986年西安醴泉寺遗址出土 </p><p>西安博物院藏</p> <p><b>6-20 菩萨立像</b><br>隋<br>公元581年~618年<br>总高103cm 宽29cm 砂岩<br>1963年潼关县老虎村出土 </p><p>西安碑林博物馆藏</p> <p><b>6-21 仪仗图壁画</b><br>隋 <br>公元581年~618年 <br>204×220cm 白灰<br>2005年潼关县税村隋墓出土 </p><p>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br><b>这幅来自税村隋墓的壁画发现于2004年,这次亮相也是它首次与公众见面。税村隋墓是迄今为止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隋代墓葬。通过这幅图,基本可以断定税村的主人就是废太子杨勇了。</b></p> <b>6-22 僧智永书《真草千字文碑》拓片</b><br>隋 <br>公元581年~618年 <br>268×97cm 纸<br>西安历史博物馆藏<br> <h3><font color="#010101">拓片局部</font></h3> <p><b>6-23 苏孝慈墓志拓片</b><br>隋 仁寿三年<br>公元603年<br>83×83cm </p><p>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夏陕西省蒲城县西南乡崇德里出土</p><p>原石现存陕西蒲城县博物馆</p> <h3><font color="#010101">拓片局部</font></h3> <b>接下来,请您跟随我一睹一个史诗般的辉煌时代,亦被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是中国古代最鼎盛的朝代——唐代。</b><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