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华民族的精神大旗》

司马策风诗文

<h3>&nbsp; &nbsp; &nbsp; &nbsp; 中华最早文字——甲骨文</h3>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b>《汉字,中华民族的精神大旗 》</b></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加拿大】司马策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在二十世纪初,近代众多政治文化名人都曾提出:要废除汉字,走拼音化之路!认为汉字难写难记,拖累了中国文明的进步。而且还有不少激愤之士,尤其是以留学西洋的一班学者积极摇旗呐喊,包括鲁某某、孙某某、赵元任、钱玄同、陈独秀、蔡元培、郭沫若等众多名流,一时,搞得中国人心惶惶,士气低落。</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难道甲午海战输了一场战争,中国人就输掉了民族自信,居然要彻底否定传承了几千年中华文化的语言符号——汉字吗?我很敬仰这些民族先贤。但是,我以为自少在中国文字的改革与存废这点上来说,他们的观点都未免失之偏颇和武断。</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一个衰落的满清王朝,并不能代表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一个穷兵黩武的元朝也不能代表一个文明的中国。一个国家的最基本的单位不是领土、人口和某个政权,而是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历史上,以色列先被巴比伦灭国,后被罗马帝国驱散,在长达1800年时间内,犹太人都没有固定的国土,散落世界客居他乡,备受凌辱欺负,但是犹太民族一直分而不灭,一直到1948年,在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主持下,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犹太国以色列,至此,犹太人才重新有了自己的领土和祖国。那么作为“三无人员”的犹太人,在无领土无政府无国家的这段将近两千年时间里,是什么凝聚起犹太人的民族家国精神呢?是文化,是犹太民族的灵魂——犹太教文化。</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纵观中华民族历史,有史以来就一直战乱不断,无论是春秋战国几百年刀光剑影,还是五代十国的五胡乱华;无论是被蒙古征服建立元朝,还是被满清打败建立了清朝,由分到合而由乱到治,不断上演着改朝换代的长篇历史连续剧,为什么中华民族始终没有分崩离析,迄今屹立不倒?是什么整合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灵魂?</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文化,只有文化,即在华夏沃土上生生不息繁衍的、以儒释道相混合的中华文化。</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如果说,民族国家似果肉,民族文化就是果核,没有果核就没有果肉;如果说民</p><p class="ql-block"><br></p> <h3>&nbsp; &nbsp;西汉 &nbsp;竹简 隶书</h3> <h1>族国家如九大行星,那么民族文化就是核心的太阳,没有太阳就没有太阳系这个大家族。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是创立、传承和发展民族国家文化的最重要的工具,是核心的载体。文字,是衡量一个民族国家是否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文字,是一个民族国家共同的文化脐带;文字,是一个民族国家的集体文化人格;文字,是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流动的历史线条......<br>&nbsp; &nbsp; &nbsp; 世界上所有文字都是从象形文字开始,之后分流为两大流派:<br>&nbsp; &nbsp; &nbsp; 一派,用字母拼写单词,以音表义,形成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洋拼音文字。其特点为:发音和书写紧密联系,书写随读音变换,文字稳定性差,表音能力强;字体呈线性结构,书写记忆容易。另一派,由横竖撇捺点组成单音字,以形表义,形成以中国为代表的方块汉字。其特点是:发音和书写相对疏离,音变字不变,文字稳定性强,表义能力强;字体呈平面绘画结构,书写和记忆比较难。<br>&nbsp; &nbsp; &nbsp; 拼音文字的弱点是:时空变则读音变,文字紧随其变,所以,今天绝大多数英国人无法直接读懂400多年前莎士比亚用近现代英语写成的作品,除非翻译成现代英语;而500年前的古典英语和现代英语,简直如同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文字。拼音文字的短板必然造成沟通阅读的屏障,割裂伤害了文化传承,削弱了同文同宗的认同感,离散了民族家国的人文情怀,稀释了民族精神的浓度。<br>&nbsp; &nbsp; &nbsp; 两千多年前,意大利半岛的罗马国征服并统治了大部分欧洲、北非和西亚的部分地区,组成了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超级大国——罗马帝国。但是,各民族邦国都使用各自的拼音文字,罗马帝国无法通过整合统一文字,进而将各民族邦国从精神灵魂上凝聚成一个紧密团结的国家,所以,当匈奴(被汉武帝打败迁东欧)伙同日耳曼人南下打垮罗马帝国,并分裂成东西罗马帝国,在接下来四百到一千年内,因为使用不同的语言文字,罗马帝国最终分裂为四五十个独立国家,今天欧洲的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英国、希腊、马其顿等,北非的埃及、利比亚、突尼斯和西亚的土耳其、叙利亚、约旦等就是其中部分成员国。&nbsp;</h1> &nbsp; 天下第一行书——晋代 书圣 王羲之《兰亭集序》 <h1>&nbsp; &nbsp; &nbsp; 汉字的优点是:即使时空变化读音有别,但汉字的书写基本不变,长期稳定,辨识度高,所以,不同时代和民族,只要用汉字做媒介,就交流方便,甚至畅通无阻。 <br>&nbsp; &nbsp; &nbsp; 在古中国,无论是诸侯分封的春秋还是七国争雄的战国,无论东西各个小国火拼还是南北各民族战争,为何聚散离合,历久弥坚?<br>&nbsp; &nbsp; &nbsp; 因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南腔北调,我们都使用相同的文字——汉字,尤其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施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国策以来,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无论是入侵中原建立元朝的蒙古人,还是入关灭明统治中国的满清,莫不先后被中华文化所同化,都自认为是中国人,都拜同一个孔庙,都读一样的中文书,都写相同的汉字,甚至,现代中国人无需费劲就能读懂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楚辞》、经史子集;阅读一千多年前的《唐诗》、《宋词》就更为轻松......这就进一步打破了时空界限,让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同文同宗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并将自己有意或无意的纳入中华民族共同的大家庭里。文化脉动心连心,语言文字聚精魂。所以,无论中国经历过多少战乱和磨难,不过就是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内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已。反之,如果中国各民族的文字都走拼音化之路,以中国地大物博十里不同音,必然造成语言不同而文字不同,因而膜拜不同的民族文化宗庙,一旦出现改朝换代,早就和罗马帝国一样分崩离析了,哪还有今天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庞大的中国呢?<br>&nbsp; &nbsp; &nbsp; 1848年,美国汉学奠基著作《中国总论》出版,在书中汉学家卫三畏说:“一旦废止汉字,用字母来拼写方言,那么中国早就不存在了”。<br>&nbsp; &nbsp; &nbsp; 一位外国人都明白的中国道理,中国人岂能糊涂呢?</h1>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中国狂草大家 唐代 张旭狂草《诗二首》 <h1>&nbsp; &nbsp; &nbsp; 汉字,不但哺育了中华文化,而且对东亚的韩国日本,对东南亚的越南等国都产生了长期巨大的文化影响。<br>&nbsp; &nbsp; &nbsp; 从中国的夏朝起,韩国(南***)就是中国的藩国属地。韩国大约从秦汉时期就开始使用汉字长达两千年左右,在15世纪的李朝才发明了自己的文字“训民正音”(貌似汉字,实为拼音字),就是“韩文”,但因为士大夫和文人们仰慕汉字,他们把“训民正音”看作是二流文字,认为只能供妇女儿童玩一玩的玩具,戏称为“谚文”,韩国的官方文件一律用汉字,士大夫文人们以读中文书说中国官话为贵族身份的象征,所以谚文一直未能普及。因为中韩战争(抗美援朝)中韩交恶,1968年韩国总统朴正熙宣布废弃使用汉字,后来韩国发现:谚文表音能力强,表意能力弱,尤其在遇上语义复杂的古代成语以及地名和人名的时候,很容易造成混乱,所以在金大中总统当政的九十年代起又重新启用汉字。现在韩国的字典里,先用谚文解说,后用汉语补充;韩国人身份证的姓名先用谚文,再用汉字来进一步表音释义。韩语的语言有70%来自中文,这样长久巨大的文化传承如何能一刀割裂?<br>&nbsp; &nbsp; &nbsp; 汉字在东汉时期由韩国传入日本,最初日本跟随韩国人学习中国文化,而后觉得这种方法是隔靴搔痒,于是从唐代开始,就大量派出僧侣和留学生到中国留学,全面学习中国文化,并在北宋达到第二个高峰。经过甲午海战,日本打败积贫积弱的满清中国后,开始自以为比汉人优秀,耻于日本大量用汉字,于是不少人提出要废弃汉字,结果发现:如果不用汉字,日本的文化立刻就是无源之水,必将枯竭而亡。二战后,日本再次打算彻底废除汉字,但是,日本内部主张日文拼音化一派和主张继续使用汉字的一派争论不休,而且各界反对声强烈。1956年日本内阁规定继续保留使用频率很高的1850个汉字。1981年,日本政府颁布《常用汉字表》,字数加到1950个,这说明假借汉字在日文中有强大生命力。<br>&nbsp; &nbsp; &nbsp; 除了日本设计界对汉字情有独钟之外,日本普通人对汉字的追捧也让日本的汉字产业持续兴旺。日本的汉语水平考试报考人数超过了英语人数。从1995年起,日本每</h1> 天下第二行书——唐代楷书大家 颜真卿《祭侄稿》 <h1>年还举办年度汉字选,比如某年选出“诚”字为年度汉字,某年选出“梦”为年度汉字等。汉语书籍和电视节目也风行于日本。汉字早已深入日本人的生活中,成为日本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br>&nbsp; &nbsp; &nbsp; 法国人一向认为法国是世界当之无愧的文化大国、科技大国,法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法国美食堪比仙界珍馐。他们从骨子里就不喜欢英语,说英国人连吃的文化都没有;骂美国人往上找两三代就找不到祖宗了;嘲笑比利时人只懂得“用土豆条蘸着土豆泥吃”。但是为何一说到东方的文化大国中国的时候,马上就肃然起敬了呢?<br>&nbsp; &nbsp; &nbsp; 因为他们知道:首先,中国人不但能把在法国人看来如同天书一样难懂的汉字读出像法语一样抑扬顿挫的优美,而且还能像绘画一样写出优美的汉字,这就太了不起了,简直和外星人一样厉害;中国的绘画,与西画并驾齐驱,甚至比西画更加意境深远,更富人文诗意;说到书法,那就只有中国的汉字书法独步世界了。<br>&nbsp; &nbsp; &nbsp; 汉字,从三千六百多年前的甲骨文,到秦汉晋唐而逐步形成了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从最初的刀刻到毛笔书写,到东汉的雕版印刷,尤其是到北宋的活字印刷后,汉字加速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在汉字书体的演变和书写过程中,先后创立了两门国宝艺术——书法艺术和国画艺术,培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趣。从顺序上先有书法后有国画,书画同源,双峰并列,书法是绘画的基础。书法艺术,正是汉字最高的艺术表现形式。<br>&nbsp; &nbsp; &nbsp; 论道书法,全世界所有的拼音文字,都不能形成一门纯粹的文字书写艺术——书法艺术。无论韩国还是日本,尽管他们的文化都是中国文化的近亲,造出了和汉字相似的拼音文字,甚至还借用部分汉字,但是他们的文字并不能形成纯线条美的书法艺</h1> 天下第三行书——意趣书法大家:宋代苏东坡《黄州寒食帖》 <h1>术。迄今为止,无论日本人还是韩国人,他们在写书法作品时还得用纯粹的汉字。即是说,只有中国的汉字才能建构出纯线条美的书法美学意趣。<br>&nbsp; &nbsp; &nbsp; 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汉字及其书法无处不在:请柬、春联、书信,设计装饰,读书考试和应聘,书法创作及国画,牌匾、刺绣雕刻,民居园林......这是汉字实用功能审美。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在临终时郑重要求太子答应:一定要将他最喜欢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书法贴给自己作陪葬;文化全盛的北宋,宋徽宗以汉字书法开科取士,任何人只要汉字书法优美就可以入朝当官......这是汉字艺术情趣审美。唐代书法草圣张旭为人洒脱不羁,喜欢酒醉挥毫,其笔画醉意加诗意,醉步摇晃,有疾风走乱草的气势神韵,因此被称为“张癫”;诗人书法家苏东坡乐观旷达,将书法与禅宗相互渗透练习精进,他的书法犹如大石压蛤蟆,兼具儒释道哲人气质,加孩子般可爱的倔强天真的人文魅力......这是汉字的个性精神审美。<br>&nbsp; &nbsp; &nbsp; 汉字,将其书写交流的实用性、审美情趣的艺术性和个性精神的象征性完美结合在一起。从小处说,汉字反映了中国人的人品修养性格和审美;从大处看,汉字折射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人格魅力。汉字,把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都纳入了汉字书写的轨道上,让中华民族的历史列车一直长久稳定的运行在神州大地。<br>&nbsp; &nbsp; &nbsp; 不久前,国内某网站上一个“为什么日本人不学韩国人废除汉字”的话题引发热议,此消息也传到日本,一位日本学者说“你废掉一个汉字,不仅是废弃了一个字而已,你是摒弃了这个字所负载的文化,丢掉了这个字后面的一连串珠宝。事实证明我们做得对,中华文化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如果某些爱国的偏执狂把它拒绝在门外,这是多大的损失啊!这一点我们比韩国人聪明,韩国人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br>&nbsp; &nbsp; &nbsp; 世界汉学大师、瑞典哥德堡大学校长高本汉在他撰写《中国语与中国话》一书说:“中国人不废除汉字而改用拼音文字,并非保守和愚蠢,因为中国文字和中国语言非常适合,所以汉字必不可少。中国人抛弃汉字之日,就是放弃汉文化之时......汉字像一个美丽可爱的贵妇,西洋文字像一个有用但不美的贱婢。”</h1> 楷书四大家之一、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奉别贴》 <h1></h1><h1>&nbsp; &nbsp; &nbsp; &nbsp;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兹认为:汉语是自亚里士多得以来西方世界梦寐以求的组义语言,具有海量组词性能,汉字是最先进的文字。<br>&nbsp; &nbsp; &nbsp; 日本学者对汉字的认可是聪明冷静的选择;高本汉对汉字的结论就是智慧形象的赞美;而莱布尼兹对汉字的论述则是科学远见的总结。<br>&nbsp; &nbsp; &nbsp; 作为汉字发源地的中国,比之日韩欧美,我们当可更加充分的认知汉字所建构传承的中华文化的巨大功用;更好的品鉴由汉字书法所展示的抽象与形象、哲学与艺术、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的中华美学!从现代科技文明发展来看:汉字在电脑输入和使用方面也和拼音文字殊同同归,同样方便快捷,依然是运载中华文化的最佳航母。汉字,作为中华文化之根,为了书写和记忆方便,可将其少数简化打磨即可,但走拼音化之路则是本末倒置的不智之举。<br>&nbsp; &nbsp; &nbsp; 总之:汉字在文化基因上,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到中华文化的大家庭里;在文化性格上,独创了中华民族有别于世界任何其它民族的个性风采;在文化精神上,凝聚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家国人文情怀,建构并照亮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家园;......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创立传承与发展,起到了核心的引领推动作用,立下了无与伦比的丰功伟绩!汉字,永远都无愧于中华民族精神灵魂的伟大旗帜!<br>&nbsp; &nbsp; &nbsp; 随着中国经济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中国正在走向世界大舞台的中央,国力推文化,文化强国力,汉字挥舞着中华文化的伟大旗帜,定将闪耀出新的更加灿烂的光彩!<br>&nbsp; &nbsp; 七律 中国书法<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司马策风&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r> 篆隶真行草五分,尺幅信马定心神。<br> 徐疾轻重七情洒,横竖点收天道存。<br> 纸笔墨台遣将校,刀枪风雨绣乾坤。<br> 学师万物飞龙凤,烙印黄肤华夏魂。<br> <br>2015,10,24 于川美,<br> 2018,1,2定稿于川美 2018年6月1日微调 &nbsp; &nbsp;&nbsp;</h1><p><br></p> 中国楷书四大家之一 :唐代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 &nbsp;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 明代 文徵明作品局部 <h1>&nbsp; &nbsp; &nbsp;司马策风,祖籍重庆,加拿大籍,工商硕士,北美中西方文化交流协会理事、加拿大大华笔会副会长、重庆散文协会海外会员、美学创意设计师、工商文娱策划咨询师。<br>  &nbsp; 加拿大“康佛特”国际连锁酒店高管,加拿大华人电视台特约时事评论员,加拿大温哥华“哈哈镜”喜剧团编剧导演主演。<br>  已出版专著《阳光下的翅膀》(诗文合集)、《司马策风抒情诗选》(现代诗选集)。即将出版《文化行吟》(文化散文集)、《魔鬼语录》(哲理短诗)、《红枫染雪梅》(古体诗词选集)。<br>  &nbsp;诗歌《重庆火锅》,于2007年入选欧洲华人中学生课外阅读教材《乡恋》,2016年荣获第二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并入选《2018年重庆新诗日历》。<br>&nbsp; &nbsp; &nbsp; 小说《癌》,于1990年代获中国“银花杯”征文一等奖。<br>&nbsp; &nbsp; &nbsp; 小说《失落的胡须》荣获2018年“武陵杯”.世界华语微型小说年度二等奖。<br>&nbsp; &nbsp; &nbsp; 在海内外发表诗文作品达百万字,有诗歌散文多篇入选中外各种诗歌散文选本。<br>&nbsp; &nbsp; &nbsp; 另著有各种工商文娱策划书。</h1> &nbsp; &nbsp;司马策风 2009年在加拿大温哥华 住处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