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压疮预防日—专家共识教您如何预防压疮

五病房 亢克

<h3>  “预防压力性损伤”被认为是全球公认的最经济的压力性损伤护理手段。故从2013年起,将每年的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压疮预防日”。</h3> <h3>  2016年4月,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NPUAP)将“压疮”这一术语改为“压力性损伤”,并更新了其定义,即:</h3> <h3>  压力性损伤是位于骨隆突处、医疗或其它器械下的皮肤和/或软组织的局部损伤。可表现为完整皮肤或开放性溃疡,可能会伴疼痛感。损伤是由于强烈和/或长期存在的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导致。软组织对压力和剪切力的耐受性可能会受到微环境、营养、灌注、合并症以及软组织情况的影响。</h3> <h3>  如何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首先要了解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机制。</h3> <h3>  定义中指出,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主要是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所致,特别突出了“强烈的和(或)长期的”这一限定,强调长期卧床患者和局部组织受高强度压力和(或)剪切力压迫患者都易发生压力性损伤。另外,压力性损伤的发生,还与皮肤和软组织的耐受性有关。很多因素会影响皮肤和软组织的耐受性,包括温度、相对湿度、PH值、细菌定制等微环境、营养不良、血流灌注不足、糖尿病等并发症、皮肤脆性增加、局部瘢痕形成等软组织自身状态。</h3> <h3>预防压力性损伤,专家共识这样说:</h3> <h3>1.间歇性解除压力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关键措施</h3><h3> 患者病情允许时,使用普通床垫应至少每2 h 变换一次体位;使用高规格泡沫床垫可延长至每3 ~ 4 h 变换一次体位。</h3><h3> 与传统的90°翻身法相比,30°侧卧更换体位法可有效缓解骨突部位压力,提高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效果。 采用30°翻身法,使两侧髂嵴和股骨粗隆避免承受身体垂直压力;身体一部分重力落在软枕上,另一部分重力落在髂嵴与骶尾之间的组织-臀大肌平面上,较好地分散了压力,有利于骨突部位的血液循环,从而降低髂嵴、股骨粗隆部压疮的风险。</h3> <h3>2.重视评估</h3><h3> 使用量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准确评估是判断患者发生压疮风险的关键环节。但应注意,即使压疮风险评估总分大于18分,护士还是应该根据评估量表各维度下的风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除了使用量表评估压疮风险外,还要重视评估皮肤情况。对于新入院的卧床患者,应及时评估整体皮肤情况;若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或使用了石膏、呼吸机面罩等医疗器械,应密切关注皮肤或黏膜受压情况,尤其是骨隆突部位皮肤、与医疗器械接触部位及周围的皮肤或黏膜。</h3> <h3>3.妥善安置体位,减少或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h3><h3> 除病情或治疗需要外,避免患者长时间处于床头抬高超过30°体位。床头抬高超过45°,患者最易滑动,增加骶尾部剪切力。侧卧位时双下肢屈曲稍错开位,两膝间垫软枕,以免骨突处皮肤互相受压。安置体位时应避免皮肤与医疗器械直接接触。<br></h3> <h3>4.重视营养支持</h3><h3> 营养不良是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压力性损伤愈合的重要因素。对于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或营养不良的患者,由医生、护士、营养师共同制定营养干预计划。对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饮食指导,鼓励患者摄入充足的热量、蛋白质、水分、富含维生素与矿物质的平衡膳食。若通过调整饮食仍无法纠正营养不良情况,应遵医嘱为患者提供肠内、肠外营养支持。</h3> <h3>5.管理失禁</h3><h3> 失禁导致的皮肤潮湿是压疮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应当识别失禁的原因并尽可能去除,并做好皮肤护理。</h3><h3> (1)清洗皮肤:每次皮肤被污染时需要使用pH为中性的清洁剂温柔地清洗皮肤。块状肥皂有使皮肤干燥的趋势,并且在皮肤表面创造一个碱性pH,将增加组织损伤的危险,应避免使用。</h3><h3> (2)保护皮肤:使用失禁皮肤保护剂,如乳霜、软膏、糊剂和可形成薄膜的皮肤保护剂,以保护和保持完整的皮肤。 </h3><h3> (3)留置导管:当尿失禁导致或可能污染压疮时、应使用留置导管管理尿失禁。</h3> <h3>6.使用减压工具</h3><h3> (1)全身性减压工具</h3><h3> 建议使用高规格泡沫床垫,也可使用交替充气床垫等减压床垫。使用充气床垫时应每日检查充气量。过多充气会使界面压力高于微血管末端压力,降低减压效果。充气量以患者卧位时操作者双手可顺利插入身体为宜。</h3><h3> (2)局部减压工具</h3><h3> 软枕、预防性敷料等均为广泛使用的局部减压工具。泡沫敷料是最常用的预防性减压敷料。足跟减压可使用软枕或其他足跟托起用具,但不建议使用圆形圈或环形圈,防止增加局部组织压力,引起充血水肿。</h3><h3> 减压工具效果虽好,但只能作为辅助手段,翻身仍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必要措施。</h3> <h3>远离压疮,重在预防!</h3>